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暴发户家的漂亮继女[八零美食]》 140-150(第7/33页)
母女俩由衷一笑。
第二天,大家纷纷拿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现金和存折,结伴又去了售楼部。
关月旖和红姨的房款是用现金交的;
唐秀芳和宋小红的房款是一半儿现金一半儿银行存款。
总之,一直折腾到大中午,
四家的购房合同终于办下来了!
当然了,关月旖和红姨都是自己房子的房主;
唐秀芳想让女儿当房主,但唐悦不同意,“万一将来我找个和我爸一样的渣男当老公呢?万一他想来打我们这房子的主意呢?妈,还是你当房主比较好。你的就是我的,我的有可能会被男人骗!”
唐秀芳啼笑皆非,但还是同意了。
宋小红本来想也让俩儿子共同拥有这套房产,
张文张武也不同意,“我俩也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还是写妈你的名字吧!”
惹得宋小红又哭了一场,最后合同写了她的名字。
根据购房合同的约定,期房将于八个月以后验收。
而且大家的合同上还写明了房子的水电、门窗全都由开发商负责。
姚哥笑得嘴都歪了,很爽快地直接退了两千块钱的现金给大家,然后又给了大家人手两瓶花生油……
行吧,
原来这人手一瓶的花生油,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种五升装的大桶,而是像矿泉水瓶子一样大小的五百毫升装的。
但也实实在在的名牌食用油啊!
而且大家都是做餐饮这个行业的,得了这油,当然觉得特别实惠。
房子一买,
唐秀芳和宋小红欠了一屁股债,但好在债主们都是自己人,压力不大。
但,借钱总得还,而且还得攒钱装修呀!
要不然,下半年就交房了……
不多攒点儿钱,万一赶不上趟儿跟着月月和红姨一块儿装修,那她们以后上哪儿去找装修队、买家具电器?
就这样,大家又充满了干劲!
大家的高兴劲儿一直延续到周末。
许培桢和姜书远从单位回来后,也很直观地体会到了大家的喜悦。
许培桢私下和关春玲商量,“要不我们再在珠江新城给小月儿也买一套房子?”
说着,他摸了摸妻子的肚皮,“也给你肚里的这两只小的,一人买一套。”
“家里孩子多,我知道一碗水端不平,但还是想尽可能平衡一下。至少在物质上,每一个孩子得到的都应该差不多。”
关春玲笑道:“反正你有钱,我不管你。”
——许培桢手里大约有五十万左右,还是当初卖了北京那套四合院儿的。
许培桢又盘算了一下,“大月儿那房子花了十五万……要不我在同一个小区再买三套小一点儿的,每一套可不能超过十万……这样我还能再剩二十万,再托人在北京放个话,我们再去劳动胡同买两套老破小……总得每个孩子都有才行。”
说着,许培桢心惊胆跳地说道:“老婆,咱以后别生了吧!儿穷穷一个,爹穷穷一窝啊!”
关春玲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许培桢打定主意,决定等他忙完了手上的项目,就休个长假去做结扎手术。
相对于所有人的欢乐——
姜书远就显得郁闷多了。
就连六奶奶为了庆祝人齐、也为了庆祝大家都买了房而大办一桌,大家高兴得举杯庆祝时,
姜书远也是强颜欢笑的。
张建新很快觉察到父亲的闷闷不乐,夜里父子俩单独相处时,他问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姜书远也没瞒着他,愁眉深锁地说道:“昨天我被约谈了,说有人给纪|委写了匿名举报信,说我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张建新愣住。
姜书远赶紧安慰儿子,“没事没事,纪|委的人只是让我注意影响。”
“一般这种匿名的举报,组织是不予理会的。除非有人实名举报,他们才会组建调查组来查我。”
“你放心,我心里门儿清得很!从我第一天来这单位上班儿,我心里就有数……我都已经五十多了,再干一任我就要退休了。我来这儿可不是为了那三瓜俩枣而违法犯纪的,我来这儿是为了安安心心的退休,退休以后和你在一起!”
“我没做任何违法犯纪的事儿,所以我不怕组织上调查我。”
“我就是觉得很心寒……”
“我觉得我的工作干得很好啊,我帮大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村民们都对我很好,一口一个远叔的,同事和我也很要好!他们在工作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我帮他们解决的!如果这样也有人举报我的话……真令人失望透顶!”说着,姜书远一脸的沮丧。
张建新只好安慰父亲:“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一切都是按规定办事儿的,就不怕人诬告。”
顿了一顿,他又说道:“何况,也未必是列德村的人举报的你。搞不好是其他拆迁办的人眼红你成绩太好呢!”
姜书远叹了口气,点点头。
第143章 第143章 现场吃瓜最香了(上)……
关月旖和张建新忙完了买房子的事,便陷入繁重的学业之中。
今年已经大四了。
大部分同学面临着工作分配的关键时刻,
少部分同学决定考研,
而关月旖、张建新和已经保研了的同学们则忙着写论文、帮教授们做立项的任务、建设实验等。
其中,等待毕业分配的同学们又分为三拨人:
一大拨人是家里没有任何背景和后台的,他们就是听天由命,国家给分配到哪儿,那他们就去哪儿,所以他们是最松驰的,反正最后一学期了,学习任务也不是很重。
一拨人是家里有点儿关系的,如今临近毕业,他们的家里人正可暗中较着劲,忙着走关系想乘着最后一股分配的东风,分去好一点儿的单位。所以他们也无所事事,但终于满面愁容。
还有一拨心思活泛的人呢,正在想办法了解外资与合资企业是不是招人……
刘蔚伟和王静就属于等待毕业分配的这一波人。
王静当初是以委培生的身份上的大学,
毕业以后,她就得回原籍的卫生院去工作,而且签的还是二十年约。
前途?
她根本毫无前途可言!
刘蔚伟呢,是因为被记了大过,考研本校无望。
而他因为那一次的打击,也根本无心学习,当初发誓要考研去北大的……
初试的笔试就没过,分数还差得老远。
他放弃了。
但,就算之前关月旖说的那样,政策是一年年在变。
七九年改革开放,在整一个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