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110-120(第26/32页)

思。啊,好像是这样。

    长孙家与自己家一样, 都是每代人都能做到大将军的武勋家族,骑射武艺是家传的本事。

    再说长孙老师射艺超群,他手把手教导的长孙无忌怎么可能差?

    那原本历史中……哦, 原本历史中长孙无忌是被舅舅高士廉养大, 而高士廉是纯粹的文人。

    李玄霸看着长孙无忌神采飞扬的模样, 突然发现长孙无忌与自己“印象”中确实有很大不同。

    “变成少年将才了啊。”李玄霸老气横秋道。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儿, 疑惑道:“李三,你究竟是怎么能把平平无奇的话,说出一副想要人揍你的味道?”

    李玄霸道:“这难道不是你自己心胸狭小的问题吗?”

    长孙无忌捏紧拳头:“现在李二不在,没人救你。”

    李玄霸高声道:“小五,士信!”

    李智云拉着罗士信赶来:“来了来了!没有二兄,还有我!”

    罗士信犹豫:“真的打吗?打伤了怎么办?”

    长孙无忌无语:“你还真的叫人?要不要脸?”

    李玄霸咳了几声:“你要和我这个病秧子比武,你要不要脸?”

    长孙无忌被李玄霸气得磨牙。

    磨完牙后,他倒是先笑了:“你和以前的性格一点差别都没有。”

    李玄霸道:“那不是理所当然吗?”

    长孙无忌抱着手臂道:“听说你会谶纬相面。现在父亲终于同意我来问你,快给我看看?”

    李玄霸对长孙无忌竖起大拇指:“你能当国舅!”

    长孙无忌:“……”你祖宗的,一点惊喜都没有。

    长孙无忌问道:“李二和我家小妹关系好吗?他有没有宠妾灭妻?”

    李智云竖起了耳朵。罗士信捂住了耳朵。

    李玄霸道:“关系很好,就是关系太好,嫂子生孩子太多,把身体生垮了。”

    长孙无忌长叹一口气,道:“怪不得父亲日日叮嘱小妹晚些嫁人,就算嫁人了,也要弱冠之后再同房。你早就和父亲说了?”

    李玄霸道:“不告诉长孙老师你和嫂子的未来,他哪可能‘垂死病中惊坐起’?”

    长孙无忌嘴角抽搐:“你敢不敢把你那句‘垂死病中惊坐起’说给我父亲听?”

    李玄霸道:“我之前和老师这样开过玩笑,老师心胸宽广,不介意。”

    长孙无忌狠狠翻了个白眼。

    他其实早就发觉,父亲对李玄霸估计比对自己纵容宠溺得多。

    这一定是因为李玄霸身体弱的缘故。

    长孙无忌知道李玄霸对他的未来有隐瞒。

    这隐瞒不是说李玄霸撒谎,而是在自己当国舅前,估计和小妹的生活都不怎么好,否则父亲不会“垂死病中惊坐起”。

    年幼时,长孙无忌曾听喝醉酒的兄长骂过,等父亲去世就把母亲和他、小妹都赶出门。

    长孙无忌联想到今日李玄霸对他武艺不错的惊讶。

    自己如果跟随舅父生活,估计是没有机会找个名师学武的。

    稍稍一思考,长孙无忌就对自己的未来猜准了一二。

    不过他没有继续询问李玄霸。

    这些苦难不会发生,现在他与兄长的关系已经缓和。兄长一副完全混吃等死继承爵位,让自己上进承担光大长孙家门扉的堕落模样。

    他没必要为了没有发生的事与兄长再起间隙。

    兄长如今与小妹关系很好。这件事也不能给小妹知道,小妹肯定会伤心。

    互损了几句,又把“谶纬相面”这个秘密说开,长孙无忌和李玄霸恢复以前年幼时相处的熟稔状态。

    李世民离开了张掖,批阅文书的工作就压在了李玄霸身上。

    李玄霸将西突厥使团丢给长孙无忌练手,拉着李智云一同干活。

    李智云转头就把罗士信“激将”了过来当文笔小吏。李玄霸看着罗士信抓耳挠腮的模样,干活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

    解决了一半堆积的文书,李玄霸才看到李世民留给他的书信。

    李玄霸拿着书信半晌无语。

    二哥留下书信没告诉长孙无忌就罢了,就这么随手塞进文书堆里,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李玄霸拆开信,信中第一句就是“活干了一半了?”。

    他深呼吸。

    李智云从坐榻上跳起来按住李玄霸的手:“三兄,你现在气得把信撕了,等会儿还不是会叫我和你一起把信拼回来。别加重弟弟工作量!”

    李玄霸狠狠揉了揉李智云的脑袋,才冷静下来继续看信。

    李智云抱着脑袋坐到罗士信身边,对罗士信挤眉弄眼。

    罗士信:“你眼睛疼?”

    李智云:“我的意思是,这个家没了我得散!”

    罗士信:“哦。”

    李玄霸瞥了洋洋得意的弟弟一眼,继续压着怒火读信。

    李世民皮了一下,就赶紧说正事。

    李玄霸离开之后,房乔、杜如晦和长孙无忌都来到张掖,李世民本以为自己能放开手脚扩展势力。

    但没想到,他无论怎么张贴告示,许诺待遇,都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李世民亲自上门拜访当地有名声的士子。他们都很客气地婉拒,说自己没有出仕的意图。

    李玄霸叹气。

    虽然二哥麾下提前有了房乔、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这三个顶尖的下属,但顶尖的下属下面还需要大量中层下属填充。

    特别是文书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不一定要多优秀,但需要的人手实在是太多。

    后世列举秦王李世民府上的官吏时,有名有姓有列传的都能列出几十个,更别说那些不够资格进入名单的中层文吏。

    河右之地本来士人就少。稍稍有点本事的士人都希望自己磨砺好本事后,去中原撞撞运气。

    哪怕是去皇帝不常去的西都大兴,投奔高门士族勋贵也是不错的。

    若不是李世民有唐国公府次子的身份,他们连门都不会让李世民进,大概会直接借口“访友”闭门谢客。

    一个“行军大将”在他们眼中没什么吸引力,战后就撤了。

    谁都知道李世民上面还有个唐国公和唐国公世子,跟随李世民的下限很低。除非李世民现在有了爵位,他们才可能派旁支的子弟来投奔,否则就是自辱门风。

    隋朝继承魏晋遗风,对门第看得较重,“门吏”“故吏”的讲究虽然比前朝淡了不少,但也不能忽视。

    河右之地许多世族身上也有门荫官职,族中也有人在朝中为高官。李世民这个唐国公府次子的“门第”还是太低了。

    李世民努力了一会儿后发现无用后,就不再白费功夫。

    他想转移“赛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