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50-160(第12/16页)

重的赏赐,但在太子眼中,这不过是打了棒子后的甜枣,他并不稀罕。

    太子沉默地坐在椅子后面,望着托盘里那些稀世珍宝,额头上的青筋直跳,却要忍住,不发出怨怼之声。

    过了许久,室内的呜咽声止住,却只听见被踹到倒地的声音,却是太子终于没有忍住,将愤怒发泄在了凌普身上。

    与太子的愤怒不同,三阿哥胤祉却在家里得意洋洋,他对着三福晋显摆:“我就说,凌普那个狗东西,一定会有报应的。”

    三福晋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想着内务府给他们送来赔罪的好东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胤祉更加得意,哼着小曲,愉快地回了书房,与养着的门客论起诗词来。

    此事的胤祉却不知道,在知道内情的人心中,他已然成了一个笑话。前些时候在朝上参了内务府一本,却虎头蛇尾,除了将五阿哥拉出来作筏子,旁的一件事也没做到,该吃的亏还是吃着,都不如五阿哥府里的妇人。

    被人议论纷纷的黛玉,全不在意,总之通过这个事她立了不好惹的形象,以后谁要轻忽她,都得掂量一下。

    黛玉翘着腿,得意地在信上将她在京中的壮举写下,向胤祺显摆。

    第158章 两地相思(二更)

    信件走得慢,胤祺接到黛玉信件的时候,他们一行已经出了直隶地界,到了山东。

    尽管到粤地自直隶到河南,再过湖北、湖南最为便捷,然而胤祺此番目的还想多看看西洋人,首选自是东边的地方。

    经过商议,胤祺定下的路线与康熙南巡很是一致。

    自京中出发,出直隶,过山东,再过江苏、浙江,过闽地,到粤地,尽管此时黄河尚未化冻,运河也大半不能行船,胤祺只能骑马而行,但整体上,他们的行进速度并不慢。

    胤祺随着康熙两次南巡,贾家的本家更是就在江南,两人熟门熟路的一路南下,途中并无太大的波折。

    这一日夜里,他们宿在济南。

    五阿哥府的信使快马加鞭地从京中跑来,马打着响鼻,呼哧吭哧地喷着白气,胤祺一眼便瞧见了信封上黛玉那娟秀的字迹,他笑着给了小厮打赏,令他好生歇着,便拿着信封,回房间仔细读信。

    打开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摞信纸,黛玉将她设计给内务府教训一事与胤祺细细道来,就好像胤祺还在京中之时,两人卧谈一般。

    胤祺将信一字一句地读完,先是骄傲,黛玉并非柔弱可欺之人,即使他不在京中,黛玉也将五阿哥府护的很好,随即便是后怕,黛玉难道对自己身子状况如何心里没数吗,居然敢用自己为饵,设下这个局。

    胤祺宁愿在银钱上吃亏,也不愿意让黛玉生病。

    胤祺来回的在屋子里踱步,摊开的信纸上雪白一片,他想要说教,却觉着于心不忍,黛玉正是得意的时候,胤祺实在不愿意给她泼上凉水,欲要夸奖,又实在下不去笔,在这个风寒都能要了人命的时代,黛玉这行为实在太冒险,胤祺唯恐他夸奖一句,黛玉更不把自己身子当一回事,这次是幸运,没有出事,若是哪次运气不好,实在是悔之晚矣。

    月上中天,胤祺迟迟拿不定主意,信纸写废了一张又一张,等到深夜,才将家书写完,带着对黛玉的思念,陷入睡梦之中。

    翌日一早,胤祺打着哈欠,顶着两个硕大的眼圈从房间里出来,却见着贾琏比他更加憔悴,更加狼狈。

    胤祺诧异地看着贾琏,却只见贾琏勉强笑着,摇了摇手:“让您见笑了,我家里求福晋也给我送了封信,我媳妇儿小产了一个六七月的男孩。”

    说着,贾琏的眼圈悄悄的红了。

    这孩子不仅是王熙凤盼了许多年的儿子,也是贾琏盼了许多年的儿子。

    如今的荣国府里,贾赦虽占了长,家事却被二房掌着,王熙凤辛苦操持,也不过是给王夫人打下手,长房一大家子在府里不尴不尬的。

    家里虽然唤贾琏为二爷,但他上头那大哥早就没了,他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按理来说荣国府应当由王熙凤管着,才是名正言顺。

    奈何前些年事情纷杂,管家权一出去了,想再要回来可就难了,贾琏早就指望着一个嫡子,为他加重分量。

    好容易王熙凤再次有孕,怀的也是儿子,却没能平安生下来,这如何让他不恨。

    这些年里,贾琏在外头女人没有断过,却谨慎地不敢闹出事来,给王熙凤没脸,一再失望之下,贾琏决定了,将那些女人的避子汤都停了,只要有了孩子,就带回家里去,比起王熙凤的脸面,还是儿子更重要。

    胤祺不知贾琏心里的那些小九九,由于黛玉的身子,他仔细地研究过妇人生产之事,深知小产的伤害,他沉默地拍了拍贾琏的肩膀,令舞文从药匣子里找了株百年人参,给贾琏送过去。

    贾琏收到人参,伤心少了七成,只觉着他终于成了胤祺的自己人,在这个喜讯面前,失去儿子的痛,好像没有那么的严重。

    贾琏迅速收拾好心情,继续与胤祺一道南下。

    一路上遇见精巧的,有趣的东西,不论贵贱,胤祺全买了令人给黛玉送去。贾琏一面觉着胤祺实在过于儿女情长,一面又觉着按着胤祺的上心程度,贾府说不得能沾到黛玉的光。

    黛玉在接到胤祺那封夸赞为主,不满为辅的信后,还不等她生气,南边的小玩意便隔三差五的往京中送来,这让她气也气不起来,只能根据送来的东西,猜测胤祺到了哪里。

    山东的阿胶,江苏的团扇,浙江的茶叶,色色种种,应有尽有,等入了闽地,东西就更多了,不仅有当地的东西,就连洋人的玩意儿也多了起来。

    画着金发美人的鼻烟壶,写着蝌蚪一样文字的书,甚至还有着将各国全画在上头的地球仪,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应有尽有。

    黛玉本就是个聪慧之人,五阿哥府里的事情不多,她很快就处理的得心应手,除了每个月初一十五入宫请安,每日在府中只觉无趣。

    得了胤祺送来的奇怪东西,她再也不懒洋洋的,每日里兴冲冲地找了书研究,书上没写过的,她便自己琢磨着,这东西该如何使用,等着胤祺回来,再问他是否正确。

    都说西洋人的东西是奇技淫巧,然而在黛玉看来,这一个个的东西却实在精妙,每个东西都蕴藏着奇妙的原理。

    此时的黛玉并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何作用,却直觉认为,这些东西必不简单。

    在黛玉饶有兴致地研究中,时间匆匆而过,就连京中的树木都绿了叶子,南飞的候鸟重又现了身影,在树上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园子里的花也依次绽放。

    这是黛玉刚搬入五阿哥府时,花大力气整治的园子,此时终于见着了成果。

    只见园子各色花木格外娇艳,柔软的柳条在湖边迎风招展,垂下的丝绦坠到水中,被夕阳一照,镀上一层金辉,嫩嫩的迎春花在院墙上攀延,带来春日的气息,枝头的海棠开得正盛,花团锦簇的,一阵风吹来,便抖落了一阵海棠花雨,地上的月季肆意地舒展着身姿,各色的花朵竞相争艳,还有更多更多珍贵的花儿,红得粉的白的绿的,大朵的小片的重瓣的,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将园子妆点的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