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靠摆摊: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在北宋靠摆摊》 70-80(第14/15页)

翼道,“是张姑娘。”

    说实话跟户部尚书抢未来儿媳,他觉得这事做得有点不地道。可大人偏要如此。他当下人的也只能服从。

    官家在脑海想了半天,满朝文武有谁姓张。一品大员没有,二品没有,三品没有……下面不记得了,他索性不想了,“此女的父亲官至几品?在何职位?”

    工部侍郎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可他也不能不回答,就硬着头皮道,“不曾为官。听说中过秀才后,人就没了。”

    “居然还是个民女?”官家纳闷,“她有何过人之处,竟要工部侍郎主动为子求亲?”

    “她善经营。”工部侍郎的管家言简意赅。

    他说完,其他两个官家坐不住了。之前说是张姑娘,他们还没放在心上,毕竟天下姓张的人家多了。可是民女,又善经营。这么多加在一起,肯定就是张希瑶无疑了。

    户部尚书的管家仗着自家大人官职高,就朝工部侍郎的管家呸了一口,“你们不要脸!明明是我们老爷亲中的姑娘,你们怎么能抢?”

    “你们又没下定,凭什么不能抢?一家有女百家求!”工部侍郎的管家输人不输阵,怎么可能怂!

    开封府府尹的管家也跟着附和,“就是!现在没有成婚,也没有定亲,谁都可以求娶!”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这两人听到他的话,也不打架了,直接就冲着开封府府尹的管家来了,“你们家也想求娶张姑娘?”

    “不行吗?!”开封府府尹的管家回答得理直气壮!

    三人很快就打成一团,嘴上还不饶人。让官家和侍卫们看得目瞪口呆。

    官家让侍将三人扯开,他现在好奇这个张姑娘到底是何人。

    管家们就你一言我一语把张希瑶情况说了。

    得知她会用甜菜制糖,官家眉毛挑了挑。糖一直是从甘蔗制的。居然有人可以用甜菜制糖,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商机。

    更不用说水泥!这等聪明绝顶的女子怎么能嫁给臣子。

    天家也缺钱啊。尤其皇宫已经几十年不曾修缮。每一次他一提,臣子们总是哭穷,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妃嫔们在破旧的房子冻得瑟瑟发抖。

    要是他的皇儿娶了她,那还愁没钱可花吗?!

    第80章

    官家心里有了想头, 也顾不上吃饭了,直接将三人赶走,就马不停蹄回宫。

    颂朝皇帝与臣子共治天下, 他是没办法向臣子下令,不许他们跟皇子抢。

    可他可以赶在这些人前头去许家村求亲。

    他回到宫就直奔皇后宫中, 让她拿出为皇儿准备的聘礼, 现在就命太监去传旨。

    一旦旨意到了,谅他们也不敢违逆圣意。

    皇后脑子都是懵的, “可是还没有经过宗人府,没有礼部盖印,这圣旨发下去, 也无用。”

    “那些平民懂什么。只要有圣旨,他们就会跪地谢恩。而且她不想嫁皇子吗?嫁了皇子,将来她的孩子可以当这一国之君。不比嫁给户部尚书的儿子,还是工部侍郎的儿子强?”

    至于开封府府尹?官家觉得他官职太低, 根本没有竞争力!

    皇宫脑子乱糟糟的, “她一个民女有何过人之处?”

    要知道小儿子是她唯一的嫡子。其他皇子都是别的嫔妃生的。将来很有可能继承大统。娶一个平民之女, 未来还怎么继承皇位?

    而且听宫家的意思, 她父亲还死了!这就更糟!没办法扶她儿子登上皇位。

    皇后当然不肯。

    皇帝就把张希瑶的过人之处说了一遍。

    听到善于经商, 皇后眉毛有些松动。天下没人不爱财。官员也是如此。有了钱,就能买通官员扶持她儿子登基。

    皇宫这边乱成一团,另外三个府也是忙得团团转。尤其得知官家也知晓这个消息。

    他们心下齐齐发出一个糟糕:这世上要说最缺的人是谁?当属官家!

    他们可以在外经商,可官家不行。因为那叫与民争利。

    但是皇子妃是可的。官家肯定也想让儿子娶个财神爷!

    三位大人心头冒出同一个念头,“聘礼凑不齐, 以后再补, 先把买到的部分拿上,让媒婆快些去提亲。不能耽搁了。”

    于是汴京外城出现一道奇景。四批华丽的马车前后脚出了城, 而且直奔同一个方向。

    他们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

    当他们进村时,却发现村里许多人,而且张家门口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

    这是什么情况?!张家有人办喜事?!

    当一行人浩浩荡荡停在门口时,才发现张希瑶正在办喜事。而且已经到了拜堂敢后一个环节,“送入洞房”。

    张希瑶是招赘,送入洞房的自然是白让。

    看到有客人前来,而且手里拿的是圣旨,那颜色一看就不是平居百姓能够得着的东西。

    张老头哪里见到过这个,一时都看傻眼了。

    张希瑶扶住阿爷,让张婆子扶他回房歇息,自己带着几个兄弟们走出来,“不知几位大人是?”

    为首的是公公,他代表的官家。看到这情景也傻眼了。这是晚了?!老天爷,这回去怎么跟官家交待?!

    三位媒婆看着各自的管家,任凭她们如何舌灿莲花,面对此时情景也是无用武之地。就只能等主家吩咐。

    管家还能说什么,他们什么都不能说。

    村民们看着这些人,再看看他们带来的礼物,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这什么情况?”

    “送来的那个锦好漂亮啊。这是什么锦?”

    村民们见识短浅,没见过蜀锦,不过只见成色就觉得价值不菲。

    这里面最识货的夏家,此时看着这些人总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那为首的面白无虚的男人,好像是太监!

    只是对方一直没有开口,他也拿不定主意。

    最终还是太监首领方文海轻了轻嗓子,“杂家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为张姑娘添妆!”

    皇后娘娘?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希瑶也麻爪了,皇后娘娘怎么会认识她?

    方文海来一趟不可能空手而回,他就将几样礼物一一来下。好在提前时准备的礼物并不算贵重,其中还有点心、布匹之类的。珍贵的古玩字画一样都没有。

    方文海都这么表态了,其他人不可能什么都不表示,于是户部尚书的管家、工部侍郎的管家、白府尹的管家纷纷将礼物留下。

    这下村民们的议论声更大了。

    “阿瑶好厉害,居然连户部尚书都认识。”

    “工部侍郎也认识。”

    “白府尹也很熟的样子。”

    张希瑶忍不住产生怀疑,她什么时候跟这些人有过交集吗?可是她在脑海回想半天,她连白府尹都没见过,怎么会认识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