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118 章 琉璃房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118 章 琉璃房(第2/5页)

夷人族群,说明它是有足够公信力的。换昆明族上去,可不一定能镇得住其他族群。

    灭了滇国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夷人还挺团结的。现在把人灭了,回头夷人聚众造反也是个麻烦事。

    大秦得想个法子拉拢那些小族群,不然人家一直只听滇族的话,滇族开口一呼百应,这还怎么治理?

    西南不比中原,不能照搬对付六国的法子。

    始皇帝等他们吵完了才淡淡开口:

    “诸位爱卿似乎对朕的决策很有意见?”

    刚刚还吵得火热的群臣立刻熄火了。

    陛下只是问了这么一句,听起来好像也没怎么生气。可问题在于,方才还看热闹起劲的太子殿下一听父亲似有不满,眼刀子立刻就扎过来了。

    群臣感觉自己完全能从太子殿下的视线里看出他想表达的意思——等下就给你们多找点事做,免得你们整日闲得没事只知道吵架,惹我父亲不开心。

    太子殿下永远是这套手段,下次能不能不要用加班威胁人?你刚刚看戏的时候分明就很乐呵啊,不能自己高兴完了就翻脸不认人吧?

    然而臣子们很快就发现,太子的加班威胁根本不算什么。

    始皇帝陛下确实不怎么生气。

    臣子们仗着他宽容逐渐放肆起来,是他自己疏忽了,没什么好生气的。这些日子他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太子身上,倒是忽略了这些小节。

    问题不大,把他们的气焰重新压下去就好了,这也不难。

    陛下轻描淡写地点了那个提议拉拢昆明族的,以一种委以重任的语气表示:

    “爱卿的提议很不错,朕决定任命你为大秦使者,前去西夷寻找昆明族首领商谈此事。”

    那臣子傻眼了:

    “陛下,臣、臣年老体弱……”

    始皇恍然:

    “也是,爱卿年岁大了,不适合长途跋涉。这样好了,朕记得你长子年轻力壮,能力不俗,便让他去出使昆明吧。”

    臣子:……

    一时竟分不清到底是

    自己去惨一些,还是儿子去惨一些。

    不是谁都乐意当使者出国的,一不小心就是有去无回。尤其西南夷那边局势复杂,谁知道昆明族给不给大秦面子呢。

    ?无字惊鸿的作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纸上谈兵的时候,大家都口嗨,觉得昆明族肯定配合,但实际操作可说不准。毕竟现实不需要逻辑,只需要某些大聪明脑袋一拍就能做出离谱的决定。

    要是谁都有尉缭那个出使的胆量,那大家都能当三公之一的国尉了。

    国尉可是掌管武官的任免黜陟的!

    始皇帝搞定了一个飘上天的臣子之后,又扭头去收拾第二个:

    “爱卿方才提议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灭了滇国是吧?”

    那人一个哆嗦:

    “臣只是嘴上说说的!臣是文臣,臣之子也不通领兵,请陛下明察!”

    可别把他们父子派去前线带兵啊,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哪怕先秦时期很多人才都文武双全,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文武双全。

    始皇安慰道:

    “爱卿想到哪里去了,自然不会让你们去军中胡闹的。”

    那人:胡闹这个词用的真是又俏皮又扎心,陛下是跟太子学的说话艺术吧?

    始皇接着说道:

    “打仗之事就不劳烦爱卿了,后续治理西南还得爱卿多多出力。”

    既然你觉得灭了滇国就万事大吉了,那等它被灭之后,你就拿出你的本事来,让大家看看你能不能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

    那人:……

    他就知道,陛下不会放过他的呜呜呜。

    始皇的目光扫向其余臣子。

    所有人都连忙低头做出恭敬的姿态,回避了这番视线。生怕等下自己就会被点名,也得去蹚西南的浑水。

    好在始皇觉得拎两个典型出来敲打一番已经够了,满意地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他表示爱卿们的提议都挺好的,既然众人一致认为不能任由滇王狮子大开口,那就接着打。

    反正屠睢之前打得也挺顺,要不是滇王及时选择和谈,也不至于拖延几l个月来回传信谈判。

    滇王没有诚意,大秦自不必迁就他们。

    昆明族可以拉拢试试,两个方案双管齐下,尽快解决滇国。夷人不服管教那就想办法去管,大秦又不畏惧他们。

    之前不和百越打,是因为和谈更有性价比。现在和谈并不能给秦朝减轻负担了,那就上真刀真枪吧。

    使者派出去没多久,居然真的收到了昆明族的好消息。

    昆明族和滇族不同,他们更类似于百越的社会水平。偏偏滇族发展他们自己的滇国时,还防备着不叫外族占便宜。

    所以两族积怨已深,昆明族也眼红文明技术很久了。

    被派去的使者虽是赶鸭子上架,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留在咸阳的老父亲不再被陛下收拾,他还是竭尽所能地出力了。

    最终以极快的速度说服了昆明族,昆明族的要求也不高,比肩百越

    就行。

    至于滇国,此前和秦兵的对战确实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滇王坐地起价倒不仅仅是他太贪心,这人实则在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们想试探秦朝的底线。万一秦帝就是人傻钱多呢,那他们赚翻了。

    另一方面,也是想拖延时间。几l个月的来回谈判,给了滇国缓口气的机会。

    滇王一边加紧培训新的士兵填充军队,一边又派人去向其余族群征兵。他们这些族群联合起来就是为了形成攻守同盟的,一般作战时都会各出一些人手,一起对敌。

    所以不仅是滇族可以培养新的士兵,各族这些时日也培养出了一些。只是滇地地广人稀,等各地军队赶来还要足够的时间。

    在聚落的形成上,滇国属于差生范畴。

    中原各国都会尽量将人口聚集起来,形成大的城池。有余力再往周边发展,一点点掌控更多领土。

    但滇国不这样,滇国的人群很分散的。

    或许是为了多占点地盘,也或许是不同民族之间还是有一些摩擦,不好长期待在一块儿。

    反正滇国的核心区域基本还是以滇族为主,别的族群离得还挺远。甚至滇族也不是大量聚集在政治中心附近,好多族人同样远在各地。

    这种分布格局导致互相通信就不太方便,国都那里人手也少。

    或者说整个滇地都地广人稀,非常适合逐个吞并。

    现在滇王把大军聚集在一块儿,二次开战时看似也没太落入下风。可那是因为秦国在有意削减滇国的人口,否则直接平推过去也没那么难。

    白起打过的歼灭战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