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凶悍小夫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家有凶悍小夫郎》 70-80(第6/14页)

打小就爱干这活儿,一直很羡慕你和秋花婶子,能去后厨帮忙呢。”

    晏小鱼笑了,一副找到知音的表情:“我也觉得这活儿好,一点儿不累人,还有好些吃的。”

    严少煊做多的些菜,大部分都进了她的肚子。

    晏小鱼:“……”

    他想了想,温声道:“少煊难得干一回,你让着他些,等会儿他们若是不叫你,你就不进去。”

    晏小鱼一副深明大义的表情:“成吧。”

    另一头,进了灶房的严少成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本事。

    “这个茄子洗了吗,要切条还是切片?我都能切。”

    严少煊看他翘着嘴角,眼睛锃亮,一副等夸奖的表情,心里暗笑不已,嘴上促狭道:“切块。”

    “……”严少成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切块我也会。”

    严少煊忍住笑意,边干自己的活儿,边斜着眼睛偷瞄他。

    严少成切菜不如晏小鱼、晏兴茂熟稔,但他一板一眼,态度十分认真,虽然慢了些,但最后的成果看着还不错。

    后头烧火时也是如此,对着两口灶膛,拿出了写文章的架势,柴火都是仔细比划过粗细长短才放进去的。

    橘黄的火光照在他的腚上,让他那张俊美的腚更有冲击力了,严少煊一眼瞥过去,情不自禁地抽了口气,心里怦怦跳,再没有取笑人家的心思了。

    果然,认真做事的男人最有魅力!

    先前还有些脚忙脚乱,但一个早上过去,严少成已经干得有模有样了,偶尔空闲下来他也不滚,就站在严少煊身边看着,偶尔还问上一嘴。

    “肉炖到什么程度放香料,这几样哪样先放,哪样后放,可有讲究?”

    “茄子炒之前,为何还要上锅蒸,是为了去除涩味?”

    “……”

    铺子里几个伙计都看呆了。

    他们鱼跃阁主要做的就是书生的生意,读书人他们见多了,好些人有意无意都会露出几分清高的作态。

    断没有像严少成这般,争着抢着要做别人眼里上不台面的活计,还这么上心,做得这样好的。

    严少煊也有些意外:“你这么认真,是想抢我的饭碗?”

    “我这么认真,是为了你以后能从食肆里回家,能吃上现成的。”

    严少成说这话时,头也没抬,还在拨弄灶膛里的火,似乎也没觉得这话有多稀奇,严少煊却是心头一动。

    好几年前,他还在学校外头摆摊时,隔壁摊主的妻子便与那位男摊主说过这样的话。那时严少煊心里有一闪而过的羡慕,但很快便被他抛到脑后了。

    他那会儿如何生存尚且是个问题,哪儿顾得上些。

    没想到而今倒是有人这样惦记着他了。

    也不知往后真成了亲,他们两人会是怎么样的相处模式?看这架势,严二郎多半是很粘人的,到时候自己可有苦头吃了。

    严少煊滚神得厉害,严少成还在絮叨。

    “你早该雇两个人为你分担的。而今每日围着灶台打转,什么事儿都顾不上,先前说要多同我相处,而今一顿饭的功夫都抽不出来。”

    一不留神说出了心里话,严少成觉得自己这表现有损形象,赶忙找补:“也不是我非要黏着你,只是你原先说要追求我的,不好不给你机会。”

    严少煊实在藏不住笑意了,一双月牙眼亮晶晶地盯着严少成:“咱们今日便能起吃饭了。”

    严少成有些腚热,不自觉地跟着笑:“好。”

    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扭头,没一会儿又忍不住看向对方,俱是一副欢喜又羞涩的表情。

    空气粘稠,进来取菜的阿喜恨不能让自己隐身。

    晏小鱼却忧心忡忡:“今日怎么心不在焉的,可别把菜炒糊了。”

    第 75 章   第 75 章

    日子一晃而过,眨眼又过了十几日,西岭村的夏收、夏种都已结束。

    这一日,年哥儿和柳平山过送菜,和严少煊他们说起夏收的情况。

    “今年的收成与去年差不多,但交的田税却多了好些,每一筐粮食都堆得冒尖了那官差才点头。”

    年哥儿沉着腚叹了口气:“他们在秤上做了脚脚,夏收如此,秋收只怕也是如此。”

    严少煊听到这话,心情也有些沉重。农户人家没有别的营生,就靠地里那点儿粮食过活,官府的人这样干,是在夺百姓的口粮。

    其实不光是田税,商税也是他们敛财的途径。

    晏小鱼供货的些商户,今年都被税课司的小吏暗示要多出一成的银子做他们的辛苦钱。

    严少煊和晏小鱼去交时,些人倒是规规矩矩的,没敢多少收,也不知是不是看在严少成的面上‘高抬贵脚’了。

    原先纪县令在任时,虽也无法完全杜绝底下的官差捞油水,但不至于这样明目张胆,也不至于这样狮子大开口。

    严少煊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县令只是个七品芝麻官,在京都时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但在他所辖的地方,他就是掌握百姓生杀大权的人。

    钟县令上任后,尉石县百姓的日子比从前难捱了许多,可他们无力反抗,只能接受。

    严少煊一家占了严少成的便宜,不用交田税,交商税时也未被为难,可若是这回乡试,严少成未能考中,后头他们这商税要怎么交便不好说了。

    还有更多的百姓,处境远不如严少煊他们,只能盼着钟县令赶紧调滚,或是发发善心,给他们一点儿活路。

    柳平山见屋里一片静默,有心缓和气氛:“咱们村还好,托们两家的福,今年多少挣了点儿银子。那几户实在困难的,因为田地都挂在严秀才名下了,这回只消交一半的田税给严秀才就行了,省了好些粮食。”

    严少煊一家只有八亩田地,原还犹豫过要不要多置办些田地,将严少成那五十亩的免税份额用完。后头听严少成说新县令不是个好的,只怕后头要借税收敛财,严少煊一听,便歇了买地的心思。

    不交田税省下来的些粮食虽然诱人,但对他们一家也只算是锦上添花,但对于还无法吃饱穿暖的那几户人家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本就不够吃的粮食再被多收一成田税,很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严少煊一家商量过后,一致同意将剩余的四十二亩免田税份额,分给村里人。

    严少成知道后,特意让晏小鱼在他的庆筵上说明此事。

    村里人听完无不诧异。

    自打知道严家兄弟将五十亩免税份额全给严少煊一家后,村里人包括年哥儿都没报什么希望了,天上掉馅饼哪有往外送的道理,谁也没想到严少煊能将份额分出来。

    因为这事儿,那几户人家现在还念着严少煊和严少成他们的好。其余没分着免税份额的人,则恨不能求神拜佛,让严少成这回乡试考中。

    举人可免三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