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马甲开游戏公司: 23-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马甲开游戏公司》 23-30(第7/17页)

后续是否入职。

    余缺什么反应?很平淡地点了下头算作知晓。

    他并不觉得这是很大的缺点。毕竟,这些员工能被他们的上级带走,除了这人的人格魅力和手段过人外,更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上级能带给他们等同现状、甚至超过现状的工作。谁出来都是为了挣钱的,公司的待遇,工作岗位的内容,始终才是能留住人才的核心。

    没有异议,谈话得以继续。

    宁海生现在的工作和苏雾之前离职的是同一家公司,属于娱乐圈,虽然和游戏行业好像“有壁”,但宣发的内核是共通的。

    来这里之前,他也连夜做了些功课。

    其实,光从公司的构成看,这家名为“赤狼印章网络科技”的公司实在平平无奇,没有大的投资,除了一个名叫贺危有少许股份,其余全部集中在余缺一人身上,成员架构简单无比,俨然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但这个草台班子一样的公司,推出的第一款游戏,就在几乎没有主动宣发的情况下,得到了超过同类型游戏好几倍的下载增幅。

    这或许是幸运,但绝不可能只是幸运。宁海生连夜下载了游戏进行试玩后,又简单在玩家中进行了调研,加上做功课的时间,几乎通宵没睡。大清早就发消息问能不能来面试——他看出了这家公司的潜力。

    至于怎么去做这个宣发,他对余缺提出了一个思路:同时宣传游戏和他这个游戏制作人。

    作为前知名电竞选手,余缺本就自带流量,加上这次黑客组织事件,完全可以将二者结合,把余缺的形象推到台面上,一边为游戏引流,一边强化游戏方面的宣传。

    可以说,余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宣传途径。

    提到黑客组织,余缺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现在黑客组织攻击小型游戏厂商的事还是层出不穷,假如类似事件中,我能为他们提供帮助,你……”

    现在小型游戏厂商的处境太差了。资源打不过大厂就算了,游戏做出来还面临威胁,余缺想在他们还没有多少钱去升级服务器防护的时候,帮助他们避开黑客攻击,让他们的游戏得以顺利上架。

    但他有这个想法,别人是不知道的,冒昧的在别人遇见攻击的时候提出,也可能不被信任——毕竟是陌生人。

    因此他想以公司的途径进行小范围宣传,不提感谢与否的话,能让警方多抓几个黑客组织,也算节约官方警力了。

    余缺想到的,是事件本身,而宁海生想到的,则是“这事很适合拿来宣发”。他提出:“完全可以以此为由发新闻稿,既然是做好事,那当然要宣传给大家看。”

    不过,这事要宣传有两个前提:一是余缺确实不介意用这种方式帮助竞争对手,二是余缺得真有这个实力。

    大家都是游戏行业的人,为了游戏日活打生打死,这事做出来等同于是帮助竞争对手。

    但为同样被黑客组织攻击的游戏厂商提供反击帮助,这话实在好听。而且帮助别的新游戏上架,看似是主动将玩家推了出去,实际上很能得到外界的好感,为游戏公司吸引到更多目光。现在公司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实在不失为好的手段。

    假如能再送几个黑客组织进去,他们公司的形象也能初步建立,后续上市——是的,宁海生已经想到公司上市这块了。等公司挂牌上市,打击黑客组织的过往,也会有利于公司的专业形象,吸引投资。

    但话说回来,假如余缺没有这个实力,那宣传出去便是适得其反,后续还可能招来其它黑客组织的攻击。

    有2247存在,余缺不觉得这是问题。

    对于宁海生说的“游戏竞争”,他也不觉得是坏事。相反,他很乐意——他做游戏,开公司的初衷之一,就是想用优质的游戏来内卷一下行业其它公司。但他一个人的力量始终还是小的,假如帮助了其它游戏厂商,能直接或间接促使更多优质游戏出现,他只会更高兴。

    听着宁海生一边思考,一边给出的方案,余缺略略点头。这事宣传出去,可以帮助到其它游戏厂商,也有利于自己公司的宣发,属于双赢。

    通过交谈,对于宁海生的个人能力,余缺算有了初步了解,面上不显,心中是欣赏的。

    殊不知,他对宁海生看好,宁海生同样对他非常欣赏。

    在被苏雾介绍这个公司前,苏雾是这么形容公司的:“大家工作都很卷,但是每个人都喜欢这里,项目做出来很有成就感,老板给钱也很大方,日常听得进大家的建议,真的很难得。”

    他当时在笑:“最重要的是给钱大方是吧?”

    “我出来工作本来就是为了钱,不找个大方的老板,难道找个小气的,天天给我谈理想画大饼?”苏雾嘟囔了几句,又道:“不过余总要是跟我谈理想的话,我是能听进去的,毕竟他对游戏的态度非常认真。”

    何止是认真呢。宁海生想:这位余总对游戏的态度实在是太真诚了,而且很有气度。他好像不怕和别的游戏竞争,反而是期待有更多的游戏来和他竞争。

    他现在很相信,假如入职这家公司,他应该也会工作的很愉快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后面的思路也发散起来。

    宁海生坦言,此时他还没正式接手过游戏相关的业务,因此在某些环节上还处于学习中。不过,目前有个现成的途径,也就是那个名为“如影随形”的主播。

    屋里两人在聊着宣发的事,一墙之隔,员工们在各自忙着手上的工作。

    数值小哥突然看着电脑骂了一句:“我靠,怎么这么不要脸啊!”

    其余人抬起了脑袋:“怎么了?”数值小哥的脾气平时蛮好来着。

    他一掌拍在了键盘上:“有人抄我们游戏!”

    “什么?”

    “我靠真的?”

    听说这话,一群人全涌过去了。

    电脑的画面是游戏平台“gamer”,数值小哥本来是打算在平台上查看一下玩家们的最新反馈,结果刚点进去,就被推送了一个和《绝密档案》形似的游戏:机密档案。

    这游戏现在还没上线,但已经购买了游戏平台内部的推荐进行推送,从名字到标签到画风,完全是贴着脸照抄他们。点进去一看,里面已经有了一条评论:

    【粉毛歌留多:大家快跑!这是个老惯犯!】

    “惯犯?”有员工将鼠标挪到游戏页面的厂商一栏,点进去一看,果然如此。

    虽然说现在游戏行业风气不好,就是大厂也有不少抄袭和跟风之作,但一家游戏厂商,没一个原创游戏,全是抄袭,也实在是有些过了。

    按热度往下排列,这家厂商目前最火的游戏,是自称对标《新中世纪》的一款西幻手游。写作对标,实际还是抄袭。这又不得不提,《新中世纪》是抄袭了3A大作《半人马》的,游戏很火,抄袭这点在业内是公认的实锤。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抄袭了一个抄袭作,并且游戏目前还有一定的热度,在持续运营。

    顺便一提,之所以说他们是抄袭的《新中世纪》,而不是源头的《半人马》,主要还是在于游戏内容上——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