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16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司空》 160-180(第9/30页)

脚,凤随的亲兵归营,一众亲信则随着他住进了国公府。

    边城地广人稀,国公府的占地面积也远比京城的府邸宽敞,至少司空他们居住的外院就比京城的面积要大,演武场也更为开阔。

    司空洗漱之后,换了身干净衣裳,和陈原礼、白潜等人一起去了国公府的前院。

    与司空的东张西望相比,陈原礼和白潜这些凤家军的老人就显得淡定多了,而且因为回到了熟悉的地方,他们身上散发出一种适意的感觉,仿佛在京城时时刻紧绷的神经都不自觉的放松了下来。

    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轻松惬意也感染了司空,让他也有了一种长途跋涉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的感觉。

    疲惫感涌上心头,肌肉骨骼都隐隐发酸,但精神却奇异的兴奋了起来。

    陈原礼一边走一边指着周围的景物,给司空这个初来乍到的家伙做向导,“原来的国公府在瀛洲以南……这里是打下燕州之后才搬过来的,以前是辽人的刺史府。外院这边,还有演武场都是搬过来之后扩建的……”

    司空想象了一下凤随跟随家人和战友搬来燕州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想着想着,他自己的情绪也有些昂扬起来。

    他有一种一脚踏进了凤随的过去的感觉——从小到大的凤随都经历了什么,他都想知道。

    陈原礼带着他们穿过演武场,往前院的方向走去。

    “这里以前有个马场,”陈原礼指着演武场的一侧,“后来大郎君觉得演武场面积不够大,就做主把马场迁走了。这一片就是原来的马场……”

    白潜和罗松都对这样的介绍没有兴趣,这里也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两人凑到兵器架旁边,开始研究以前没有的几件新兵器。

    陈原礼还没有过足了向导的瘾,指着墙角的几棵老石榴树说:“这是大人从别处移来的。因为夫人喜欢,以前的国公府就种了好些石榴树……”

    “夫人喜欢,为什么不种到内院去?”司空诧异,印象中像演武场这样的地方,一般内院的女眷是不会过来的。

    陈原礼颇有些自豪的说:“你不知道,咱们夫人的娘家也是武将世家,也懂骑射的,大人小时候就是跟着夫人学骑马,后来大人开始跟着外院的师傅们学武艺,夫人就不怎么插手大人的训练了。”

    司空的脑海里顿时勾勒出一个穆桂英的形象,又火爆,又能干,还漂亮。

    司空远远打量那几株石榴树,也不知这几棵树都长了多少年了,最细的一棵树干也有成年人的大腿粗细。

    “这么粗的树,”司空问他,“结果吗?”

    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结果。别小看这几棵树,每年秋天都能结好几百斤的果子,自己家人都吃不完,还要各处送。”

    司空回头,就见凤随穿一身墨蓝色的轻便外袍,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贯节。

    司空忍不住多看了贯节两眼。也不知是不是他想多了,贯节最近看到他的时候那个眼神都很奇怪,有担心,也有点儿埋怨,甚至还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司空忍不住摇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一定是他想多了。

    凤随身上也有于陈原礼等人相似的放松的气息,司空注意到他的眼睛里带着浅浅的笑意,不明显,却让他整个人的气场都显得明朗了起来。

    这大约就是回家的感觉吧。

    他的父母兄弟、旧友、同袍都在这里,这里就是他的家。

    凤随在这里住的时间也不长,有时候说着说着,自己也糊涂了,还会跟陈原礼吵起来。司空看的想笑,自觉看到了凤随轻易不流露出来的另一面。

    其实他也才二十出头,司空心想,要是放在后世,也不过就是个还在上大学的小青年。

    凤随回头,见司空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眼神却有些……惆怅?

    这是想家了?

    凤随体贴的把他喊过来,小声叮嘱他,“我爹他们一喝起来就没完,你跟着老陈坐一起,不用搭理他们敬酒的那一套,美美地吃一顿,然后回去睡一觉,有什么话,明天休息好了再说。”

    司空笑着点头,知道他今晚肯定是不能跟自己手下这些人坐在一起,所以特意在这里叮嘱他。

    徐严从后面走过来,大大咧咧地搭住了司空的肩膀,对凤随说:“大人你就放心吧,司空虽然头一次参加这种宴会,不过还有我们呢。”

    凤随盯着徐严的那只手臂,忍耐了一下,面无表情的说:“那就好,你们相互照顾,喝得差不多了就回来休息。那些人要怎么闹,你们不必管。”

    徐严完全没有察觉他的上官眼睛里都快射出钉子来了,笑嘻嘻的冲着司空眨了眨眼,“府里有舞姬哦……”

    司空,“……”

    司空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这是把他当成没见过世面的小雏鸡了吗?他还参加过公主府的宴会呢,虽然临时出了点儿意外,不得不客串了一把伶人……

    国公府宴客的地方在前院,与凤云鹤的书房相隔不远,地方开阔,还种着几株高大的松柏,布置的风雅又大气,充满了北地的风情。

    凤随带着他们走进来的时候,凤勉和凤维已经带着各自的亲兵先到了。接下来就是互相认识的时间,宴会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提供交际的平台,扩展人脉。

    不出意外的话,司空以后也是要跟这些武将来往的。

    凤勉的人司空基本上都认识了,但凤维还是头一次见。不过凤维的性格非常直率,并不难相处。得知司空就是给火器局提出改进意见的人,他还很热心的拉着他询问有关火枪的研发情况。

    司空发现跟凤随那种相对而言较为保守的态度相比,凤维才是货真价实的火器拥护者,他还想跟凤云鹤建议,组建一支专门使用火枪的队伍。

    司空深觉找到了知音。

    火枪队的出现,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司空所了解的历史上,一些专家认为最早的成规模的火枪队是出现在明代的神机营,他们“专习枪炮”,是最早的火器部队。

    但是再往前推,在元至正年间,当时的中书省右丞相达礼麻识理为了守卫京都上都,就组建了一直专习火铳的火器队伍:丁壮苗军。比神机营早了将近半个世纪,比欧洲的炮兵部队早了一个多世纪。

    凤家军的火器局目前能够制作的火枪还有各种不完美的地方,但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

    火器局目前已经能够做出合格的成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和改良。

    从技术上讲,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第167章 凤维

    虞国公来的不早也不晚,恰好在张世良进门的时候迎了出来。

    这两人一文一武,年岁也差不多,明里暗里也算是争斗了大半辈子了,但见了面却还是互相寒暄,面带微笑,好像相交多年的好友似的。

    司空远远看着凤云鹤,觉得他与自己印象里那个威严的国公爷似乎……不大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