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70-80(第13/18页)
去。稳婆查验过后,转身要了些包括药材在内的各种东西,给于氏试了一个止血的土方。
可惜两刻钟过去,情况并没有好转,稳婆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她对太夫人道:“老身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贵府怕是需要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也是瞧着解家人不像泥古不化之辈,稳婆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换了一个看重男女之别的长辈,为了女儿家的贞洁,是绝不会让男大夫来看病的。
人命关天,太夫人没有半点犹豫,“何妈妈,拿了我的帖子,去请尹大夫来。”
尹大夫家学渊源,太医院里最善妇科的圣手,就是尹大夫的父亲尹老太医。只是尹老太医有规矩,他从不出急诊,一是怕耽误了宫里的差事,宫里若有急召,他必须得第一时间赶到;二来,尹老太医名声在外,但年事已高,不可能应下每一个上门的紧急请求,与其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出诊,却被认为是故意为之而得罪贵人,他索性就决定一律不接。
尹大夫子承父业,倒没有这样的规矩,何妈妈应下,派了个腿脚利索的婆子去请人。
如今还是宵禁,但大夫救命的时候,一般都可以通融,很快,尹大夫匆匆赶了过来。
他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形容沉稳,并不多话,甫一进门,查看过于氏情况后便开始施针。
情况反反复复,折腾到天亮,于氏的血总算被止住了。
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尹大夫却不甚乐观。
他甚至提前把丑话说在前头,“大少奶奶身子亏损得有些多了,且看之后如何吧。”
汤婵的心又悬了起来,太夫人闻言,得了曾孙的喜意也淡去不少。
同尹大夫道谢过后,太夫人跟尹大夫商议好了再次上门问诊的时间。
汤婵看着元气大伤的于氏跟小猫一样的小婴儿,给已经离府去大朝会的解瑨和在国子监读书的解桢报了信,母子平安,但只是“暂时”。
一夜未合眼,太夫人已经有些撑不住了。她抱了抱孩子,就准备回去休息,还让汤婵也赶紧回去。
“折腾了一晚,辛苦你了,快回去歇一歇吧。”
汤婵点头应下。
天色不知什么时候变
得阴沉起来,一声闷雷响起,快要下雨了。
汤婵回了房间,却是丝毫没有睡意,她合上眼睛,闹钟思绪繁杂,躺了许久,才总算睡了过去。
等再次醒来,天色已经昏沉,汤婵一问,于氏已经醒了。
汤婵便来看望于氏。
于氏正躺在床上,怀里抱着小婴儿,没什么血色的脸上除了满足的笑意,还有几分隐忧。
汤婵坐到于氏床边,“你感觉怎么样?”
“小婶婶,”于氏回过神,“我都还好,就是他……”
于氏看向自己怀里的孩子,叹口气道:“都是我不好,没能把他健健康康地生下来……”
“这又不是你的错。”
小婴儿在母亲怀里睡得正香,汤婵只看了一眼,就将目光放回到了于氏身上。
她对于氏道:“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将养身体,这才是为了孩子好。你自己有了精力,才能好照顾他不是?”
“嗯,”于氏对汤婵点了点头,露出一点笑意,“小婶婶为我好,我都知道的。”
话虽如此,可于氏哪里彻底放得下心?
她产后的状况本就不算太好,又顾不上自己,时刻操心着孩子,后来竟然开始连日低烧。
小婴儿一天比一天健康,于氏的身体却一日差过一日。
等尹大夫再来复诊的时候,他的父亲尹老太医也一起跟着来了。
比起沉默寡言的尹大夫,尹老太医胡子花白,慈祥温和,是为令人如沐春风的老者。
二人诊完脉,就互相对视一眼,在心里有了答案。
在于氏面前,他们什么都没说,只给于氏开了固本培元的方子,叮嘱于氏好好将养。
背地里,两位大夫却跟太夫人和汤婵说了实话。
“大少奶奶的情况,并不是太好。”尹大夫说得直接,“有名贵药材将养着,许是能多熬一段日子。”
汤婵听得一愣,不敢置信,什么叫多熬一段日子?
太夫人沉声问:“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也许能有奇迹发生,”尹老太医很是委婉道,“我们尽力而为。”
这等于给于氏判了死刑,汤婵张了张口,却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想到与于氏相处的种种,汤婵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事情会到这个地步。
那样年轻、温婉、活生生的一个姑娘……她就只是生了个孩子而已啊!
再次见到于氏的时候,汤婵不慎泄露了一些情绪,叫于氏捕捉到了异常。
“我的情况不太好,是不是?”
“瞎说什么呢,”汤婵勉强笑道,“你好好休息,好好养病,都会好的。”
“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有感觉,”于氏安静地笑了笑,满眼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小婶婶,你不要难过,生子本就是鬼门关,但生下垚哥儿,是我永远不会后悔的事情。”
“用我的命换来他的,我甘之如饴。”
汤婵不忍地沉默着,没有再说话。
她给解桢送信,让解桢赶紧请长假回家陪妻子。
解桢接到消息,当天就赶了回来。
“婶婶,出什么事情了?”
汤婵把大夫的话都跟解桢说了。
这些话如同晴天霹雳,解桢脸色瞬间变了,初为人父的喜悦已经半点不剩。
他半晌回不过神来,比汤婵还要难以接受,“怎么会这样……”
过了好一会儿,汤婵才轻声开口。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汤婵说,“这段时间,你好好照顾她。”
解瑨一进房门,就闻到一股酒味。
是汤婵在坐在桌前喝酒。
听见门口的动静,汤婵转过头。
她已经有些醉了,昏黄烛光下,汤婵白皙的脸颊染上红晕,眼睛湿漉漉地看向他。
解瑨突然有些失神。
他别开视线,坐到汤婵身边,努力忽视着对方身上那股果子酒的甜香,严肃问道:“你怎么了?”
“今日尹家父子来了。”汤婵说,“两位大夫都说,你侄媳的情况不太好。”
解瑨愣住了。
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后,他不由心下一沉,皱了皱眉。
“民间同样有不少杏林圣手,”解瑨看向汤婵,安慰道,“我明日去打听打听,可以多找几个大夫来看看,说不定其他人会有办法。”
汤婵也同样看着他,片刻后,她突然笑了起来。
“解晦之。”汤婵说,“我们做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