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到古代嫁山神》 130-140(第16/22页)
来。”
从从揉揉眼睛,看见了一旁鼓着小肚皮睡得像小猪的弟弟,一把把人抱住,又陷入了沉睡,错过了每日的练武时间与早读时间,难得的“堕落”了一回。
俩孩子睡到上午快十点,才迷蒙着一双眼,被大人们喊起来吃早午饭。
从从看见了窗外已经高高升起的日头,有点不好意思,“哎呀,我起晚了。”
余冬槿听他带点儿傻气的童音,觉得很有趣,笑道:“没事儿的,今天就松快一天,不打紧的,明天咱们再学就是了。”
从从点点头,和弟弟一起被小叔带着去刷牙洗脸吃东西。
早午饭有早上王家人送来的饺子和小米粥,还有遥云做的烙饼和凉拌嫩笋丝和韭菜炒蛋,笋和韭菜也是王家人送来的,蛋也是他们送来的,搞得余冬槿挺不好意思的,来这一趟真是要麻烦他们不少,疫病刚过,他们家人又多,情况肯定也不会很好的。
余冬槿吃着嫩笋丝就着烙饼,说:“得给王家剁些肉送去,我看他们家几个,都瘦了不少,这段时间日子肯定也不好过。”
遥云:“再买匹布什么的。”
余冬槿点头,“嗯,可以,等咱们要走那头,我再偷偷给他们塞点银子。”反正他现在也不缺钱,有钱给钱嘛。“余宅被打理的这么好,我看很多地方都有修缮的痕迹,咱们也该表示表示。”
遥云点头,“行。”
138
一家人吃过了早午饭, 就出发前往县城。
这会儿说是疫病已经过去了,但县城大门的守卫却依旧看守的很是严格,他们到的时候,被要求全部下车, 仔细检查了一下车前车后, 还有路引才被允许放行通过。
余冬槿之后也没上车,陪牵着马儿走的遥云一起, 两人一个牵着从从一个抱着无病, 走在这比起往日来说更加萧条的朝云县城。
朝云县人本来就比留云县要少, 房子也盖得要大,路也宽, 本来就没那么热闹, 这会儿经过了受创,就更是寂静了。
两人先找了一家专门做白事买卖的店铺, 一条街就这么几家店铺开着,就这里挺热闹的,麻木且悲伤的人们清点着要用到的黄纸等物, 买了之后又安静的离去。
生意好了, 白事店老板的表情却不是太好, 不哭不笑面无表情的,一边忙活手上的纸扎,一边开口让他们想要什么自己拿, 若是想要的店里没有的,也可以现扎。
他们不需要纸扎,只买了一刀黄纸和些香烛, 就付钱离开了。
从从带着弟弟,坐在车上等他们, 见人出来了,还好奇的探头往店里看。
余冬槿没让他俩跟着一起,他记得以前好像不知从那儿听说,说小孩子身上的魂不稳,容易被冲撞丢魂,尽管遥云说有他在没事儿的,余冬槿还是不放心,就没让他们跟着进这瞧起来有几分阴气的小店,让他们留在了车上,让遥云留神注意着。
余冬槿捂住小孩的眼睛,“别看啦,走,咱们卖肉去。”
无病看哥哥被捂眼睛,觉得有趣,咯咯直笑。
遥云捏了把他笑的团出两团儿肥肉的脸,把提着的纸钱香烛放到车里,一家人牵着马拉着车,转头去了市场,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市场人已经很少,前头好几家肉摊都已经收了摊,好在靠里头还有两家,肉也不错,他们买了足足二十多斤肉,十多斤排骨和带骨肉,还有猪肝和猪肚子,另外还有一对猪耳朵。基本把两个肉摊剩下的肉都给包圆了,摊主一高兴,还送了他们猪心和两大根猪筒骨。
余冬槿因此也挺高兴的,和遥云还有孩子们说:“明天我早点起来,熬大骨粥给你们吃!”
筒骨熬粥,味道鲜美着呢。
俩孩子听了齐齐开始舔嘴巴,馋了。
一家人又去买了些其他食材,例如干香菇、干木耳什么的,鲜菜就算了,这会儿市场上的鲜菜摊子基本都歇摊儿了,况且他们也不必在这城里买什么鲜菜,回村村里人肯定有种的,和村里人换就是了,王家也肯定会给他们送菜的。
之后他们又去买了布和点心,余冬槿见店里绣娘的手艺不错,还给从从和无病一人买了双新鞋子。
上午耽搁了时间,下午再去拜祭就不太好,一家人也没着急,等孩子饿了去了朝云的寻味楼,准备在这儿解决一顿。
这会儿时间不上不下的,楼里也没客人,店里的小二正和一位带着围裙的汉子嗑着瓜子聊着天呢。
一家人刚迈步进去,那汉子转头一瞧,豁一下就站起来了,大喊了一声:“师父!你怎么过来了呢?”
余冬槿抬眼一看,发现这还是个熟人,是之前来他手底下特训过的一个厨子,算是他徒弟之一,他笑着道:“过来有事,朝云的厨房是你负责呀?”
孙寅,朝云县寻味楼的主厨,他高兴的迎上来,“是我,哈哈哈,师父师爹快坐,想吃什么?我去做,许久未见,也让您看看我的手艺有没有退步!”
对,这家伙嘴巴特别能说会道,在其他师兄弟或觉得奇怪或觉得不好意思的时候,他已经能对着遥云的冷脸热情的喊出师爹了,嗯,特别的谄媚。
不过人手艺还不错,学东西也尽心,就是搞得余冬槿有点不好意思,他对这些半个徒弟,都是一视同仁的,反正他是拿钱办事,那就得给人办好。
余冬槿笑道:“行啊,最近当季的都有什么呀?我也不点菜了,你看着办吧,而且我和阿云带着孩子,吃不了太多,你不要做太多,不然就浪费了。”
孙寅连连点头,“那是的。”然后招呼掌柜的过来招呼,自己连忙进了厨房。
这个掌柜余冬槿他们就不认识了,但人也是个客气人,听孙寅一说就知道余冬槿是谁了,问过他们,带他们一家坐在了床边,又让小二给他们上最好的茶,给两位小少爷上蜜水,还问余冬槿要不要酒。
余冬槿自然拒绝了,掌柜的有眼色,也没多打扰他们一家人,待茶和蜜水上了亲自给他们倒好,就回柜台处了。
一家人喝着茶和蜜水,菜很快就有条不紊的被传了上来,有餐前甜点、凉菜,主菜是三菜一汤,另外还有一道芙蓉鸡,是特别为两个孩子准备的,这道菜也是余冬槿教的,虽然是用鸡肉做的,但口感却嫩似豆腐,所谓吃鸡不见鸡,就是如此。
这道菜很考验厨子的手艺,余冬槿也尝了一口,然后在孙寅期待的目光下笑着道:“你这都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手艺都比我好了。”
孙寅闻言,松了口气,笑的咧出一口大白牙,“哪有,师父您这,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就是一做死事的,那儿有师父您的巧思啊?”
余冬槿笑了,“什么巧思啊,你那么机灵,要想创新,不也是手到擒来。”他又一一尝了另外的菜和点心,吃的直点头,“都不错,就是这凉菜,是改过了么?味道有些甜了。”
孙寅点头,“是该过了,朝云这边,没有留云那边能吃辣,且更爱甜味,我便多加了一分糖。”
余冬槿:“这样也可以。”他想了想,品着口中的味道,说:“这样的话,其实你可以试试糖醋口味的凉菜,我去年年底,给卢大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