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司空》 180-200(第29/29页)

像,他们应该不会派这么小的孩子。小孩子的情绪不易受控制,再说孩子的阅历眼界都有限,就算看到什么也难以尽数表述。

    而且隔着一条河,他们所在的位置又远,根本看不清楚城墙上方的巡逻兵,只是放几只风筝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李嘉禾这样说服自己,但他心里仍有些不安。

    他把城楼上巡逻的小队长喊了过来,问他以前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结果小队长告诉他,这两天东山西山都有人烧纸放风筝,因为人数还不少,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这大约又是汉人们的什么特殊的习俗。

    没有发现什么特异之处,李嘉禾也只能放话先观察两天。同时又嘱咐县城的各个里长、户长,向居民们打听有没有听说过附近有类似的祭祀活动。

    两三天过去,消息没有打听出什么来,但放风筝的人却都不见了。而远处大宋的军队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动静。

    李嘉禾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大宋的军营中,靠近内营的一处宽敞的营房里,屠老正带着连云城和几个小徒弟在反复调整老鹰风筝的爪钩。

    能被风筝带上天的炸弹必然会有重量和体型的限制,但同时还要保证它们有足够的爆破力。对行动当天的风力和风向也有一定的要求。

    最后这一项,是由唐凌和严一初这些对“天象”有一定研究的老学者来判定,他们目前只需要搞定纯技术方面的问题。比如炸弹要如何触发,以及如何保证风筝按照他们的要求降落在合适的地点。

    凤随的要求是风筝炸弹最好降落在城门附近,主要目标是解决掉守城的卫兵,为己方战士攻城扫清障碍。城里的情况他们并不清楚,但要尽量避免误伤平民。

    屠老在给凤随他们展示可以挂在风筝上的炸弹。

    这种轻型的炸弹要比司空所描述的“神火飞鸦”具有更强的爆破力,相对的,它的体积也要比“神火飞鸦”所携带的炸药略微大一些。

    至于点火方式,屠老表示还要继续进行改进。他更加倾向于手雷那种撞击式的触发开关。风筝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撞击在墙壁、地面上的冲击力是远远超过一个人以手臂的力量将它投掷出去的。

    同时他还在改进可以装在弩箭上的小型炸弹。

    屠老已经知道这一次攻打林泉,火枪队将会是战斗的主力,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精力也更多的放在了火器的改良与完善上。

    攻打林泉的队伍中,最先配火枪的,就是凤随手下的亲卫。

    这一年来,陈原礼、徐严这些亲信都已经分派到各个队伍当中充任都头,他手下的卫队也进来了不少新人,但他们都是凤随最为信任的人,遇到特殊的任务,凤随还是会将他们临时召集起来。

    比如这一次组建火枪队。

    军中原来也有霹雳弹和火枪,但规格样式都与这一次屠老让人送来的不一样。

    短短月余的训练,虽然不够让所有的人都成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但他们确实已经熟练掌握了火枪的使用方法。

    在他们当中,有经验的司空再一次拔得了头筹。但别人不知道他前世就练过枪,司空自己也不好解释,只好说大约是习惯了射箭,所以用枪也格外得心应手一些。

    不过火枪的射程有限,司空最爱用的不是火枪,而是弓弩。尤其是弩箭上安装了炸弹,这种武器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而成的——既能有效的保证射程,又有足够的杀伤力。

    腊月初八的前一夜,唐凌夜观天象,算出两日后风向会变,通知凤云鹤提前做好准备。

    林泉这一带,一入冬就多是西北风,它们携裹着大草原上的荒寒,咆哮着,翻滚着,猛兽一般冲向关内。

    而凤家军万事俱备,等的就是东风——司空他们的小队对东西两处城门来回几番勘测,因为西城门外有河流,刚进腊月,河面尚未冻实,车马过河恐生意外,最终定下的方案就是从东城门进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