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夺回福运后我赢麻了》 30-40(第17/24页)
热闹。
屋顶上,穿着道袍的少年道士手上提着一个人,十方鞋踩在?瓦片上奔走如飞,几个起跃就轻盈的从夜色中掠过,来?到了码头。
码头上停着众多的船,江面上倒映着朦胧的灯火。
码头上看管的人都?去吃饭了,卸货的民夫弯着腰,只感到头顶有风掠过,眼角余光瞥见一点黑影,心中想着大概是什么江鸟飞了过去。
游天早早就扫过了这些船,直接锁定了里面最大的一艘,拎着少女就掠了过去。
月亮正?穿行在?云中,他轻车熟路的从视觉死角避开了船上的看守,带着人进了货舱,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
陈松意被他在?船舱里放了下来?,脚重新踩到了实地。
拎了她一路、带着她风驰电掣的人轻轻地拍了拍手,一脸得意地扬起了眉,意思再明显不过——
完美潜入!
小师叔我?厉害吧?
第二更
大概是船舱里光线太暗, 少女没有领悟到他的意思,在站稳过后?就直接到其他地方去探索了。
游天讨了个没趣,没机会传授她自己搭顺风船的技巧, 扁了扁嘴, 也抬头朝四周看。
货仓里昏暗, 没有点灯, 只有从?甲板上打开的格板间透下的光芒。
恰好这个时候明月破云而出,月光的清辉洒下来,在货仓的地板上留下格子的纹路。
游天耳朵动了动, 灵敏地捕捉到有人?在上方?巡视。
他皱了皱眉,感到这艘船有点不一样。
运河上航行的漕帮船只都会打着不同的旗, 代表着他们来自哪个分部, 船上运载的又是什么。
今天这艘船明明载的是粮食,可是守卫森严,人?数偏多, 刚刚他拎着陈松意飞上来的时候差点被发现, 要在师侄面前出糗。
游天不动声色地透过隔窗观察着上面走?动的人?。
原本这隔板都不会打开?, 大概是因为今天下了雨, 要通风透气才开?了。
站在阴影中,游天思考着自己选中的这艘船为什么会这么反常, 就听见?身?旁传来了细微的声响。
他转头看去, 见?到是陈松意从?别处绕回来了, 正站在他们身?旁垒起的米袋前,用手去捏了捏。
用看捣乱小猫的眼神看了她一眼, 游天就收回了目光, 继续看上方?。
“手感不对。”他听见?她低声道。
他听到声音再下意识地回头,就看到她用不知从?哪里取出来的匕首把袋子戳破了。
游天:“你——”
这师侄的好奇心也太重了!
漕帮的船能运什么?除了粮食, 不就还是粮食吗?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看到从?米袋里簌簌地落下了白?花花的颗粒。
颗粒如冰如雪,一路漏到月光朗照处。
一时间空气都安静了。
——这艘船上运载的不是米粮,而是盐。
作为民?间兴办的运粮组织,漕帮又称粮船帮。
从?这个别称就可以看出,漕帮的船所能运输的东西就只有粮食。
盐铁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由朝廷管控,有专门的漕运部门进行运输。
官盐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漕帮的船上的。
这艘船以粮船为幌子,运输的却是盐……那么就只能是私盐了。
“贩卖私盐是重利。”陈松意收回了匕首,对着旁边呆住的小师叔轻声道,“哪怕是在非战时,如果一个运输粮食的商人?往边地运送七百石粮食,只要有门路,都可以在边地开?出一千两?的盐引。盐引代替银票,拿到江南来换,就是两?千两?。”
只是走?一趟,转一手,转到的钱就能翻上好几倍,可见?贩盐之重利。
而贩卖私盐在大齐是重罪,漕帮牵涉其?中,难怪这条船上的戒备会如此森严了。
她知道,漕帮出问题了。
任何新兴事物、组织的出现都是应时代的要求而生的。
它们在初生的时候都是好的、积极的,漕帮如此,科举制度也如此。
漕帮畅通了粮运,科举选拔了人?才,本来按照正常的发展,它们要经过三四百年的时间,才会从?一个好的事物向着不好发展。
比如科举造成?党争,而漕帮就是分裂、变质。
它会从?一个保护者变成?加害者,为了利益斗争跟地方?军政勾结,欺压商户、收取保护费、走?私盐铁,割据一方?。
但?漕帮从?建立到现在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年,远没有到该腐坏的时候。
他们今日不过随意地登上一艘船,就发现了贩卖私盐。
当其?中一节出了问题,浮上水面的时候,就说明在平静的水面下已经滋生出了更多的问题。
陈松意在袋子上开?的口不大。
她伸手调整了一下开?口的角度,盐粒的掉落就停了下来。
游天仍旧没有反应过来。
他并不懂这些,却只是听她的话,都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想?起在松林里,她说师兄让她去漕帮,却没告诉她具体要做什么,只说到时候就会知道。
难道,这就是师兄要她来漕帮查的事?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师兄会这么安排?他为什么会关注漕帮?
停泊在码头的船在这个时候开?了,甲板上开?启的隔板也被重新放了下去。
月光被挡住了,黑暗在两?人?面前彻底降临。
……
一点灯火亮起。
光芒在空气中铺展而开?,将这个书房后?的密室点亮。
这是这座华贵的府邸最门前冷落的时候。
府邸的主人?本来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深受帝王宠信,手中史无前例地把持着兵权,可是现在他被降职,被迫交出兵权,被勒令在家中闭门思过。
从?前那些附庸于?他的人?,这时候一个也不敢登门。
年轻人?登门时,在街上连一条狗都没发现。
他义父的府邸跟付鼎臣在京中的宅院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清冷寂寥与京城处处文人?士子的狂欢气氛也不一样。
但?是,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大宦官会跟他在斩亲侄子的刑场上一样寂寥苍老的时候,他并没有。
在这座书房后?的密室里,这位大宦官还是一如往昔,眉毛浓黑如墨,平静地卧在他的发冠下,脸上的线条依旧肃然,却没有什么寂寥之色。
点亮了烛火以后?,房间里的年轻人?重新放上了灯罩,让明亮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
做完这一切,他转过了身?,再一次看向自己的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