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我有母后: 第 8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东汉]我有母后》 第 89 章(第1/3页)

    “要么他爹埋的,要么他娘埋的,要么他自己埋的,总不能是老天爷埋的。”江平听完,随口回了一句。

    家中金银藏在地下是很常见的事情,被挖出来不足为奇。

    刘隆听了为之绝倒,趴在案上唉哟哎哟地揉肚子。江平不明所以,满脸疑惑,这更让刘隆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邓绥让陆离端来花果露给小皇帝喝,道:“这有什么可笑的?”

    刘隆笑道:“就是想笑,连江黄门都能想明白的事情,朝中大臣难道就没有猜到?怪可笑的。”

    邓绥听了,抬头看了一眼刘隆,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心中道,小傻子。

    邓绥无奈地摇头,吩咐陆离搬来一小摞奏表,让刘隆自去批阅,不要在这里捣乱发笑。

    “唉……”刘隆叹了一声,小声嘀咕道:“好不容易今日不上学,还不让休息了。”家长请假让学生摸鱼的日子简直美滋滋。

    邓绥没听清,问:“你在嘀咕什么?”

    刘隆正色道:“我在督促自己为母后分忧。”

    邓绥指了指旁边的桌案:“快去批阅,等会儿怕是不得闲。”

    母后说话极其灵验,刘隆一本奏表还未看完,就听到太仆过来求见。

    邓绥允了,太仆一过来就哭诉孝廉考试不公,违背祖制,望陛下圣上拨乱反正,方不负祖宗之法。

    邓绥任由他哭诉,待哭完了,只说从长计议要与重臣商议。太仆见太后没有允口,心中焦急。

    只是皇太后执政十数年,积威颇重,太仆不敢强逼,便将目光转移到皇帝身上,又从孝文帝哭到孝和帝。

    无奈刘隆郎心似铁,他连供奉宗庙祖宗都嫌花费多想停了,对着太仆推辞年纪小,朝中事务一概听母后和朝臣的。

    太仆心中一梗,只好离去,等待再战。然而他出去的时候,与抱着奏表前来的尚书仆射左雄迎面碰到,一双眼睛盯着左雄,都瞪圆了。

    就是左雄无事找事,上表请求考核孝廉,以至于到了今日失控的局面。

    左雄颔首让路,请太仆先行,然后请寺人通禀,得了许可,进殿拜见帝后。

    刘隆对左雄比刚才的太仆要热情,问:“左卿所来何事?”

    左雄将奏表呈上,道:“郎官闻言朝中大臣对孝廉考核颇有微词,上表陈情,言孝廉乃国之栋梁,不可滥竽充数。若不择而任,怕是遗祸无穷。”

    “故而下臣请陛下圣上明鉴,三思而后行。”

    邓绥道:“将奏表呈上来吧。”黄门侍郎将一摞奏表搬到皇太后的桌案上,邓绥拿出一本翻看,里面全是陈述孝廉考核的妙处。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邓绥看完一本淡淡道。

    左雄恭敬地退下,临走时余光瞥见皇帝的贴身寺人去太后桌案上搬自己送来的奏表,心中稍定。

    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参与孝廉是否考核的大讨论,尚书台颇有些捉襟见肘,只盼着皇帝太后能给予支

    持。

    然而,事情到现在仍悬而未决。世家大族不让步,小世家抱团头铁硬抗。

    孝廉若须考核,这些饶有家资的富户还有机会成为孝廉;但若不考核,只怕一丝机会就不会有,只能蜗居乡里,世代为佐吏,为他人做嫁衣。

    左雄不管世家之间的争夺,他认定朝廷选官须选饱学质朴之士,而非沽名钓誉之徒。这孝廉必须要考核,左雄心中坚定道。

    左雄忧心忡忡地出来,正好碰到太常杨震,拱手见礼,待杨震去了才直身离去。

    杨震进了殿内,朝拜过帝后二人,道:“陛下圣上,朝中关于孝廉考核一事众说纷纭。孝廉录取仅数十人,两郡国尚出不了一位孝廉,长此以往只怕郡国人心浮动,天下难安。”

    邓绥点一点头,道:“杨公所虑甚是,只是这些孝廉……”

    “来人,去尚书台把所有黜落孝廉的考卷取来。杨公学问淹博,你看看这剩下的人中可有补遗。”

    不一会儿,一位尚书郎抱着封存的试卷过来,一一请杨震观看。因为时间紧,杨震来不及细看,只跟着批阅的字迹看去,眉头紧锁,血压飙升。

    杨震被誉为关西孔子,腹中学问是一等一的,眼界自然高,如今看到这样不伦不类的试卷,着实内心震撼,不可置信道:“这就是大汉的孝廉?”

    刘隆郑重地点点头,道:“今年的生源还比往年要好上许多。”

    杨震忍了又忍,颇有些咬牙切齿道:“我府上偶有孝廉拜访,均为饱学之士,不料其他的孝廉竟然荒废学问至此。”

    刘隆悠悠道了一句:“没有学问的孝廉怎么敢去拜访杨公?”

    杨震闻言一顿,道:“下臣惶恐。”

    邓绥道:“于国取才当取贤明。不是朝廷不肯扩大录取人数,而是这些孝廉经学不通,实在令人难以信任。”

    刘隆在旁边补充了句,道:“他们都过不惑,仍然是这般水平,连朕的几位伴读都不如。”

    杨震闻言叹气,这些黜落考生的表现实在让他无颜求情,拱手告退,离开之前又强调了自己的担忧。

    连见三人,刘隆转转脑袋,小口喝着花果露,甘甜香浓的气息让他忍不住喟叹出声,道:“上午应该不会有人来了吧。”三派都来了代表。

    正说着,又听人禀告说特进请求面见陛下。

    “大舅父不是忙着武举,怎么来这里了?”刘隆心中纳罕,嘴上说着快请人进来,又让陆离准备了花果露招待邓骘。

    邓骘见刘隆在殿中忙朝拜帝后二人。相比于刚才,刘隆的姿态随意了许多,问:“大舅父你来了。这花果露又香又甜,大舅父你快尝尝。”

    邓骘忙道:“下臣多谢圣上关怀。”说罢,邓骘捧着花果露小心啜饮几口,称赞不已。

    邓绥打断二人关于花果露追捧的谈话,直接问道:“大兄,你所来何事?”

    邓骘忙将花果露放下,恭敬地回道:“这些日子来朝中关于孝廉的争论将武举牵扯其中,说

    孝廉录取人数远低于武举。下臣惶恐,不知是否按去年的标准来?”

    邓绥听了,沉吟半响,道:“一切如常,今年的武举进士大部分会派往并凉二州。”

    今年春上,护羌校尉虞诩来表上奏,说是诸羌大体已经臣服安定,想必可以征发兵役,随汉作战。

    邓骘听了,道:“下臣遵命。”邓骘说完事情,得了明确指示,正要告辞离去。

    刘隆突然想起邓弘的儿子来,问道:“大舅父,凤表兄在虎贲卫任职,广宗在家守制,广德和甫德最近做什么?”

    邓广德和邓甫德是邓骘四弟邓弘的儿子,据说两人都精研经学,素有学问。

    邓骘道:“两侄年纪尚幼,正在家中读书侍奉母亲,只是广德的身体不甚好。”

    这两兄弟年纪与邓广宗相仿,想必是到了该出仕的年纪。

    刘隆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看向母后,道:“还是要以广德表兄的身体为重,让太医与舅父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