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朕当外室那些年》 80-90(第13/16页)
房门果然一推即开,萧凛率先冲入,看到的是一桌根本没动过的饭菜和纹丝不乱的整洁床铺,但原本应该住在这个房间的人和包袱却是消失不见了。
萧凛脸色剧变,走出房门便立刻唤出侍卫问话,谁知每一个都说没见过梧秋离开客栈。
“昨晚阿秋可有什么异常?”萧凛问完侍卫又过来问芙蓉她们。
两个姑娘摇头表示:
“没有异常,姑娘昨晚心情很好,从厨房点了几个菜后,还在楼梯口跟送酒的老板娘有说有笑的。”
萧凛愣了片刻,猛然反应过来:
“赶紧去看看那送酒的商队还在不在?”
阿秋并不是那种会无端热情的性子,她三番两次跟那老板娘搭话,必然不是因为一见如故。
果然,派去查看的人很快回来禀报:
“公子,客栈掌柜说那商队天不亮就走了。”
“去问问他们往哪个方向走了。”萧凛说:“所有人随我去追。”
一声令下,侍卫们纷纷应声,芙蓉和芍药心中十分愧疚,得知方向后,一人一马率先追出。
一队人马紧赶慢赶,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赶上了那个送完酒回江南的商队。
萧凛的人把商队截停,在大胡子惊愕的目光中,掀开了商队马车的车帘,把车厢里正在打瞌睡的老板娘吓了一跳。
“小兄弟,你这是怎么了?”老板娘瞬间清醒过来,对萧凛问。
萧凛在看到马车里只有老板娘一人时,就猛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他真是被冲昏了头,客栈内外全是他的人,阿秋进出不可能没人知道,她根本就是制造出自己离开的假象,昨晚在楼梯口跟老板娘有说有笑也是故意做给人的看的,为的就是让萧凛误会……
所以他们追出来的时候,阿秋根本就还躲在客栈的某处,现在怕是早就远走高飞了。
可萧凛不懂,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是说都已经走出来了吗?她被金氏除了名,祁昭又不在了,应该不会回京城,而其他地方她能去哪儿?
萧凛想了半天,决定回木缘镇看看,毕竟她还有一只镯子在木缘镇,既然她能为了镯子出宫找他,可见镯子对她意义非凡,就算她要跑路,至少也得把镯子带走吧。
这么想着,萧凛又重新燃起希望,翻身上马:
“回木缘镇。”
然而,萧凛忘了自己从来就没有猜对过梧秋的想法,这回也不例外,在他回到木缘镇的时候,梧秋已然悠哉哉的搭上了一个商队的车,前往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
乌月国。
第89章
◎去乌月◎
第八十九章
乌月位于大祁边陲, 两国之间有一片瘴气丛生的密林,是乌月的天然屏障,但两国有通商, 在密林外一处叫做月亮镇的地方,专供两国商人交换买卖物品。
原本这里是没有镇子的, 只是一个大一点的市集, 但随着买卖货物的人越来越多, 有不少商家为了能常年在此做这生意,干脆花钱建了屋舍, 几十年过去, 集市渐渐成了小镇。
梧秋换上了镇上人常穿的衣裳, 从食肆中买了只葱饼,就着碗酸浆囫囵吃着, 周围都是来自各地的商旅,各种叫卖声不断,牵马牵驴子的络绎不绝。
乌月国的商队每月从密林出来进一回货,梧秋刚到月亮镇的时候, 距离他们下一回从密林出来还有三日,梧秋便在镇上等了他们三日。
吃完早饭,梧秋便随着大部分商户往西边的集市赶, 那里地形宽阔, 乌月国的人进货量比较大, 因此习惯在那里交易。
梧秋赶到时, 交易似乎已经开展了一会儿, 乌月国多产珍稀药草, 正是月亮镇的商人们最愿意收购的, 不少品类都供不应求, 价格自然也就高起来,而乌月国用药草换来的钱,当场就会购入一些新奇的物件和生活用品。
卖货卖货的人来来往往,梧秋径直绕到后方,找到了正在抽旱烟歇息的领头人。
“你买什么?”
领头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面貌周正,会说大祁官话,他见梧秋两手空空,不像是卖货的,便以为她是买货人。
梧秋摇了摇头,迳直从贴身囊袋中取出一块黑色的木牌,向乌月国的商队领头人展示后问:
“你认识这个吗?”
领头人凑近看了看,惊诧抬头,看向梧秋的目光顿时变得谨慎起来:
“阁下怎会有我国乌木令牌?”
梧秋确定他认识令牌后,悬着几日的心才敢稍微放下一些:
“我与贵国的新任大巫师是朋友,这乌木令牌是他回国前赠与我的,他说若我今后有难处,可以凭此令牌寻求他的帮助。”
领头人是乌月国中专门负责与大祁通商的管事,与大祁行商方式不同,能够代替乌月国出来行商的都是官家的人,因此他对乌月国内大小事宜十分精通。
乌月国确实刚上任了新的大巫师,听说确实是长老们亲自从大祁接回不久,此女手持乌木令,又是来自大祁,确实有几分可信。
“那贵客想要怎样的帮助?是金银,是货物,还是其他?”领头人按下怀疑,想先问问她的打算再行判断。
梧秋直言:
“我其实是个江南商人,在家乡得罪了当地知县,家族怕我惹事,就把我逐出家门,我对家人、对官府都很失望,可孤身一人又无处可去,这才想起来当年偶然曾救助过两名乌月国少年,他们给了我这个,说以后可以凭此到乌月国向他们索要报答。”
“你说的金银之类,并不能解我无处可去的困境,所以我想凭此令牌,请你带我去乌月国面见大巫师,想求他给我安排一个不被侵扰的安生之处。”
梧秋将前因后果说得情真意切,又提起‘两个乌月国少年’,当今乌月大巫师是双生子之事很少有人知晓,此女既知大巫师新上任,能言明是两人,又手持乌木令,这几点加起来足以证明她所言非虚。
一个女子蒙受冤屈,还被家族驱逐,孤身一人在大祁过不下去,便想离乡背井,投奔曾经救助过的人,这道理似乎也说得通。
“贵客既说得出我国大巫师是双子,那敢问可知晓如今继任大巫师的是哥哥还是弟弟?”领头人做最后确认。
而这道题,恰巧梧秋知道确切答案:
“自然是弟弟。他的兄长仍留在大祁。”
得到正确的回答后,领头人基本确信梧秋之言,更何况对方的要求并不过分,又只是孤身一个女子,领回去问过大巫师,若确有其人,便引荐她见;若大巫师证明她是胡说八道,她一个女子在乌月国内也好处理。
当场便引她至帐篷小憩,说他们卖货卖货需要两日的时间,她可以等买卖结束随他们一同返回乌月国。
梧秋目的达成,谢过领头人后便乖乖在帐篷里休息,直至第二日下午,商队从乌月国带出来的药草基本售罄,需要采买的用品也差不多齐全,一行人收拾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