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和我那美强惨贴身侍卫》 60-70(第11/16页)
总觉得跟厨娘做的完全不是同样的东西,偷眼看他专心读书的模样和面前的空碗,心中突然明悟,嘴角再次上扬。
雪天最适合窝在暖和的房子里,李庭霄倚在木榻上,拿着一本闲书看得津津有味。
不知是不是错觉,白知饮在他面前走动的次数明显变多,他一抬眼,便看到他正捧着一个青花瓷大花瓶要换地方摆放。
他此刻背对着他,宽松的薄长衫被一条窄窄的带子束着,细腰和单薄的后背轮廓一览无余,那略带刻意的走路姿态,怎么看都像是在故意撩拨人。
李庭霄放下书,盯着他琼枝般的身影抓耳挠腮。
这好不容易有了真正的独处机会,自己又受了伤,这口上好的鲜肉几时才能叼进嘴里?
不成,太怪了!
他清了清嗓子:“白知饮。”
白知饮忙的脸庞膛红,擦了把汗慢吞吞走过来:“殿下有何吩咐?”
李庭霄拍拍榻边,让他坐过来。
“最近黄石村有消息吗?”
白知饮原本还有些扭捏,闻言一愣,旋即想到李庭霄对待江南百姓的关切,正色摇头:“没消息,那天之后他们便自行回村子了。”
“天越来越冷,他们的日子怕是难熬。”
“殿下想帮他们?”
“帮他们也是应该的。”李庭霄起身拿衣服,“盖鑫这废物留下的烂摊子!”
白知饮忙跳下地,帮他穿衣服,嘴上却说:“殿下要去也不用非得今日,还下着雪呢!”
“不打紧,今日不会再下了。”李庭霄扫了眼他单薄的衣裳,“你也多穿些!”
白知饮一再推脱,却还是被李庭霄硬披上了狐裘大氅,兜帽也好好地拉上了才出门。
柔软的淡紫色狐裘包裹下,他的面庞显得异常精致,李庭霄看得心头火热,忍不住牵起他的手。
雪并未下多久果然停了,天空泛着青灰色。
院中落着一层薄薄的白,就连方才他们踩出的脚印都没盖住,那棵梅树下印痕凌乱,还有一束梅枝,茬口还是新的。
李庭霄弯腰拾起,凑近了看那些含苞待放的花蕊:“可惜了。”
白知饮的脸红了红,这好像是他方才激情时无意中折断的。
李庭霄将它放在窗沿上,拢了大氅往后院去牵马。
路过一处院墙下,白知饮隔着墙上的镂空往隔壁看了看,脸上闪过一丝复杂。
隔壁是盖鑫的宅子,如今被抄了家,里头只剩下翻倒的家具和满院的狼藉,来不及关紧的门窗在寒风中微微晃荡着,不时传出“吱呀”声,萧瑟无比。
李庭霄察觉到身后的步子慢了,回头看到紫色貂裘中露出的脸显出几分凄凉,笑着问:“怎么,同情他?”
白知饮喃喃道:“也不知他的家人这会儿在哪,有没有地方安身。”
话未说完又觉得自己失言,忙抿住了唇。
李庭霄一向觉得株连法度有病,是以他只关押了盖鑫和他的几个儿子,象征性地将他家的女眷遣散了,至于去处,他并未过问。
他知道白知饮在想什么,笑着过去拍他的后脑:“不会没地方安身,我又没不准他们带银子,也没赶他们出城,这偌大的西尖驿还能没他们的容身之所?”
白知饮点点头:“抱歉,我只是……”
李庭霄粗暴地捏住他的嘴唇,捏成一只滑稽的鸭子,然后笑着转身朝外去。
白知饮揉着嘴巴追上他:“直接去黄石村吗?”
“先去趟县衙。”他看了眼天色,“后面几天多半会有场大雪,找县衙要些御寒之物,一并送去!”
白知饮也看了眼天:“殿下是怎么学会观天色的?”
李庭霄哈哈一笑,敷衍道:“多看!”
第068章
傍晚, 天气放晴,黄石村里升起袅袅炊烟。
于氏姐妹一个往灶膛里加柴,一个数着米下锅, 等米半熟, 又往锅里扔了几个野山芋。
“姐,明日再跟村长说说,进城去找煜王求点吃食吧,从安勃尔大营里偷出来这点粮食哪够分的?”
“说了,可卢村长不允, 说让大伙凑些钱进城去买!”
“全村的钱粮都被抢了, 哪还有钱?指望拿野货去换, 要攒到什么时候?这天都下雪了……”
“也是……”
盖上锅盖,两姐妹一起坐到木楼的台阶上, 用相同的姿势托腮看向树林后的天空。
“姐, 咱俩以后嫁不出了吧?”
“那就不嫁了, 咱俩一起过, 姐养你!”她目光憧憬, “这回让咱们进城了,姐多多织布,你拿进城里去卖,等赚了钱, 咱把房子好好盖盖, 重新养点鸡, 再养条狗……”
还没等她说完, 妹妹拼命摇她的胳膊:“姐, 姐!有人来了!”
两姐妹同时站起来,村子里也陆续有人从家出来, 紧张地看山下来的那一行队伍,待看清后,纷纷松了口气。
大约百余名军士身披黑甲,脸被草原上的寒风吹得发红,身上头上落着星星点点的雪,他们没带兵刃,而是赶了十几辆大车,在山路中间留下两道黑黑的车辙。
林深路滑,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单靠马匹拉不动,人得从后方推,于氏姐妹对他们身上的黑甲极为熟悉,忙招呼村民们下去帮忙。
“煜王,是煜王来了!”
村子里能动的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跑下去帮忙。
只是他们没想到,还真是煜王来了,亲自来的,送来了十几车的棉衣棉被还有吃食,足够这千人的小村子过完这个冬天。
村民们像是见到亲人般将他们迎进村子,黑甲军也不说二话,帮他们把东西往各家各户搬。
李庭霄被村长请到尚算完整的祖屋,于家的妹妹端了两杯热水,里面扔了两颗枣子。
村长姓卢,是位白发苍苍的清瘦老叟,七旬的年纪,居然奇迹般地在绵各人的磋磨下活了下来。
卢村长颤巍巍地说:“请殿下勿怪,村子里实在找不出一点待客的东西,并非刻意怠慢殿下!”
“茶叶瓷器本就是绵各人匮乏的东西,见到了自然不会放过。”李庭霄端起热枣茶尝了一口,入口微酸带甜,便赞了句,“味道不错!”
卢村长这才舒展开了满脸的褶子,肚子里开始酝酿感激的话,不料煜王却先开口跟他拉起了家常。
“卢村长,本王看黄石村都是些木屋,这要如何过冬?”
“的确难捱,但往年都是这么过的,多填些柴火倒也过得去!”
“为何不建屋?”
“村里没人会建屋,外头请工匠的话要不少钱,石料也得买,我们村很少跟关内人打交道,日子只能混个温饱,哪有余钱呢?”
“没想过搬到城中?”
“这事不好办,我祖父提过一次,我父亲提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