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拂了一身满》 30-40(第3/13页)
染紫服仍显雍容,卫峋回望他的表情则扭曲到无以复加。
“好,好……”
天子怒极而笑,原本紧握剑柄的手颓然松开,片刻之后再次看向太子,目光却变得更为冰冷凶狠。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
“吾儿……果真贤孝。”
这一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宋澹已不得而知,他被北衙禁卫挟至北宫偏殿幽禁,此后一连数日皆未得天子宣召,只隐约听闻晋国公伤重不得不出宫将养,东宫亦大病一场、如今连床都下不得了。
他独自在无人的宫殿中徘徊,便如等待凌迟的囚徒般无计可施,同时眼前又不断闪过陛下与晋国公两厢对峙的场景,某种不安的预感已然呼之欲出。
第五日上天子终于驾临,屏退旁人独自走进殿中坐于长案之后,宋澹恭谨而拜、叩首后仍长久匍匐不曾抬头;天子依稀像是笑了一下,随即问:“宋卿何以长跪不起,又何以不敢抬头看朕?”
……声音似倦极。
宋澹两手叠于额前仍未起身,答:“臣乃戴罪之身……不敢冒犯天颜。”
“戴罪?”
卫峋悠悠念着这两个字,意味格外深长。
“这么说,宋卿是承认令郎骊山射雕之事是受人指使了?”
这……
宋澹心头一紧,惊悸之余又感到不可置信——虎毒尚不食子,陛下这样问却分明是要把东宫逼上绝路……骨肉至亲血脉相连,何以非要走到这步田地?
“陛下……”
他已惶惶无言,殿内陷入一片长久的沉默。
天子却似并不很在意,宋澹听到头顶传来轻轻的敲击声,大抵是陛下在用手指轻敲桌案。
“朕近来时常缅怀你的父亲……”
他忽而将话说远了。
“朕做太子时他曾是东宫属臣,正三品太子詹事,与朕一同历了不少风雨……”
“后来朕登大位,他却自请入翰林院不贪权位,朕敬他克己奉公清风两袖,方赐配享太庙之荣……”
宋澹垂首听着,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你是他的儿子,朕盼你能承继他的风骨,”天子语气忽而加重,一字一句说得更慢,“天下自作聪明的人太多,总当自己殚诚毕虑理当青史留名,实则不过以忠义之名而行悖逆之实,终有一日会为天下所不容。”
“宋卿并非愚钝之人……你应当明白,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
……他的确明白。
天子实际已不想追究当日真相,无论绢书一事究竟是不是东宫所为都要夺去他的太子位,这是一个帝王暮年最荒谬的自证,也是他与朝中强臣最执拗的对峙。
宋氏能认么?谎称一切都是太子指使?
且不说子邱的前程将就此毁于一旦、宋氏清流的名声将永远沦为笑柄,单是认罪之后接踵而至的惩处都非他们一姓所能承受。
可如果不认呢?
天子之怒正如雷霆,倘若心愿未遂那便动不了正妻嫡子、更动不了手握兵权人心所向的颍川方氏,那么最后会拿谁开刀?会用谁的鲜血去抚平自己的羞愤怨怒?
他知道答案的,此刻坐在雅言堂上更是神情呆滞,宋泊已急得满头大汗、连连要兄长将这几日的桩桩件件一字不落说个清楚,他却已心力尽丧,只彷徨地念着明日的朝会。
明日……
骊山金雕一案已悬置数日,想来近日便要做一个了断,陛下既在今日见他又给他那样一番敲打,兴许便是打算明日在太极宫将太子……
他心跳如雷、忽感后路已断无处可退,最惊惶时却见家中仆役匆忙跑上堂来,对他拱手道:“主君,晋国公和方世子来了,正在府外请见——”
……方氏?
宋澹眉心一跳,一旁的宋泊亦是眉头紧锁,深知眼下长安城中风声鹤唳,那晋国公为东宫党首又才受了天子一剑、正站在风口浪尖上,倘若此时宋氏见了他们,那……
“大哥……”
宋泊侧首看着兄长摇头,宋澹却微微闭上眼睛长久没有动作,片刻之后忽而展目,额角已有冷汗滴落。
“……速为我更衣。”
他极快地对万氏说着、像是生怕再慢一步自己就会反悔,宋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把拉住兄长的手臂还要再劝,却听宋澹再道:“国公乃我朝肱骨,亲自下顾岂可闭门不见?……宋氏确无翻云覆雨杖节把钺之能,却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说着便肃然起身匆匆折向内院,背影文弱却又透着决然,宋泊焦躁地一脚踹翻堂上胡凳,负在身后的手已紧紧握成了拳。
第33章
另一边, 宋疏妍才刚刚从庶母吴氏的院子出来。
这几日父亲被困宫中、家里一切皆由主母万氏做主,她与二房积怨已深,眼下便趁机挟私报复, 先是罚二哥去跪了祠堂,转头又将吴氏母女禁足在院子里, 天大的款儿。
宋疏妍因此格外忙起来, 白日里要去吴氏房中劝慰开解、晚些又要偷偷去祠堂给她二哥送吃食,倒比个正经受罚的更辛苦些,累得坠儿也偷偷抱怨:“老太君送小姐来长安本是为了享福,谁知却连连摊上这样的糟心事……我看倒不如索性回钱塘去, 好歹不至于被扯进什么朝廷大事莫名遭殃……”
话糙理不糙, 崔妈妈嘴上不说、实际心里也作此想, 宋疏妍眉头微皱让她们不要胡乱说话,而后便转去厨房拎了食盒往祠堂去。
过园子时却远远瞧见了父亲的身影, 正亲自引着两位贵客入府, 其中一位她认识的、前不久还曾在骊山夜雪里给她送过药。
……方献亭怎么会来?
旁边那位更年长威严些的……是他的父亲么?
她远远避着,心头感到一阵迷茫,不知如此多事之秋这两位怎会忽而登门、刚从宫中被放出来的父亲又何以如此不避讳地与他们相见, 原地徘徊一阵还是无解,只转身去祠堂寻她二哥了。
宋二公子已在祠堂结结实实地跪了两日。
他虽是习武之人, 可腊月寒冬毕竟难捱、祠堂之内又无碳火, 能生熬两日已极为不易,宋疏妍进门时他已几乎跪不住,两手撑在地上被冻得青紫一片。
她赶紧上前把人扶住、又偷偷把自己的手炉塞过去,一边从食盒里往外拿吃的一边埋怨:“平日里瞧着活络得紧, 怎么偏在要紧时候这么老实——主母又没派人来盯着,便是坐一坐躺一躺又有什么……”
她平日里性子娴静、倒极少会像这样抱怨指责谁, 也就是对她二哥最真心、什么话都说的;宋明真也知道她是挂念自己,没精神地笑了笑,又伸手刮一下妹妹的鼻子,说:“凶死了……”
宋疏妍叹口气、倒了一杯姜茶给人暖身子,宋明真接过却没喝,只低声说:“毕竟给家里惹出这般大的祸事……这罚也当受。”
寥落的模样实在令人心疼,何况他们也都知道他未来的前程已没了指望,近来二姐姐哭也是因为这个,说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