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10-120(第25/32页)
李玄霸刚介绍完,泥孰和几乎所有听到李玄霸介绍话语的西突厥人全部脸色一沉,如炬的目光射向长孙无忌。
近百人齐刷刷突然转头看过来,这场面把长孙无忌吓得差点惊马。
泥孰仔细打量了长孙无忌许久,才语气古怪道:“他的父亲……是那位长孙将军?”
李玄霸微笑:“是那位长孙将军。”
泥孰深吸一口气:“听闻长孙将军曾经能一箭双雕。虎父无犬子,想必长孙四郎也能。请长孙四郎赐教!”
长孙无忌:“啊?!”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要和我比箭?
泥孰开口后,他身后的西突厥贵族纷纷表情不善地开口,都要与长孙无忌比箭。
长孙无忌:“……”
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
似乎,大概,可能,他遇见“父债子偿”了?——
二更合一,欠账-1。72w营养液欠账+1,目前欠账4章。
碎碎念:
感谢读者在评论区认真科普捉虫。如果文章内容有bug,我第二天会和错别字一起更改。
关于本文采取的史料和称谓解释:
1、称谓:
上章作话有简略提过,这里再详细提一遍。
中国古籍中对海外的称呼多是泛指,比如东罗马的称呼拂菻,后来也用来称呼地中海东岸或者整个西欧。
所以本文采取后世称呼“东罗马”或者“拜占庭”,以免混淆,也让文章更通俗易懂。
再者,“拂菻”是《隋书》和《唐书》的称谓。汉代文献是称呼“大秦”“海西国”。
现在还没有《隋书》和《唐书》,中原与罗马帝国是在大唐重新建立关系,阿拉伯帝国还没建立。
所以这个时空大唐对西域诸国的官方称呼是由二郎三郎定。只从文章逻辑上讲,也并没有谬误。
2、怛罗斯之战相关史料:
我看到了读者评论中从百度百科摘抄的资料。百度百科是网友编辑,我顺着他的引用资料,订阅了百科论据引用学者王小甫教授相关论文。
以下是我的总结:
对于怛罗斯之战主流史学界在近些年进行了一场论战。
一方观点如王小甫教授所言。
这场遭遇战没有对双方战略有决定性影响。大唐彻底退出西域是受四年后的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史学界近年来逐渐采取的主流观点;
一方观点如巴托尔德教授所言。
这场战役影响深远,决定了中亚的命运,中亚本应该是中国的。包括阿拉伯史学家在内的西方史学界多秉承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此战与南诏之战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稻草。
我原本采用的史料是采用的巴托尔德教授的观点。
现在看了中国史学家的论文,我心中更偏向中国史学家,现在对文章描述进行了修改。
这里首先感谢读者的勘误,但是不符合自己采取的历史观点就打为“民科”,这个有点过了。
王小甫教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他肯定是史学界权威。
巴托尔德教授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伊si兰学家和东方学家,在这个领域也是绝对的权威。不是什么民科。
以前中国史学界采取的是国外的权威。近些年。中国史学界开始挑战西方权威,这是大好事。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历史研究彻底不再执行西方标准的那一刻-
#高亮免责#
1、
文中只是说穆哈默德是伊教圣人,阿拉伯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缔造者,在伊教和阿拉伯民族心中的地位,与孔子、始皇帝在儒家和我国民众心中地位类似,没有拿他和孔子、始皇帝比的意思。就像是说耶稣是基督教圣人,没有拿他和我国圣人作比较一样。
2、
这里只是提及历史,不涉及宗教问题。本文作者尊重宗教自由,不会改变伊教先知的经历。请伊教读者放心。
3、
请不要讨论伊教如何如何,犹太如何如何,评论区不要谈论宗教和时政,会被投诉,求放过!
4、
从我写第一本历史强国文开始,就有读者非要让我把主角写死。
每篇文下面,都有要be番外的读者被掐成高楼。掐完后,掐架双方都骂我。我真的服气。
委婉的拒绝听不懂,我就鼓起勇气直接说了。
我没疯!
正常作者都不可能在he的文写主角be的番外。我就是写番外,也是弥补遗憾,增加更多的欢快he。
5、
最后再次强调(已经强调很多次了),本人会捉虫、修剧情bug,但从来没有一次根据读者建议改过大纲。无论是正文还是番外,想写的主要剧情和cp都已经提前确定。
这是我第四本穿越历史群像强国文,风格早就固定。
如果看官们发现文章主要剧情或者cp不合口味,请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支持。
不要寄希望让我改成符合你口味的文,我的心比现在东北的铁栅栏还冷硬。
第119章 李二李三回中原
长孙无忌欣然答应挑战。张掖的春天和中原的冬天差不多冷, 他还捋起了厚实的袖子,露出了胳膊上的腱子肉。
李玄霸的表情变成了地铁老人看手机同款表情包。
他故意点明长孙无忌的身份,除了用长孙老师的名声压一压西突厥, 让他们在张掖老实些, 别扰民之外, 当然也有恶趣味。
众所周知,虽然大唐文武不分家,出将入相很常见, 但大部分人的专长也还是有“文武”之分。比如长孙无忌就是没有上过战场的纯粹文臣。
长孙无忌骑射肯定是会学的,但技艺一定不精。否则以他和李世民的关系,早就跟在李世民后面一同砍人了。
不过李玄霸只是看个乐子, 没有想让长孙无忌丢脸。
长孙无忌推辞时,他跟着说几句“这人和我一样天生体弱”就能应付过去。
谁知道, 长孙无忌一副来者不拒自信心爆棚的模样, 让李玄霸幻视了自家二哥。
接下来的事更让李玄霸惊讶。
长孙无忌赢了。
他一天对战一个勇士,射箭全赢了。
李玄霸倒吸一口冷气,好像要把张掖的冷气吸光,让张掖提前入春。
长孙无忌见李玄霸惊讶,十分疑惑道:“你惊讶什么?”
李玄霸道:“我以为你更倾向于舞文弄墨的文臣?”
长孙无忌惊讶:“哈?你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误解?我和你、李二都是从小一起长大, 你不是看着我每日勤学练武吗?”
李玄霸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