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80-90(第5/13页)

百姓就业情况也更好,粮食的话,钦防县比平和县稍差一些。”

    “容县、陆川、苍梧粮食生产的比较多, 还有水利工程、官道等修缮也相对好, 就是在就业上要欠缺一点。不过你们这三个县的案件发生比其余两个要低一些。”王怀玉听完两天的汇报、三天的激烈轮问,收集了厚厚一沓的资料, 对各个县的定位也更加清晰了。

    从地形上看,平河县是真的得天独厚, 既有大河流经又有相对平缓的土地, 可以建码头发展商业, 也可以大力发展种植。

    钦防县则是出海口, 海运养殖海货也一样有自己的优势。只有苍梧、陆川和容县, 百分之八十都在山山村村的地方, 想要发展起来还真是难。

    “陆川、容县、苍梧,药材可以继续扩大种植, 还有耕地梯田也可以开垦,”王怀玉找出另一本小册子递给他们,“还有一些香料也可以种植。”

    王怀玉也是最近才想起来的,岭南除了药材和海鲜盐,香料也是最顶尖的,八角、桂皮、陈皮……不过这些东西现在好像还没有发掘出来应有的用途?

    大齐的中医发展得很好,比如各种砂作为药材,比如后世餐桌上得各种调料香料,现在的主要作用也是做药材。它们真正的用途还没有发掘出来。

    或许她还可以开一家酒楼?

    王怀玉实在是苦大齐的食物久矣。虽然说她不是什么好吃的人,甚至也不注重饮食,但吃过了好东西,再回来看大齐这种炖煮的饭菜,实在由奢入俭难。

    然而,不管有多想也只能想了。好吃的东西离不开好食材,更离不开的是有一口铁锅。然而大齐除了富贵之家,百姓大都是用陶罐来煮东西,连农具有部分都还是木石制作的。有那个功夫,还是先把贴农具普及吧。

    “桂州的几座矿探明了吗?”

    讲到铁矿,康隶书从水泥厂出去后就一直在山里跑,总算把一开始王怀玉给他的那几座矿探明了。

    “两座铜矿,两座铁矿,还有一座铝矿,不过都不是露天的,有一座铜矿还要进到深山里面,在地下三十里左右。”康隶书也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整理出来了,正等着让大家去查看呢。

    能到这里的都是值得信任的人,但李荣生等人也是第一次知道,他们这位郡主竟然还打起了开矿的注意。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桂州府竟然真的有那么多矿?几位土生土长的岭南人都震惊了。

    “现在农民手里的农具还是太少,很多都要和衙门借,甚至连耕犁也不是很合适。我们先开个铁矿练农具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铁农具实在是太慢了。”

    这个事情王怀玉早已做了计划,但今天才能拿出来说,就是因为前期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不得不先把最容易收获最大的金矿开出来。

    现在钱也就手了,开矿的人手也宽松了,正好把铁矿铁农具准备出来。

    还有军中。

    想到那个破破烂烂的岭南军,每个人连把趁手的刀都没有。

    哎,百废待兴,什么都要自己造。

    “我们这里已经很好了,其他县可都没有那么多,也没有见过有哪个衙门还租用农具的。”

    几个县令都羡慕的不行,尤其是家里出身不好的,他们以前哪里有这样的条件啊。

    “不过开采一事事关重大,行动还是要隐秘一些。”王松提醒道。

    “这个我们都明白,制作的农具也要找个接口拿出来。”王怀玉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已经准备打折子去京都申请了。

    到岭南三年的时间,王怀玉每一个月都给梁武帝写折子,也不说什么官场的黑暗,别人的坏话。她就是讲一下岭南的情况,这一个月她又干了什么,稻子该种了,山里的村民没有饭吃啊,住的都是茅草屋啊等等,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她也没有特意的去问皇帝要钱要东西,就是用晚辈的语气,像寻常人家一样,出门了和家中长辈分享自己一路上的见闻。

    这寒来暑往的每一封信,却是让梁武帝很满意。

    “荣安最是贴心,这都离开京都几年了,每月都记得给朕写封信,瞧瞧现在岭南的年礼也该到了吧?不知道荣安今年准备了什么?”

    在王怀玉人等年会的时候,京都的梁武帝也收到了她十一月份送去的信。

    信上写了岭南的秋收场景,讲了稻米产量有所增长,但百姓还是太穷了,吃不饱穿不暖,一家都没有一套完好的衣服。她觉得岭南的百姓太辛苦了,就没有增加税收,希望梁武帝能够原谅。

    王怀玉通过她写的几十封信,已经给梁武帝树立了一个岭南很好但是很穷,我虽然到了这里但一点也不怨您,反而特别可怜百姓,想要把岭南好好经营好,到时候接您过来的这样一个贴心,且想要做出成绩来给长辈看的晚辈形象。

    能在皇帝身边服侍的人,自然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这位郡主很受宠爱,说话自然也是向着她。

    “郡主送岭南的特产,一条比奴才还要大的金枪鱼,还是活着送到京都的呢。就连优选海货的店里都没有,好多人都说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鱼。”

    这些好多人,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贫民百姓,而是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世家大族们。就连他们都没有见过的东西,自己却能享受到。

    梁武帝心中顿时畅快不已。

    “荣安这丫头啊,就是会惦记着朕,那么娇贵的小姑娘到那么远的地方,也不见她和朕诉过苦,实在是委屈她了。”

    内侍还能说什么呢,再辛苦也不见您把人叫回来,也不见您送过什么金银珠宝过去啊。这辛苦值多少个钱啊?

    皇帝不觉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兴致冲冲的想要去看鱼。

    “难得有这么的金枪鱼,朕也去开开眼界。”

    说着,带着一群内侍宫女,还有几个在宫里办事的大臣呼啦啦的大厅上。

    御膳房得知,皇帝要来看,庆幸自己还没有把鱼给宰了,连忙叫人连箱子带鱼一起扛过去。

    一条果然比人还要大的正生龙活虎地在木箱子里扑腾,尾巴甩起来的水甚至溅到皇帝的衣袖上,他都丝毫不要动怒。

    无他,只是身边的大臣们惊异的眼神给他满足感。

    “这鱼身长如人,朕一人也难以吃完,诸位爱卿平日里为大齐鞠躬尽瘁实在是辛苦,不如今日就和朕一起用膳吧,也尝尝这大鱼是什么味道。”

    “这还是第一次见如此大的海鱼,就算陛下不说,臣也要舔着脸求您的。”右丞相笑道。

    一时间君臣两相宜,觉得王怀玉惦记着他,还让自己长了面子,在接到王怀玉十二月的书信,说想要一批铁制农具的时候,梁武帝只是思考一下便答应了。

    铁这东西,管制得严格,所以梁武帝也只是象征性得给了一千件铁锄头。但能从皇帝那里薅到羊毛,再少王怀玉也满足。

    不过现在王怀玉等人还在为开矿一事,和明年各县的计划头疼。

    “粮食增产要抓,开矿制造农具要抓,商业工厂生产也要。我们人手不够啊!”林清风哀叹道。

    苍梧县的位置不好,但因为郡主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