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 6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风起长安》 60-80(第27/33页)

东西。”

    “圣人,这是东平郡王进献的白玉石雕。”宫人被皇帝这一举动吓到,于是解释道。

    “把这些鱼龙拿出去,给朕砸了!”皇帝怒道,“朕不想再看见它。”

    众人皆不明所以,只得安吩咐照做,“喏。”

    经这一吓,皇帝心思全无,便匆匆返回了飞霜殿,又召张贵妃陪侍。

    而汤池里用白玉石雕刻的鱼龙,才刚送过来没多久,便被皇帝下令砸碎,汤池中的装饰只剩下了石莲花——

    ——宜春汤——

    九龙汤的惊魂并没有影响到其他地方,孝真公主坐在汤池内,身体逐渐发热变得红润。

    吱~

    忽然,殿门被打开,一道光束透过屏风照了进来,听到步伐声后,孝真公主并没有起身裹衣。

    “夜闯汤池,打伤看守,这可是重罪。”孝真公主用手掌舀起一勺水淋在雪白的肌肤上。

    “我只是让她们睡着了。”月光照射下的身影,是个身穿盘领窄袖的少年,他站在屏风外,再没有了其他动作。

    “你半夜跑到宜春汤来,就不怕圣人知道了,责罚于你吗?”孝真公主说道,“长平王。”

    “圣人要罚,便罚。”李淑回道。

    “少阳汤无人看守吗?”孝真公主道,“容你这般放肆。”

    “十三叔在少阳汤,和未来的叔母一起。”李淑又道。

    “什么?”孝真公主转过头,看着屏风外静立的身影,“这是圣人的意思吗,可他二人尚未成婚。”

    “姑母知道的,圣人从来不会在意女子的死活,更别说名声这种东西。”李淑道。

    “他的政权,可是从女人手中抢回来的。”孝真公主颤笑道,“自是恨透了女子当政,在他眼里,妻女也不过是随时可以抛弃的玩物罢了。”

    “十三叔与我说过,”李淑抬头看着屏风内的女子,“姑母的执念太深了,所以…”

    “所以他让你提防我是么?”孝真公主道。

    李淑低下头,没有作答,但对汤池中的人而言,沉默便已是答案。

    孝真公主从汤池中起身,只简单的裹了一件薄衫从屏风内踏出,“那么你呢?”她看着李淑,“你心中又是如何以为的?”

    “姑母所想,即是淑儿之愿。”李淑抬头,与之对视,眼里没有丝毫犹豫。

    “你不怕吗?”孝真公主又问道,“如你十三叔说的那样。”

    “怕。”李淑回道,“但我更怕,失去了价值的我,就再也无法见到姑母了。”

    在这短短一瞬间,孝真公主恍惚了一下,但母亲与弟弟的死,很快就让她清醒,她转过身,内心的波澜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我知道姑母不相信任何人,”李淑看着孝真公主的背影又道,“但李淑绝不会成为第二个圣人。”

    作者有话说:

    李忱在含蓄表白,苏荷听懂了所以才笑的。

    李忱觉得以苏荷的能力在战乱中是可以封侯拜相的人,其实苏荷自己的心思也不在庸庸碌碌中,西汉有个许负,以女子身份封侯,但是她是因为看相厉害,让父兄提前投靠了刚起义的刘邦,后面又看出薄姬会生出天子(汉文帝的母亲)西汉建立后,许负就被封侯了。(女性不受重视,所以知道的人估计不多。)

    苏荷聪明,但是性子比较直,不喜欢拐弯抹角,所以也不屑阴谋诡计,算是那种做事光明磊落之人。

    说说华清宫,虽然华清宫一早就存在,不是唐玄宗始建的,但是他发扬光大了,搜刮民脂民膏扩建,里面的奢华,我描述的只是一星半点,微博会放图,从图上能够更直观的看出华清宫的规模。

    想想唐太宗住的破殿,因为漏水,还住坏了身子,再看看唐玄宗,他喜欢斗鸡,不仅华清宫里有个斗鸡殿,长安两座宫里还专门设了鸡坊,他发明了舞马,华清宫也有个专门舞马的地方,将塞外进贡的好马训成舞马,穿金戴银,然后拿去表演,往细了看,真不会觉得是什么老了才糊涂的…

    有大兴土木的钱搞享乐的宫殿,不如多搞搞军备。

    禁军跟着他享乐都成啥样了,安禄山打过来,全跑了。

    第78章 长恨歌(三十二)

    皇帝游华清宫, 将百官与长安两宫宿卫悉数带走,只剩一部分禁军与府兵留守长安。

    其中负责巡视长安街道的金吾卫留下了一批人马,以及装备着大唐最顶尖装备的龙武军, 也留有一支人马守卫京城。

    ——军营——

    皇帝夺权正式坐稳龙椅后, 将拥立他登上至高之位的万骑便更名为龙武军,在此之后, 龙武军的待遇极为之高。

    数十载过去,如今的龙武军习惯了养尊处优, 在龙武军大将军陈元礼带着大部队陪同皇帝前往华清宫后,长安的守备便松懈了下来,士兵也不操练, 而是在军中喝酒享乐。

    “想当初, 圣人与太安长公主夺权,在那场政变之中, 是我领着万骑,诛杀了夺权者,替圣人铲除了乱臣贼子, 如今却让陈元礼骑在了我的头上。”左龙武军将军打着酒嗝, 满脸通红的说道。

    “将军, 您喝多了。”陪他喝酒的,是个身穿黑衣, 头戴帷帽, 分辨不清男女的人。

    左龙武军将军挥开他的手,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如今, 他们都跟着圣人去了华清宫享乐, 却把我们留在这苦寒的军营里天天受冻, 那个陈元礼,不就是追随圣人诛杀了卫氏,拥立先帝登基吗,若没有我们万骑,今日龙椅上的人,指不定是谁呢。”

    “将军。”陪酒的人劝道,“此话说出来,是杀头的重罪。”

    左龙武将军为之一笑,看似醉酒,实则清醒,“我身为万骑统领,识人不明,葬送了这大唐盛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乌烟瘴气的朝堂,早该换一换了,公大志,我愿追随。”

    龙武将军将手中酒壶放下,抄起桌上的骰子往碗中一扔,“吾就拿万骑,赌上一把,看看谁才是这天选之人。”

    只见骰子在碗中旋转,落定时出现了四个黑色的圆点——

    半月后

    ——华清宫——

    皇帝白日在斗鸡殿与群臣观赏斗鸡,傍晚则在按歌台举行歌舞盛会大宴群臣。

    一日,望京门外的粉梅坛周围,旗帜飘扬,仪仗静候,禁军镇守于坛下。

    芙蓉园就在粉梅坛北面,此时皇帝正与张贵妃在粉梅坛上对弈双陆。

    想要赢得双陆,除了策略,还有运气,在众臣围观之下,爱惜颜面的皇帝自然是不想输的。

    可论策略,张贵妃不输皇帝,凭借运气,皇帝的运气似乎一直不太好。

    群臣都为之捏了一把汗,只见皇帝与张氏将手中棋子一个个走完,二人都只剩最后一枚棋子还在棋盘中,谁先走完,谁便胜利。

    张贵妃倒是不在意输赢于是随着投掷了一把,两个骰子在金碗中旋转,随后落定。

    张氏运气极好,骰子停在了最佳的点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