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狼为患: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养狼为患》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第3/4页)

陆清则突然被夸了一通,哭笑不得,瞄了眼宁倦,轻轻咳了一声,诚恳道:“陛下,厨房好像煨着梨汤,我嗓子有些不适……”

    明知道陆清则是在支开自己,听他嗓子确实有些发哑,宁倦还是微一颔首:“朕去给老师端来。”

    见皇帝陛下还真被支开了,史容风稀奇道:“你这么敷衍,陛下居然也肯应?”

    陆清则想了想:“但我敷衍得很真诚。”

    “说吧,想问什么?”史容风翻了个身,有点好奇陆清则要问什么,还得支开他的宝贝皇帝学生。

    陆清则沉吟了下:“因为卫鹤荣的态度,让我有些奇怪……大将军,你对卫鹤荣有了解吗?”

    “卫鹤荣啊……”

    史容风眯起眼:“我甚少回京,从前回京述职,匆匆就走,其实对他不是特别了解,在朝时只打过几回交道。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在建安三年,那时候卫鹤荣还只是个小小翰林,因直言不讳,寒冬腊月间,被先帝派人拖下去杖责三十,再罚跪两个时辰。”

    他记忆深刻,是因为其他人被拖下去杖责,叫得都格外惨烈,那个年轻人却一声不吭的。

    天寒地冻的,三十杖打下去,人还醒着都不错了,再跪就该废了。

    史容风进南书房时替外头跪着的卫鹤荣说了情,看在他的面子上,崇安帝才挥挥手放过了卫鹤荣。

    “我曾听闻,卫鹤荣幼时生于边陲村落,饱受战乱之苦,或许这就是他征调粮草,增援漠北的原因。”

    史容风从回忆里抽回神,也知道陆清则为什么要支开宁倦了。

    卫鹤荣曾于他有恩,在陛下面前谈论起来,的确不妥。

    只是见到曾经一身清正傲气的卫鹤荣,变成如今人人喊打的奸恶权臣,史容风也很唏嘘。

    “京城眼下的情势,我并不打算出手。”史容风满腔复杂,表情敛了敛,“怀雪,你懂我。”

    陆清则点头道:“我明白。”

    见史容风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陆清则适时道:“我也该走了,您老好好休息。”

    话罢,他走出房间,就看到皇帝陛下手里还真端着碗小吊梨汤,背对着他等在游廊边,天色幽暗,晚风吹得他的衣摆猎猎而动。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宁倦回过身:“老师和大将军说完了?来喝点梨汤。”

    陆清则话都放出去了,只好接过来。

    伸手过去的瞬间,手被少年覆着薄薄茧子的温暖手掌一把抓住。

    陆清则躲避不及,心口重重一跳,忍住了条件反射想抽回来的冲动:“做什么?”

    “老师的手,好冷。”

    宁倦喟叹般,握着他的手,感觉掌心里细腻冰凉的那双手像是冰雪雕就的,力气稍大点,就会碎了,叫人忍不住想小心呵护。

    陆清则垂下眼,由着他握了会儿自己的手,余光瞥见陈小刀和林溪往这边来了,才轻轻抽回自己的手:“好了,突然撒什么娇,汤都要凉掉了。”

    说完,低头将那碗甜滋滋的梨汤喝了。

    喝完汤,也该回去了。

    外面的武将都走光了,林溪亲自将几人送到国公府大门口,和陈小刀恋恋不舍地比划再见。

    陆清则莞尔:“世子殿下不嫌弃的话,不如今晚让小刀也留宿国公府吧,我恐怕是暂时顾不上他。”

    陈小刀震惊地睁大了双眼:“嘎?”

    林溪瞄了眼看不出情绪的宁倦,伸手一捞陈小刀,朝陆清则点了点头。

    跨出国公府大门,外头果然已经等着辆马车了,一队侍卫安静侍立在旁。

    陆清则也不意外,宁倦既然人来了,就不可能轻易放他回陆府,少不得要再安抚安抚。

    他很自觉地上了马车,等宁倦再一上来,原本豪华宽敞的马车内顿时像被挤压了一半的空间,变得狭窄起来,偏偏自带气场的小皇帝还非要往他身边凑。

    陆清则伸手挡住,声音温温柔柔的:“陛下就快是真正君临天下的人了,往后还是要注意注意言行。”

    宁倦不满:“从前我与老师不也是这样。”

    “从前是从前,”陆清则有理有据,“郎祭酒的奏本还是引起了影响的,往后还是要注意些距离,避免他人嚼舌根。”

    宁倦的眼底登时落了层阴霾。

    因为有人嚼舌根,所以陆清则不再留宿宫中,现在又因为有人上奏本,陆清则就要与他划开距离吗?

    那些东西算什么,陆清则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声音。

    只有杀光那群人才能耳根清净罢。

    宁倦不说话了,但存在感依旧极强。

    少年清爽却灼热的气息透过衣料,都能沾在肌肤上久久不散。

    陆清则只能转移注意力,想点别的,免得一直在意宁倦。

    按照史大将军的说法,卫鹤荣从前的确是个良臣直臣,或许最初他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就是为了能造福百姓。

    陆清则忽然想起,在宁倦生辰宴上那晚,他和卫鹤荣有过短暂的交流。

    那时候他已经醉得朦胧了,模糊还记得,卫鹤荣说他曾经与他相似。

    后来,他感到了“不值当”。

    是因为在崇安帝那里碰了无数次壁,让他失望,他才感到不值当吗。

    陆清则忽然感觉,他似乎一直没怎么看清过卫鹤荣,卫鹤荣此人,会为了边关战事,宁愿得罪如日中天的阉党也要送去救援,也会袒护罪恶滔天的贪官,任由百姓在水患中流离失所,但在他和宁倦南下去救灾时,又没插手从中作梗。

    仿佛还有一丝底线,但那丝底线,谁也说不清在哪儿,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卫鹤荣不是原著里简单描写的“反派中的反派奸臣”,轻描淡写的八个字,涵盖不了他这个人。

    宁倦看陆清则走神的样子,凑过去问:“老师在想什么?”

    陆清则两指抵着他脑袋,禁止靠近,淡定道:“打探到卫鹤荣的一些过往,我在想他在想什么。”

    宁倦嗯了一声:“老师说说?”

    陆清则便将史大将军略过去,结合自己的猜想说了说。

    说完自己都有些感慨。

    崇安帝,真是个一群学霸都带不动的货色,也怪皇室太过看重血脉嫡长,换个脑子正常点的继承人,都不至于把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宁倦隐约猜到了三分:“等徐恕再传消息,应当就能明白了。”

    陆清则唔了声。

    话说完了,因为宁倦的靠近而带来的压迫感又变重了。

    他只能掀开车帘往外瞟了眼:“我没看错的话,这似乎不是回陆府的路吧?”

    宁倦好笑:“老师不是猜到了吗,否则为何把陈小刀留在武国公府。”

    陆清则抬眸:“因为我以为陛下看过那封奏本后,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这话听起来似有深意,又似乎只是在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