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马甲开游戏公司: 23-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马甲开游戏公司》 23-30(第8/17页)

进行了典型的“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西幻其实是个很好的题材。

    在《半人马》这款游戏里,将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圣城之战”,和西幻的神话体系相结合,世界观宏大,人物饱满,战斗系统也相当完善,无论是骑士的盔甲,还是别在腰间的十字剑,无一不精致,无一不考究。

    而《新中世纪》在抄袭时,因为涉及到国外的宗教元素不能过审,因此在剧情和设定上进行了不少魔改,但这同时也避免了文化上,西幻作品在国内的“水土不服”。

    加上照搬了核心玩法后,又大幅度降低了操作门槛,他们还舍得投钱去进行优化画面,因此实际上玩家们在《新中世纪》的整体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否则也不会日活达到那么高的程度。

    但《新中世纪》同时也搞了不少被玩家诟病的骚操作。

    ——说这家游戏公司抄袭的对象是《新中世纪》而不是《半人马》的原因也在于此,他们把《新中世纪》里最被诟病的那部分一个不落,且对方魔改后的剧情和改版的操作几乎是换个方式就贴了上来。

    其实抄袭不抄袭的,有些玩家介意,但更多的玩家是不在乎的,他们花着钱和时间来玩游戏,纯粹就是为了自己高兴,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更何况,游戏的事,那能叫抄吗?那叫缝合。

    缝一个游戏,又学不到精髓,那才叫抄袭,缝好几个游戏,那叫“究极缝合怪”。现今缝合甚至已经成了游戏前期宣传的卖点,最出名的一句宣传语是“坏消息,他缝了,好消息,全缝了!”

    这家公司在抄袭《新中世纪》时,也缝合了很多其它游戏的设定、玩法、人物等等,因此哪怕口碑差,水军下场都维持不住评论里的低分场面,但作为“缝合怪”,还是一直有不算低的热度。

    在游戏的评论中,虽然有骂他们抄袭的,但更多是骂游戏体验不好。

    比如优化不好,高配置的手机游玩还掉帧,发烫。战斗做得没有打击感,抄人家也没抄明白。界面的ui这个游戏拿一点,那个游戏拿一点,卡池倒是做得多,光人物池就有六个,还有其它类型的池子,加起来一长串。

    员工们了解这些的时候,陆含昭把这游戏下到了手机里,打开一看,花里胡哨的界面,各种各样的礼包。战令、月卡、年卡就算了,竟然还有“每日充值、限时充值、累天充值、累天必充”等等。

    陆含昭都惊呆了:“这是游戏吗?这是充值系统上内置了一些贴图文件吧?”

    但就是这样的游戏,依旧有人玩。

    从这个厂商出品的游戏看,除了最出名的这个,其它游戏也硬是靠着抄袭和贴脸跟风,每次都能蹭到一些热度,虽然后续被玩家狂打一星,但能运营,就证明收入高于了投入,也就是圈到了钱。

    现在的情况是,《绝密档案》的热度高,他们也立马挂上了差不多的游戏图标和名称。名字只改了一个字,连游戏CG都是直接拿他们剪辑的那个视频跑了AI放出来的。

    前后对比了一下这些惨不忍睹的游戏情况,这个抄袭作还没上架,苏雾就想象出了实际大概的画面。她重重往椅背上一瘫:/撒式吸氧.jpg苏雾:“不行了,他们这操作也太恶心了,看得我心脏病都要犯了。”

    第 26 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和宁海生敲定了大概的入职日期后,余缺主动送人出来,会议室的门一推开,就听见了大家的哀嚎声。瘫在椅子上的苏雾一副灵魂脱壳的样子,同样在嚎:“余总,有个很恶心的厂商抄我们游戏啊啊啊!”

    宁海生:“抄袭?不管在哪个圈子,这都是件很烦的事。”

    现在《绝密档案》的热度高,出现抄袭的情况,你理也不是,不理也不是。

    理它,等于是给他单方面送热度,不管是发律师函,还是用舆论逼其就范,对方本就是抄袭作,反而省了宣传了。万一把事闹大后,对方再聪明些,大批量使用水军下场搅浑水,到时候李逵和李鬼都得掰扯几句,似是而非的话也能用言论顶上来,总会有人不明所以,信了他们的话术,反惹得一身骚。

    但你不理他,抄都抄到你脸上了,靠你的热度吸血赚钱,这个行为实在让人觉得恶心。

    虽然可以收集证据去打官司,但即使告赢了,收益其实也非常低。业内遇见这种事,真要告,往往也是在对方运行了到了一定规模,有一定的流水之后,否则白送热度不说,回头告赢了也没两个钱,时间和收益不成正比。

    总之,无论怎么选,都有些如鲠在喉。

    听完大家七嘴八舌地抱怨,余缺简单看了看平台上这个游戏的界面:“我们的游戏从制作到上架,看似时间花费不长,但大家工作强度很大,变相缩短了几倍时间。”

    “短时间内,他们想抄,即使照着我们的文案和场景来,也很难达到较高的完成度。”

    此时,一座写字楼内,几个员工面色疲惫的坐在电脑前,其中一个烦躁的扣了扣头皮,对身边的中年人道:“罗总,真的不行,这次这个《绝密档案》的玩法其实并不是多么新颖,就是探索地图得到线索,再以此探案。之所以能火起来,主要还是游戏把案件本身处理得好,细节和画面也很优秀。我们要抄,短时间最基础的建模和美术都做不出来。”

    “谁稀罕你们真抄出个什么样了?”被叫做罗总的中年男人躺在椅子里,一只脚翘在桌面上抖腿:“大概做个样子就行,不行就把隔壁仙侠的那一套挪过来,再像之前一样,多放几个充值入口,流水不错再往下做,不行就算了呗,趁现在有热度,能蹭就蹭。”

    几乎是同一时刻,另一边的余缺说道:“比起全盘照抄,更可能是节约成本,蹭短时间的热度。”

    他们这种公司追求的只是流水,没钱立马会撤,下次再换个有热度的抄。现今《绝密档案》热度的确不错,可他们短时间不能抄出个所以然,自己也能料到上架后游戏的下场,因此在游戏的投入上只会更加吝啬。

    以此推断,他们能做出个大概的游戏模式都算用心,但更大几率,是将手头的资源重复利用,用一种类似“换皮”的模式,直接把其它的游戏嵌套进里面,能骗几个玩家是几个。

    苏雾:“……感觉更恶心了。”

    数值小哥还在愤愤不平:“那我们就只能算了?”这种low货,顶着和他们相似的壳子,还不知道到时候会做出个什么模样来。

    旁边的宁海生劝慰道:“你给他们脸色看,有了热度,这个抄袭的游戏只会活得更久。”还不如让他们赶紧蹭完赶紧扑。

    话虽如此,但大家嘴上不再说什么,心里还是隔应的。余缺见状,俯身用鼠标点了下这个厂商的名字:“与其把重点落在一个圈钱可能都圈不到多少的游戏上,不如直接针对他们公司的命脉。”

    电脑的鼠标光标,缓缓落在这家公司抄袭了《新中世纪》,又缝合了不少玩法的那款游戏上。

    所谓打蛇打七寸。这个公司目前发行的所有游戏,除了这一款维持着热度,还在不断进行更新,其余的游戏,几乎都是上线一两个月就直接关服。也就是说,其它游戏都是捞一把就赶紧走,挣不了几个钱,但这款游戏是维持他们公司的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