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市井人家: 26-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宋市井人家》 26-30(第6/19页)

?的犀牛角吊坠,材料是他从文思院偷来的,还特意雕琢成大食风格,为的就是迷惑衙差们,嫁祸与大食人。

    也是大食商人自己倒霉,他自己偷税漏税,看见官府探访,立刻心虚吓得提脚就跑,因此被官府怀疑上了。

    要不是有?裴昭大人,只怕他要被冤枉成几桩凶杀案的凶手了。

    宓凤娘嗑着瓜子,总结了一句:“我?瞧这裴大人倒不错,看着是个好官。”

    家里成为了连环凶杀案现场,她着急忙慌带了好多邻居来参观,眉飞色舞讲解,好像自己才是破案的主角。

    一脸的与有?荣焉不说,说起裴大人也是满脸自豪:“我?们裴大人。”

    “上回在?大相?国寺他捉人时我?也在?场呢,我?算是看了这案子全程。”

    叶盏摇摇头,不去管亲娘,她要四下?查看摊子呢。

    这铺面并不好找,夜市生意好,铺面供不应求,就算偶然有?放出来的也是价格高昂,不是叶盏现在?能付得起的。

    好在?经纪人很好,和颜悦色耐心给?叶盏找寻了一处又一处备选方案。

    这也是大宋特色,汴京城里做什么事都讲究找中人、经纪,这卖房子也寻了中人,买卖东西通过经纪、中人这样的中介角色免了许多经济纠纷。

    叶盏还特意问了中人一句:若是要买卖这附近的房子须得多少钱。

    对方果然很有?职业素养,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认真核算过后告诉她一个数据,大约需要三千贯,倘若是再大些地方只怕还要更?贵。

    跟经纪聊天之余,叶盏又随口问了汴京城住宅的价格,心里也有?了底。

    等以后赚了钱先买下?这处店铺,再买下?住宅,以后家人也不用租房。

    走遍州桥夜市,终于在?旁边巷子里找了一处合适的铺面。

    店铺大约有?十平米左右,并不大,好在?店铺内椽木结实房舍高大,看着不错。

    店里还有?上个店主剩下?的东西,这家店上一个主人家原先是做凉饮子的,因着手艺高明深得街坊们信任也能有?些生意糊口,

    再加上房东家里照顾,几十年没涨过房租,因此能在?这里立住脚跟。

    这家店铺墙背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州桥夜市——的河。

    严格来说不算州桥夜市范围,又背对着夜市,因此生意很不好。

    这也在?情?理?之中,老百姓买东西肯定?是去更?加繁华的州桥夜市,只不过多走几步罢了,导致这里还不如普通街巷上的店铺。

    叶盏想了想,还是决定?租赁下?了房子。

    来签约的是个老年男子,长胡须,人长得和善,倒不急着签约,先问问叶盏父母家人。

    听她祖籍在?郊区务农,被拐子拐走后近日归家,如今开?了个食铺,这才点点头:“甚好。”

    所以这是房东面试吗?

    叶盏以前听说过某些国家房东会对租客严格考察的逸闻,却没想到在?大宋也遇上了,她想想还是实话实话:“我?家人现在?不务农了。”又将家人职业一一告知?,表达自己家并不是房东想象中身家清白的耕地务农之家。

    没想到对方也没偏见:“能自力更?生便是大善。”

    看来是通过了面试,叶盏松了口气,那房东除此之外?人倒和善,听闻叶盏想赁下?房子也是做餐饮后很高兴,笑?道:“那我?给?你一道凉饮子秘方,你以后还可以做来尝尝。”

    租房送秘方?

    叶盏再次愣住,房东笑?:“上一个店家有?道招牌就是用的我?家秘方,生意一直甚好。”

    “也不收你钱,白送,只要你做了饮子每日给?我?家府上送一碗便是。府里灶房做这个太麻烦了些。”

    “那府上为何?不自己开?店?”叶盏糊涂了。

    房东摇摇头:“《礼记》里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我?们家不与民争利。”

    看来是遵循古训的守礼之家,叶盏还是第一次接触古代的君子,顿感大开?眼界。

    有?些杂志鼓吹西方的绅士风格、骑士品德,这么看来我?们大宋君子人家也不差嘛。

    叶盏询问过后确定?房子可以拆墙改造这些细节后,便与这位房东签订了协议。

    房子的赁金是六两银子一个月,还要给?中人二十文钱的中人费。

    叶盏眼睁睁看着银子交出去,顿觉心痛,她开?小食摊一个月才赚了这么点钱呢,不过她很快勉励自己:能交出去就能赚回来。

    房东宽厚,还给?她预留了一个月的改造期,这段时间是不收赁金的,叶盏抓紧时间紧锣密鼓开?始改造。

    小小的门?面不过十平方米,一般是一分为二,前面待客后面做饭。

    叶盏却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她将锅灶摆在?前面,为的是让过往行人都能闻见饭菜香,知?道这里有?家食摊。

    砌好锅灶,又将家里原先一些锅碗瓢盆搬过来,

    店里还有?前一任留下?的一些炊具,叶盏挑挑拣拣,捡外?观良好还能用的留下?,不能用的索性卖给?收破烂的商人。

    她看那案板木边沿都有?轻微的霉点索性都扔了。被宓凤娘嘀咕了两句:败家。

    但叶盏还是坚持不要案板,木头案板最?容易发霉,看着是一点小污渍,可是木头纹理?里头不知?蔓延了多少,绝对不能用。

    买了新案板,又添置了二手的桌椅板凳,这些物件又是神通广大的金哥儿?从他哥们那里淘换来的。

    这还不算,叶盏又寻了泥瓦匠。

    决定?将那墙打上一个洞,开?个窗,从窗里向外?面兜售饮食。

    她既然邻近州桥夜市就定?要分一杯羹,这样开?一扇窗,坐船的游人能从窗口里买吃食,河那边的游人也能从窗户看见这边食客在?吃什么,吸引他们过来,再有?就是食客们也能吃着饭欣赏外?面的州桥夜市。

    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等开?好了墙洞,店铺也布置得差不多了,再将叶璃原先画好的幌子挂在?了大门?侧面,店铺算是布置停当?。

    邻居们很热情?,见这里又换了新租户,便提着茶壶果子上门?,请叶盏喝茶,给?她指点附近木柴哪里买、淘井哪里请人、最?近的菜摊怎么走这些生活琐事①。

    叶盏被汴京城淳朴的民风打动,也给?邻居们回赠了些自己做的枣泥糕和笋肉馒头,算是投桃报李。

    与邻居们攀谈,叶盏探听到这爿街坊们的情?况。

    这条街上左右纵横也能有?几十条巷子,街上人家都较为富庶。

    叶家原先住的炭场巷是卖炭的地方,堆着黑炭,来往地面都是黑的。

    可这条街铺着大块的青石条砖,看着就很大气规整,巷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半点槐花都没有?沾染。

    一看就是有?钱有?闲人家。

    一打听果然是,这条街上人家借着地利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