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29 章 神奇的赵军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29 章 神奇的赵军(第2/4页)

真的很微妙。

    也就是王翦王老将军了,其他人谁敢这么“使用”他?

    这还没完,大军整装待发的时候,王翦还邀请了长公子过来送行。

    士兵们早就知道长公子来到了前线,心里也因此对伐赵之战充满了底气。否则金贵的公子王孙怎么可能冒险过来?

    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能得到公子亲自相送,本就振奋的士气更是如日中天,个个都恨不得立刻冲过去大杀四方。

    扶苏:不愧是你啊,王翦。

    扶苏很配合地做完了这场戏。

    临行前,顺便不经意地叮嘱了桓齮一句“战场上刀剑无眼,将军小心”。

    上一世桓齮将军就是在这次的灭赵之战中被李牧击杀的,着实可惜。如今李牧虽然提前撤离了,也不代表桓齮就安全无虞。

    每一位大将都是宝贵的财产,能少死一个是一个。所以哪怕明知道这种提醒没什么用,扶苏还是说了一声,期待他能平安地凯旋而归。

    桓齮倒是不知道这些,他感动极了:

    “公子在大营中也要小心,不知赵人会不会狗急跳墙跑来袭营,您身边的那些亲卫绝不可遣散开去。”

    扶苏自然是满口应下。

    不可能的,他是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让护卫们远离自己身边的。在咸阳城里都能遇见刺客,大营也没安全到哪里去,必须要时刻带足人手在身侧。

    而且侍卫毕竟是外人,能允许这么多人进军营重地,真的是老将军给面子了。扶苏要是再允许侍卫们乱跑,那不是纯纯地给别人添麻烦嘛,不合适。

    这段时间扶苏基本不去任何地方,就待在自己的营帐里,出门也是去主将的营帐议事。要不是今天被王翦请来为大军送行,他都不可能跑这边来。

    扶苏看了一眼周围戒备着的士兵,什么都没说,等大军走远了就赶紧回营。

    大家都不容易。

    王翦还得防备他带来的侍卫里有没有细作,特意调了不少士兵在外围了一圈戒备,防止侍卫偷窜。

    虽然这里头有细作的可能性很小,

    ?_[]?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他们带来的护卫也是个大麻烦。

    这次留下守营的将领也不是无名之辈,其中一人正是王翦之子王贲。

    扶苏和王贲更熟悉一些,毕竟这是他在位时的大将,那个时候王老将军都去世了。

    不过王贲年纪比他大不少,比秦王政都要大上一些。所以秦二世时期,王贲在朝中的地位就和如今的王翦差不多。

    王家里与扶苏打交道最多的,其实还是孙辈的王离。

    想到王离,扶苏的表情微妙了一瞬。

    原本扶苏和王离年龄是相仿的,但是,这一世扶苏平白无故大了五岁。这就出现年龄差了,所以现在的王离还是个小屁孩。

    守营相对清闲一些,王贲担心公子无聊会折腾出事情来,有空的时候就会特意过来陪他聊聊天。

    不过两人也没什么好聊的,这天便聊到了王离小崽子。

    提起儿子,王贲满脸笑容:

    “臭小子不知道在家里乖不乖,这么大点的人,整天嚷嚷着要和祖父一起上战场杀敌。”

    要是儿子有长公子这么大了,他肯定把人带上。可小屁孩如今才堪堪十岁,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

    也不知道王上一统天下要几年,若是速度快一些,他家小子怕是赶不上了。

    扶苏唇角含笑听着:

    “赶不上灭六国也不打紧,北边还有匈奴呢。”

    王离第一次崭露头角就是在六年后的灭楚之战,那个时候正好是十六七岁可以上战场建功立业了。

    他也没堕了王家的威名,在楚燕齐二国的战场上表现不错,得封列侯。

    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王老将军打了一轮百越就高高兴兴养老去了。留下王贲王离父子俩双列侯,在朝中极为显赫。

    这一世眼看着灭六国的进度还能加快,搞不好王离真的会赶不上。就算能赶上,估计也就赶上个燕齐了。

    王离还好,章邯是真的赶不上趟。

    领兵之前是当少府的,少府管的是宫中事务,和军队不搭边。扶苏登基之后才发现这位少府不去打仗太浪费了,把人调去了军中,否则章邯险些连打匈奴都得错过。

    不过章邯年纪更小,不着急拎出来培养。

    扶苏和王贲就大秦的下一代武将苗子聊了半晌,王贲还抱怨蒙恬他们成亲太晚了导致自家阿离没几个同龄的朋友。还有个李信至今没成婚,以后生了儿子更够呛。

    扶苏:眼光放宽一点,也不一定非要找武将的儿子玩嘛。

    看看李斯他长子李由,虽然是文官之后,带兵打仗也是不错的。

    王贲:“李斯那家伙年纪忒大,他儿子也大呢。”

    扶苏:“他有好些个儿子,总有年纪小的。不行就等李由成婚,应该和李信将军差不多的时候有儿子。

    ”

    ≈hellip;≈hellip;22[]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这样的话,李信不就要矮一辈了?他儿子和李斯的孙子一起玩,他本人好不容易靠着祖父拉高的辈分又降下去了。

    长公子可真坏啊。

    王贲替好友李信掬了一把辛酸泪。

    但如果李信真的沦落到和李由一个辈分的话,他王贲也是不会为好友发声的。毕竟他和蒙恬是同辈、蒙毅和李斯关系不错,他们都是一个辈分的,可不能被李信连累了。

    扶苏和王贲聊得很开心,只有李信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两人聊到一半,忽然送来了新的军情。

    这几日大军趁乱袭击,果然让赵军吃了大亏。士兵们根本无心恋战,有人甚至不怕死地抢劫了粮仓就逃,弄得赵军节节败退。

    士兵们这个时候哪里能管那么多,秦军来势汹汹,他们也害怕啊。

    反正留下来抗击秦军也分不到粮食带回家救急,而且看这架势赵国都不一定能打赢。要是打不赢,分粮就彻底成了空谈,想都别想。

    这么算下来,还不如抢一把就跑。

    抢多抢少都不吃亏,抢的多了带回去还能匀出一些做种子。

    正好最近是春耕时节,带着种子回乡,便能赶上今年的种植。春夏两季靠着野果野菜应当饿不死,到了秋天收获了粮食,这一年的苦日子可就都熬过去了。

    相反,要是老实地留在军营里打仗,等到打完怕是都到夏季了。那时候即便分到的粮食多,也只能带回去吃掉,就这还不一定能撑到来年春耕。

    打仗不要消耗粮食的吗?消耗一波,回头发下来的能有多少?够他们撑过冬天并留出足够的种子给来年播种吗?

    士兵们不是人人都会算这笔账的,但总有人脑子活泛。他们自己算完还告诉同乡,一个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