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路边摊[美食]: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局一个路边摊[美食]》 150-160(第2/21页)

愁着脸,没过来,她喊了声,“先吃饭吧。”

    周长生没什么心情吃饭。他还在担忧向生。

    “不管怎么说,先把饭吃了。”王兰说着,把碗端给他。他接过碗,吃了两口后,皱起的眉头渐渐被抚平。

    与此同时,向生正在处理家里的东西。他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捐给了村子里的孤寡老人。还剩下一些零碎的东西打包好后,他又送了出去。

    回来后,他环顾空荡荡的房屋,坐到了床上。坐着一动不动良久后,他拿起了放在床边的药。

    眼角余光忽而触及桌上的袋子,他微微一顿,想起了昨天在周家吃到的重阳糕,想到了那色彩斑斓、温柔芬芳的世界。

    他久久地凝望装着重阳糕的袋子。

    他……想再体会一下那色彩斑斓、温柔芬芳的世界。

    放下药,他拿起了袋子,大开袋子,将重阳糕送入口中。

    许久许久后。

    他看了一眼手边的药。又看了眼袋子里还没吃完的重阳糕。

    等重阳糕吃完了,再吃药吧。等重阳糕吃完了,再离开这个世界。他对自己说。

    第二天,袋子里还剩下一半重阳糕。

    他吃着重阳糕,看着逐渐减少的重阳糕,自言自语,“今天就能吃完了吧。”

    “今天就能去陪他们了。”

    到了晚上,袋子里还剩下最后一块重阳糕。他拿起来,张开嘴,突然有些咬不下去。

    这块吃完了,就应该吃药了,就再也去不到那色彩斑斓、温柔芬芳的世界了。

    他动作停了下来。

    仿佛是一个世纪过去,他喃喃自语,“好像……吃不下了,明天,明天再吃吧。”

    他把最后一块重阳糕放好,静静注视着最后一块重阳糕,安静的室内是他肚子饿的咕咕叫的声音。

    他对自己说:“吃不下了,明天……明天再吃。”

    夜晚,梦里,向生似乎又进入了下着甜香桂花雨的世界,感受着温软斑斓的粉末在皮肤上流动,他放松地闭上双目,忽而听到有叫他。

    “向生,向生。”

    他猛地睁开眸子,发现早已去世多年的母亲站到了他面前。

    母亲摸着他的头,说:“向生,还记得你名字的意义吗?”

    向生下巴颤动,“向生,永远向着生,绝不向死。”

    母亲轻柔地摸着他的脑袋,“是啊,永远向着生,绝不向死。”

    桂花雨片片落在母亲温柔的眉眼间,向生下巴仍然颤动着。

    向生从梦里醒来。

    他坐在床上,安静许久,如石雕一般一动不动。

    不知多久过去,他指尖一动,下床,拿起了最后一块重阳糕。

    他将重阳糕送进嘴里,咀嚼时眼泪滴落下来,泪珠越滚越多,沾湿了手里的重阳糕。

    彼时,周粥拿起盘子里的重阳糕。重阳糕,临水村有一种说法,重阳糕,即能让死者重返阳间的糕点。

    吃了重阳糕,没有人想留在阴间,只想重返阳间。

    重阳糕,让死者,愿生。

    152.  第 152 章   过桥米线、红桃粿……

    “向生?”

    周长生在屋檐底下逗小黄的时候, 看到向生拎着一壶酒走了进来。

    周长生起身,发现向生和之前相比有些许不同。

    之前的向生,眼里一片黯淡浑浊, 仿若被抽走了灵魂, 行尸走肉的死尸一般,而现在的向生, 眼里不再黯淡浑浊,浑身有了生气, 似乎重新活过来了一般。

    这一发现让周长生惊喜不已,“向生……”

    向生走上前来,说:“长生,喝两杯吧。”

    “……好。”

    微黄的酒倒入酒杯里,向生先敬了周长生一杯, “长生,你闺女说的对, 活着还有很多意义, 我不能就这么去了。”

    闻言, 周长生忙点头,“是啊,活着多好。”

    向生又敬了他一杯,“谢谢你,谢谢你闺女。”

    周长生回了他一杯, 因为高兴, 喝得红光满面。

    向生离开时,周长生目送他走远。向生一步步往前走着,走进了黎明的阳光里。

    周长生对周粥说:“闺女,向生肯定是吃了你做的重阳糕, 才不舍得死的。”

    周粥说:“不管他是不是因为我做的重阳糕才不想死的,反正他不想死了就好。”

    周粥望着前方,前方,向生缓缓走进了黎明灿烂的阳光里,向着灿烂的光芒而去。

    她微微弯起嘴角。

    次日是国庆最后一天,周粥一家提前回城,以免到时候拥堵。

    此时周记的食客们:

    “国庆节终于要结束了,终于可以吃到周记了!”

    “老天爷,我从来没有这么希望国庆过得快一点。对于社畜来说,国庆节过得越慢才越好呢。”

    “国庆节可以不用放那么长,支持国家把国庆假日改短一些!”

    “上帝,中国的国庆假日要结束了?”

    “哦这该死的假日,终于要结束了。”

    “周记要是再不营业,我发誓,上帝会惩罚它的!”

    一直在等待考察周记的米其林评审员见中国国庆假日即将结束,松了口气。他实在是等得太久,米其林也等了太久了。

    国庆结束后的第一天,周粥只有两节史学概论课。上了两节课后她去市场买了些菜。

    拎着几大包食材回家,王兰忙把袋子接过来,“买的些什么,这么多。”

    “鸡鸭猪骨什么的,等会儿吃过桥米线。”周粥说。

    厨房里,周粥和王兰一起给鲜鸡鲜鸭去内脏。

    周长生帮着洗猪骨,忽而好奇道:“为啥叫过桥米线?”

    周粥说:“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清朝时,云南蒙自城南湖有一处湖心亭风景优美,有秀才经常在哪里学习,他妻子经常去给他送他爱吃的米线。但是到了湖心亭时,米线就凉了没法吃。”

    “有一次秀才妻子去送鸡汤,发现鸡汤表面的鸡油可以让汤保温。想到鸡油能保温,所以她把鸡鸭猪骨熬了汤,用鸡油将汤汁保温,米线在家里先煮好,又切了些薄薄的配料例如里脊肉什么的,到了岛上湖心亭后,直接用热滚的鸡油将食材烫熟,吃起来热乎乎的又十分美味。

    “后来很多人热门都效仿她的做法,自此这种米线的做法就传开来了,因为秀才妻子给秀才送米线需要过一道桥,所以后世为了纪念秀才妻子,将这种米线的做法取名为过桥米线。”

    周长生点头,“怪不得叫过桥米线。”

    周粥笑道:“云南蒙自过桥米线也是国家非遗美食。”

    过桥米线是非遗美食?王兰忽然明白了周粥为什么今天要做过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