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爽文老太[美食]: 16、第 16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爽文老太[美食]》 16、第 16 章(第2/3页)

    *

    秋日阳光明媚,沈家小食肆的生意依旧红火如初。

    中秋节临近,听说新帝身体好转,朝臣松口气的同时也在民间紧锣密鼓的搜寻神医华佗子的踪迹。

    宫中传闻,新帝其实是中了蛊毒,普天之下,唯有华佗子才能医治。

    每年中秋节前三天,桃源县的县衙都会举办盛大的迎中秋灯会,晚上火树银花,白日也是热闹异常。

    百姓们焚香点茶、赏园踏秋,长街上的灯笼铺、点心铺、酒铺、酒楼食肆也纷纷摆出时兴好货,供游人挑选。

    沈溪这几日都在家折腾鲜花月饼,想在中秋节前推出,小赚一笔。

    江南美食丰盛,每到中秋各种月饼层出不穷,什么莲蓉月饼、豆沙月饼、枣泥月饼还有后世给黑上天且最常见的——五仁月饼。

    沈溪所做的鲜花月饼,陆名思义主料自然是桃源县随处可见的茉莉花,鲜花月饼取鲜嫩的茉莉花瓣,在盐水中浸泡,跟乌梅、桂花蜜汁、蜂蜜、面粉揉在一起,佐以拌好的果酱,放入饼模,压紧,脱摸,饼模一般是用沙梨木这般纹理细密的木头,细致打磨而成,在特制的烤炉中烘烤,烘烤出的月饼有讨喜的寿桃,也有年年有鱼,嫦娥奔月,色泽金黄,饼皮酥软,入口馥郁的果酱和淡雅的茉莉花味在嘴里萦绕,幸福感满满。

    鲜花月饼一上市,便好评如潮。

    寻常百姓爱吃,就连不少城中大户也派管家奴仆来订做。

    中秋订单太多,家中小食肆的生意便无法兼顾。

    好在新老食客们对鲜花月饼爱的深沉,吃不到往日的美食也无多少怨言。

    今个儿一家人擀皮儿、揉花馅儿、印模、烘烤,一上午忙的团团转。

    终于在中秋节临近前一天把月饼赶烤出来,看到各家的小厮将一个个红漆雕花放着鲜花月饼的食盒提出门去。

    一家人才有功夫坐下来喝茶吃点心,喘口气儿。

    中午饭一家人吃了彦哥儿买来的一提湖州粽子,喝了绿豆汤算是对付过去。

    湖州粽子有肉粽跟甜粽,彦哥儿和福姐儿荤素不忌都爱吃,老太太年纪大了,独爱吃甜粽。

    陆二郎兄弟如今让彦哥儿和福姐儿带的,也是无肉不欢。

    况甜粽不多,便都与老太太吃了。

    沈溪剥了个宝塔小肉粽,上好的糯米软糯豆沙沙甜,粽中包着的五花肉肥而不腻,吃起来口齿留香,湖州粽子果然名不虚传。

    一家人吃饱喝足,彦哥儿和福姐儿日常犯困,陆二郎一拖俩小去了里屋酣睡。

    今日中秋佳节,早上有小商贩兜卖螃蟹,沈溪便买了一篓回来,晚上一家人吃月饼尝鲜蟹,再来一壶热热的菊花酒过大节!

    陆家三个儿媳妇虽一直跃跃欲试想尝尝菊花酒的美味,如今见到鱼篓里张牙舞爪的肥蟹,苏氏还是不由得好奇道,“娘,这凶悍的小东西当真能跟菊花酒一起吃?”

    沈溪一面看儿媳妇们拾掇螃蟹,一面欢笑着科普,“那自是不用说了,如今正是螃蟹肥嫩的好时候,这个时候的螃蟹肉厚肥嫩,而且味美色香,膏蟹、肉蟹放在锅上蒸,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蒸好的肥蟹在手里,蟹黄满满的溢出来,用嘴吸一口蟹,满嘴都是鲜香......”

    可惜老三家的怀着身子,吃不得螃蟹。

    崔氏身子重听了婆婆的话回房歇着,苏氏跟宋氏听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也不管午睡不午睡的了,撸了袖子一起忙活。

    宋氏一边忙,一边打开话匣子同沈溪絮叨。

    老二家的是个话篓子,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些话,无非就是家中食肆又赚了多少钱儿,隔壁街王员外家养了十几年的儿子居然不是自个儿的,王员外大怒,当即休妻,把给自己带绿帽的婆娘跟便宜儿子赶出门去,那王员外夫人自觉冤屈,带着儿子一纸诉状将王员外告到了县衙,闹的满城风雨。

    沈溪听的目瞪口呆,这倒霉脆的王员外,可真是古代版的隔壁老王了。

    宋氏说完别人家的闲事儿,又把话题一转转到自家来,跟两个嫂子一起对着老太太开始每日一吹嘘,“娘,真不是我自夸,也就是当年我阿爹会挑人家,当初我娘家表哥跟我还都是吃奶的小娃娃呢,我娘说左右都是一家骨肉,不如让俩个孩子不如结亲家,让我爹给骂回去了。说二郎生的雨雪可爱,娘也是知书达理的,当陆家的儿媳妇以后享福!我娘当初还不服气哩,前头写来的家书,连连夸赞我爹的好眼光。”

    瞧瞧咱们家如今的好日子,可不都是托了娘的福!

    话说,宋氏跟陆二郎是娃娃亲来着。

    面对儿媳妇的彩虹屁,沈溪迅速岔开话题,笑眯眯握着崔氏的手问,“最近吐的可还厉害?”

    崔氏有些羞褐,“吐倒是不怎么吐了,就是老爱吃酸黄瓜。”

    苏氏是过来人不由笑开了,”都说酸儿辣女,三弟妹这一胎指定是个皮小子。“

    这天晚上一家人对月品蟹,吃月饼喝菊花酒好不快活,崔氏则是单独开的孕妇小灶。

    第二日早起院中飘起了绵绵细雨,空气骤降。

    当娘的把彦哥儿和福姐儿厚衣翻出来,俩小给裹成了小胖球。

    早食家里蒸了酥软的葱油饼,煨了锅热腾腾的山药红枣粥,切了自家新腌的脆萝卜,摆了盘油汪汪的咸鸭蛋,这就是一家人的早餐了。

    葱油饼两焦黄酥脆,咸鸭蛋咬一口都是油香,很是下饭。

    一家人吃完早饭,当娘的撵狗一样把背着书箱的彦哥儿送去私塾。

    春困秋乏,福姐儿嘟嘟囔囔要再去睡个囫囵觉。

    陆二郎和陆三郎拿了扫把照旧清扫,摆桌准备开业。

    今日下雨,风吹雨打还冷。

    食肆里的客人不多,除了老陆家一家人之外,一上午总共只来了七八桌客人,这些都是住在附近的邻居,习惯性地点个麻辣香锅或是来碗面,吃了便匆匆回家。

    到了傍晚,外面的雨势小了些,但还在淅淅沥沥地滴答个不停,天色虽然已经黑了下来,沈溪教儿媳妇们做菜,宋氏是仨妯娌里手最粗的,如今跟在自家婆母身旁,日子久了,也能做几道不甚复杂的点心小食。

    且宋氏看着泼辣大咧咧,实际上对世事俗尘明白的不得了,很能扮猪吃老虎。

    就譬如现在,宋氏嘴馋想吃樱桃糕了,她不说自个儿想吃,便挤眉弄眼问沈溪,“娘,想不想吃樱桃糕,听说隔壁新上了,吃起来又香又甜还不生腻,娘,想吃我去买来。”

    沈溪:“我看是你想吃吧。”

    宋氏就嘿嘿笑,沈溪也笑了笑,婆媳俩一道出了门。

    今天一大早,陆二郎就给陆三郎起来了,家里米面不多了,兄弟俩趁早出去买。

    这几天外面风声鹤唳,不知道怎么的大街上一群一群的精兵,城门也给关闭了,晚上戌时就宵禁,听说是上头丢了个大人物。

    大人物不大人物的跟老陆家没关系。

    沈溪从平时放银钱的木匣子里数出五百大钱来,递给要出门买米面的陆二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