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完美太子: 第 118 章 琉璃房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 第 118 章 琉璃房(第3/5页)

的好用,这招用在滇国身上同样起效。

    始皇早就看出滇王在拖延时间了,不然他为什么要陪着滇国来回磨蹭?

    滇王最好多征点兵,等以后国内就剩下分散在各地的老弱妇孺之后,夷人就彻底闹不起来了。

    云贵离得近,从黔中郡迁人去滇地不算困难。等滇地缺劳动力了,剩下的妇孺自然会接受和黔中移民组成新的家庭。

    想让匈奴人和中原人混血,把匈奴这个民族彻底消解掉不容易。

    因为两边世仇太深了,没有强硬地手段勒令大家通婚的话,大部分中原人是坚决不肯和匈奴成婚的。

    而西南这边的夷人则不同。

    中原人只是不太了解夷人,大家互相之间没什么来往。有仇怨算不上,所以不会下意识排斥通婚这个选择。

    更何况黔中郡本就是夷人和中原人混杂的地界,那里的庶民早就习惯了混血,毫无心理负担。

    西南夷也知道黔中郡的情况,迁来的庶民身上多多少少带点混血基因,保不齐人家就把黔中庶民当同族了呢。

    始皇和扶苏就民族融合这件事仔细探讨过。

    古代人并不会觉得多民族百花齐放是个好事,他们更喜欢维持统一的民族。

    所以古人对于血脉融合相对执着一些,哪怕没办法完全将某个民

    族“消灭”掉,将对方换血成中原血脉占比大头的新式民族也比维持原状要好。

    主要是在古代社会,纯血的少数族群真的会极其排外。表现在领土上就是动不动发生叛乱,叫中原朝廷管得心力交瘁。

    ?想看无字惊鸿的《在大秦当完美太子》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扶苏点了点舆图上以前属于燕国和楚国的位置:

    “燕楚的风俗文化依然与中原迥异,但没人会觉得燕人和楚人不是同族。”

    民族融合不代表风俗也完全被摒弃了,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风俗,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扶苏的理想状况是大秦境内所有民族消除隔阂,亲如一家。而做到这一点最方便快捷的办法,就是大量通婚。

    各族的文化风俗,他觉得有必要继续保留。求同存异嘛,各有各的特色,才显得大秦包容大度。

    天底下都是一样的风俗,反而没什么意思了。

    不过这只针对华夏版图。

    扶苏的手指挪向了西域以外:

    “对这里,就不能放松文化入侵了。”

    华夏境内的各族哪怕风俗不同,说到底也出于同源,是自己人。外头就不一样了,让外人坐大的话,以后说不准会反过来灭杀他们华夏的文化。

    比起这样,扶苏更偏向于先下手为强。用华夏文化去感染西方文化,而且手段不用太委婉。

    丝绸之路目前已经将不少华夏的书籍传入西方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内容。

    扶苏的意思是挑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向往,让他们主动学习和传承东方文化。

    扶苏笑吟吟地说道:

    “虽然父亲想要的西方领土目前大秦还无法收入囊中,但我们可以先为此打下基础。”

    即便他们父子俩在位时期大秦的版图仍旧蔓延不到西方去,有了这个先手在,总有一代的后人能够找到机会出手的。

    到时候凭借双方对东方文化的认同,吸纳西方的难度会直线降低。

    当然,通婚这招也不能放过。

    要是真能打下西方,肯定要努力搞种族融合。而且得是融合向他们华夏人的方向,不能融反了。

    始皇看着舆图:

    “也不知海外可还有别的大陆。”

    他原以为华夏就是世界中心,结果往西有那么大一片地盘。商队还说西边有条往西南的路,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大陆。

    之所以发现那是个新大陆,是因为那里的人肤色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肤白,那边却多为黑肤,明显不是同族。

    差距这么大的种族特征,上一次出现还是华夏和西方,因此商人怀疑黑肤之人所在的区域也是片相对独立的大陆。

    既然都有三种人了,保不齐海外还有新的。

    没有世界地图的始皇只能对着仅有的舆图望洋兴叹了,也不知道大秦以后到底能不能一统全世界。

    先定个小目标,吞并西方和西南大陆。

    扶苏觉得一直这么混叫太麻烦了:

    “不如父

    亲来给这些大陆起个名字吧。”

    他们先起了,然后依靠商队传往各地。等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名称,以后想改也改不了。

    始皇帝果然对这种起名很感兴趣。

    他思索片刻说道:

    “华夏自当为秦中洲,西方暂且为西洲好了。等大秦吞并西洲,它就是秦西洲。西南那块就叫秦西南洲。”

    按照这个起名逻辑,北境草原以北的西伯利亚得叫秦北洲。等发现美洲大陆,得叫秦东洲,澳洲得叫秦南洲。

    扶苏把中亚和西亚连在一起圈给父亲看,询问是否包含在西洲之中。

    始皇当然是点头:

    “这些都是西洲。”

    分那么清楚干什么?东南西北就四个字,不够用了。难不成还要叫秦西洲、秦极西洲吗?

    扶苏:父亲高兴就好。

    反正他们也是随便起的,哪怕起的不合理,他们作为老祖宗起都起了,后人也拿他们没办法。

    以后再发现更多洲,名字起不过来了,那就让后人自己头疼去。

    大一统二年的夏季悄然而来。

    新生王朝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这两年哪怕扶苏不拦着,始皇想出去巡游也出不去。

    又不是局势糟糕的必须一边巡游一边干正事,始皇也就不折腾自己了。老老实实待在咸阳休养,在路上办公着实受罪。

    虽然更受罪的其实是每天都需要思考今天的奏折往哪个郡发的臣子们。

    今年夏季不如往常热,父子俩没去临江宫避暑。但是他们也没继续留在咸阳宫,因为玄宸宫的前宫已经建造得差不多了。

    之前就说过,扶苏想让父亲称帝之后就能搬进新宫殿居住。奈何计划赶不上变化,中途还是出了点小意外,把进度拖慢了。

    既然已经没办法让父亲在回咸阳的第一时间住上新房子,那么早几l个月晚几l个月也没什么差别了。

    扶苏干脆让他们好好修整,不要着急赶工了,避免忙中出错。

    因而玄宸宫的前宫区域最后拖到了大一统二年的夏初才终于完工,父子俩趁着暑热搬了新家。

    吸取了之前咸阳宫不临江的教训,玄宸宫就从大江引了水进入宫中,借此享受水力的好处。

    偌大的玄宸宫中来回传讯有时候用小舟反而更快捷,倒也是一桩奇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