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在逃小妾: 60-6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侯府在逃小妾》 60-68(第6/12页)

你却是到了十七岁,遇见了我,才知晓人事,对不对。”

    虽是事实,无端令卫辞听得耳根发烫,指尖轻点过她的眉心,凉声道:“莫要太得意,巧合而已,并非是专程为了你守身如玉。”

    她竭力忍笑,肩膀仍是抖个不停,只觉卫辞嘴硬的模样也十分可爱。

    卫辞:“……够了。”

    不过,经宋吟一提,他渐而认可她的想法。

    从前未许诺正妻之位,是因历来讲究门当户对,卫辞听惯了,不觉得对,亦不觉得有错。可他与赵桢仪能玩在一处,俱是不喜束缚的性子,既如此,在终身大事上又为何要墨守前人拟定的规矩。

    卫辞看了她一会儿,目光缱绻:“忽而忆起有一事不曾说与你听。”

    宋吟果然被勾起好奇心,眨眨眼。

    “我之所以去戎西,并非为了太子,而是自己想揽功去向圣上求个恩典。”

    闻言,她明白过来,瓮声瓮气道:“与我有关?”

    “不然呢。”卫辞难得有些牙痒痒,对她又爱又恨,轻叹,“我求圣上赐婚,让你做我的妻子,圣旨如今还同‘骨灰’留在隋扬。”

    宋吟掐指算算,竟真是不凑巧,登时心虚地别开眼:“上天注定你要遭此一劫,可赖不得我。 ”

    卫辞笑骂:“小没良心的。”

    她捞过随意搭在腰间的手,缠绕把玩,语气因感动变得郑重:“阿辞,你总是令我惊喜。”

    真正教宋吟动容的,并非侯府主母的身份,而是卫辞竟许久以前便想通了。

    好比她惦念着一份礼物,由他主动送来,总要强过自己央求后才得到。虽是同样的结果,心意却不尽相同。

    气氛久违地安宁。

    宋吟抿紧了唇,只弯着眼睛笑,免得自己说出来什么破坏气氛的话。

    毕竟,正妻之位令她感动,却不可能有感激。能回报的,是一次敞开心扉的机会,仅此而已。

    卫辞亦是默契地不提他最忌讳的“试一试”,紧了紧双臂,直至亲密贴合,温声道:“睡吧。”

    宋吟生长在南方,难以适应汴州之地的气候,长久居住委实吃力。且如今卫辞寻了过来,终究要回去京城,在此之前,她需得为小徒弟兰起阳以及书肆里的两个伙计做些打算。

    思虑过后,她动笔编撰起算经。

    因是用了大白话,图形亦多于文字,倒接近于后世的儿童读本。如此一来,云掌柜与沈珂能代为教授,便不会半途而废。

    卫辞在一旁静静磨墨,顺道翻阅《女总督传》的最后一册。

    虽然以女子视角为主,遣词造句也非时兴的文绉绉,乍看之时颇有些不习惯,奈何故事新奇,愈到后面愈发精彩。

    “听闻你是差人将书稿送至邻县去印。”

    卫辞毫不掩饰眸中赞许,提议道,“不如腾出后院,雇上工匠,自给自足。”

    宋吟揉揉发酸的腕骨,羞赧道:“我想过的,但是银钱不够。”

    她当时不愿打草惊蛇,惹眼的贵重物件统统留在了卫府。钱庄户头里的,一路上又是替人脱籍,又是雇请镖师,再来盘间铺子,早便挥霍得差不多。

    书肆倒是营收可观,但若要扩张规模,做成松山书坊一般大,远远不够。

    卫辞伸手,轻抚她发顶,哄诱道:“唤一声夫君,要多少都给你。”

    宋吟白一眼:“想的美。”

    待忙活完手中的事,两人去了县令推介过的揽香居。铺名听着花哨,实则再清雅不过。

    茶博士斟上自行调配的浓茶,安静退离,外间有琴师弹奏乐曲,暑意带起的燥热便奇迹般地褪去。

    她小口喝着冰酪,因闲来无事,好奇地瞟一眼卫辞:“你有梦想吗?”

    卫辞疑惑地歪了歪头:“什么?”

    宋吟:“唔,应当说是志向。”

    他挑了挑眉,忆起自十四岁以后,鲜少听人问起这般的话题。一边回想,一边吞吞吐吐道:“孩提时代,曾想过做武林第一。”

    宋吟轻哼:“像是你的性子。”

    卫辞也跟着扬唇:“大师父道,我身为侯府嫡子,不宜入江湖,便将我扔给三师父。加之不久后入宫做了太子伴读,皆是些年岁相当的玩伴,玩着玩着渐也忘了所谓的‘志向’。”

    至于朝堂,卫父正值壮年,做儿子的自是乐得清闲,只待将来太子即位,他再继承侯府衣钵。但终究与志向无关,便不刻意去提。

    他反问道:“你的志向是什么?”

    “那可太多了。”

    宋吟撑着脸,眼带狡黠,“以前,我想过攒足了银钱,等而立之年开间自己的丹青铺子。如今么,便想将书肆开遍大令,营收多了,再建些学堂,教慈济院里或是贫苦人家的女儿识文断字。我们还能以巡店为由头,走亲访友,一路游历,看遍山川河流。”

    我们。

    卫辞爱极了这个字眼。

    瞬时,紧拧的心结出现松动,随着她言语间的笑意,被悄无声息地解开。

    第65章 品酒

    创办学堂,是宋吟教云掌柜算术后产生的想法。

    若放在上一世,她兴许是个平凡不过的上班族,自顾不暇。但在大令朝,“劫”侯府之富,经营书肆,再去济同样出身穷苦的女子,不失为一桩趣事。

    尤其,宋吟重获自由以后,愈发不敢回想被囿于高墙内的十余年。她倒幸运,遇见了卫辞,可旁的女子,又有几个能逃脱魔掌。

    究其根源,不外乎一个“利”字。

    试想女儿家能识文断字,长大一些,不论是寻得抄书、算账、采药之类的活计,抑或自行从农书上习得耕种法子,皆有利可图。

    留在家中既利大于弊,便也不会轻易被卖给人牙子。纵改变不了贫寒出身,却好过为奴为婢。

    宋吟皱了皱鼻头,目露嫌恶:“阿辞,若是那夜你不曾来,我怕是会被李知应要去,再不然,需得伺候王才富。啧,真遇上了,还不如扯条白绫吊死了事。”

    卫辞听得额角直抽,既心疼又后怕。

    他素来不去烟花之地,是王县令藏得严实,只对外称作会客别庄,加之初访锦州闲着无事,才破天荒应下,否则……

    “不许动不动便提‘死’。”卫辞警告。

    闻言,宋吟“噗嗤”笑出了声,语中满是欢快:“我原以为,你会更在意前头说的‘劫富济贫’。”

    他面色稍霁:“皆是小数目,不够了差人去钱庄取便是。”

    她挤挤眼:“这回不必喊夫君了?”

    卫辞先是一愣,旋即唇边漾开笑意,带着罕见的羞怯,低语道:“大婚之后你总要改口。”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宋吟思忖着是否要提醒他,却听卫辞忽而道:“对了,当初在隋扬,姓慕的女东家,你可还记得?”

    他口中极少提起旁的女子,宋吟挑眉,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