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50 章 年轻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50 章 年轻人(第1/4页)

    大梁因为被水淹的关系,城中不少存粮都遭了殃,不能吃了。

    其实这个年头的人们没那么讲究,不会考虑到积水脏会污染粮食。能填饱肚子都是奢侈,谁舍得抛弃那些存粮呢。

    只不过积水持续时间太久,积水退去也花费了不少时日。这么多天下来,即便庶民不介意,水里的食物也实在是泡坏不能吃了。

    幸好只有大梁一城遭此劫难,赈灾规模不算大。王贲直接就地取材,抢了贵族的存粮分发给庶民。

    这些贵族动作可比庶民麻利得多,发现不对劲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派人往城墙上搬自家的金银粮草。所以王贲接手大梁之后,直接在城墙上接收就行。

    而且因为贵族自己跑去了城墙上,完全可以来个瓮中捉鳖。城里大大小小的贵族无一幸免,全部被一网打尽。

    但,王贲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放过了没什么影响力的小贵族。

    钱帛全收,人丢走。

    这些人日后是留在原地分两块地、以后当耕农,还是身无分文地逃亡别国,王贲都不管。

    贵族的家宅里还有一些水泡不坏的财产,王贲忙着搜刮这个呢。

    和赵国不同的是,魏国贵族愿意跑去别国的不是很多。可能是见过了赵国贵族在齐国的悲惨遭遇,担心自己跑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与其在齐国寄人篱下,倒不如留在有田产的家乡。

    秦人贪婪,拿走了他们绝大多数的田产。可秦人好歹没准备直接饿死他们,剩下的田地也够他们吃饱饭的了。

    被放过的小贵族心里开始打起算盘。

    他们作为小贵族,日子原也不如大贵族那么奢侈。有足够吃饱饭的良田在手,只是较以前穷困了一些,和命都丢了的那些人比起来好上不少。

    他们手里还有奴隶,还有家仆,田也不用自己去种。房宅没有被全部收缴,实在不行还能卖了宅子换套小的,日子节省一些,生活质量倒不至于降低太多。

    然后小贵族就听说,奴隶也被收缴了。

    因为奴隶也是财产之一。

    贵族们:……没事,我们还有家仆!

    接着小贵族又听说,秦人给他们留的地是按照贵族自己家人口算的,没算上家仆。要是留下家仆干活的话,家仆的口粮他们得想办法凑出来。

    贵族们:…………

    家仆和奴隶不一样,不给人家吃饱饭,人家是会另外找新主子的。

    秦人这是铁了心要让他们堂堂贵族去耕田啊!

    家道中落到需要自己耕田的落魄贵族,在六国数不胜数。可那些人多是慢慢衰落下去的,有足够的心理预期,不像魏国贵族这么突然。

    贵族们终于知道为什么赵国那些贵族宁愿放弃分到手的田产,也要跑去齐国。大概是实在受不了种田的辛苦,想着去了齐国说不准能得到其他贵族的资助和礼遇。

    说起来齐国人虽然没有接济这些赵人,他们魏国还是

    有不少贵族出手大方的。一些逃来魏国的赵人日子过得就比齐国那批好,当时魏人还嘲笑过齐人抠搜。

    现在魏人也和赵人一样了,但他们恐怕很难像赵人一样找到长期饭票。

    如魏人这般好客的不多了。

    王贲可不管他们心里那些小九九,他部署完全部事宜,和来这里接手的新郡守交接之后,就带兵离开了。

    秦国将士开启了新一轮的打家劫舍,忙得很呢。

    王贲的军队困在大梁这里已经落后很多了,要赶紧加入进去。否则其他将军手底下的士兵统统赚得盆满钵满,就他的士兵没捞到多少好处,他们岂不是吃亏了。

    咸阳城中。

    跟随王贲出军的百家弟子回来了一大半,还有一些暂时回不来。比如术数家,就被郡守拉去帮忙了。

    魏国境内有不少数据需要统计,其他新设的郡发现大梁那里有术数家帮忙之后效率提高了不少,也开始跟秦王要人。

    术数家本来只是百家流派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派,被这么一搞,成了到处都紧缺的人才。这激励得不少不得志的百家弟子都蠢蠢欲动起来,尤其是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其实他们也不是不能兼修术数。

    术数家基本没太多治国的理念,偏向搞学问。所以它和治国为主的百家没有冲突,也很欢迎其他家弟子加入术数大家庭。

    和它差不多的,还有医家等。不过医家之中技术封锁的情况会更严重一些,不像术数家弟子,研究出什么都爱四处分享讨论。

    赶上大家求知若渴,秦王政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立刻下令将百家学子引去了改名长安城的镐京,然后派了百家中颇有名望的一些人建造学宫。

    如今正是规范百家师承的好时机,也能就此设立新的进学制度。秦王政打算将百家中的学术派、技术派和治国派区分开来,分别设立学宫,也免得治国派到处污染搞学术的和搞技术的。

    墨家弟子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格格不入了。

    别的学说,比如儒家,就有研究治国理论的治国派和研究社会规律的学术派两类。道家也有治国、学术两派,外带一个研究炼丹的技术派。

    到了墨家,研究治国的有,长期扎根齐国稷下学宫的齐墨就是。研究技术的也有,长期扎根秦国的相里墨就是。

    但是他们的第二派很特殊,什么都不研究,而是喜欢在六国溜达行侠仗义。这一波是出自楚国的楚墨,乃是游侠中的领军人物。

    楚墨没什么好设立学宫的,而且来了秦国只会以武犯禁。所以在其他学派都传承完整的情况下,只有墨家缺失了二分之一。

    好在墨家内部关系也不太和睦,齐墨秦墨楚墨二家互相看不顺眼,少一家就少一家吧。

    如果楚墨能识相一点,秦墨也不介意帮忙引荐。游侠只要不去干违法乱纪的事情,和兵家弟子一起琢磨练武也是不错的。

    然而楚墨拒绝了秦墨的好意。

    他们楚墨虽然擅长

    打架,可又不是只打架的莽夫。他们打架是为了心中的大义,秦国以律法禁止了他们为义轻身,他们才不屑于来秦国。

    秦墨:那你们以后别后悔:)

    呵,楚国很快就要没了,看你们以后还去哪里浪。

    相里墨当年在楚国混不下去,就是被楚墨排挤的。他们都肯不计前嫌引荐了,楚墨真是不识好歹。

    相里氏想起了新仇旧恨,于是巨子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谏书递给了太子殿下。

    里面言明了楚墨,啊不是,是游侠。里面言明了游侠具体都会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内容十分的全面,比寻常人了解得都要深入。

    秦墨巨子表示,希望大秦能完善相关律法,争取做到不要给楚墨(划掉)游侠任何可乘之机。

    扶苏:看得出来你们两家旧怨确实很深了。

    扶苏反手就把谏书转交给了李斯,目前是李斯在负责修改律法。

    秦王政对这些下头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