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90-100(第7/27页)


    不错,他确实有一部分兵权在手,可也远不能和此相比。

    他拦截个奏表还成,想拦截住参战士卒的洪流,却绝不可能。

    “安定”这个名号的存在,对于不确定性最大的海航来说无疑是个吉兆。

    而这还只是个最小的理由。

    对于那些只希望能保障作战前后权利的底层府兵来说,安定公主给了他们以承诺,若能随同出征,等到回返之时便能和他们一一校对那木板上的姓名。

    而对于稍有些追求的府兵来说,安定公主的存在,意味着高居庙堂的天子必定会对百济一路分出一些注意,起码也要保障他们的后续支援。

    这是他们活命甚至立功的希望啊!

    他们又怎么会允许,当安定公主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随军意愿后,有人想要将她从中拦截下来!

    在第二日登船出兵的那一刻,李清月的这一番猜测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元神霁早在获知安定公主出现在军营里的那一刻,就已经惊得半个晚上没睡好,飞快地转动脑筋试图想出个对策来。

    然而他到此刻才反应过来抄录名单另有所图,也没能对其作出拦阻,自然是已经晚了。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不想耽误出战时间的士卒,像是有序的潮水一般,涌向了那一艘艘的航船。

    而其中那位安定公主,固然身着稍显朴素的军衣,却依然被以一种众星拱月的方式簇拥在其中,朝着主船护送而去。

    元神霁那早已酝酿好的说辞,几乎只来得及说出“公主”二字,就已经被淹没在了其余声响之中。

    再翻不起一点风浪。

    他能看到的,只是安定公主登临大船后,像是想起来还有他这样一个被丢在后头的跳梁小丑,又行到了船尾甲板之上朝着他看了过来。

    士卒已陆续登船,四周的脚步声也已逐渐消失在了这一片海港之地。

    或许还有零星的交谈,也都被船舱的隔板给阻拦了大半。

    以至于在这两相对望间,反倒是沿岸的海风之声最是响亮。

    李清月忽然高声喝道:“元刺史!”

    元神霁凝眸望去。

    正见长风将这位小公主身上的披风高高扬起。

    她的下一句话也已在风中传来,“折冲府校场之上的姓名木板,劳驾您多加看护了。另有两封书信还在营地军帐之中,也劳驾您为我送往京城!”

    她遥遥挥了挥手,像是在表示致谢,转头就消失在了元神霁的视线之中。

    可这位青州刺史丝毫也没有因为这份“礼貌”而觉感动,更没有庆幸于这位公主并未在大庭广众之下和他撕破脸皮,去说他此前阻止刘仁轨行动的事情,反而只觉一阵后背发凉。

    书写有姓名的木板成了他的看护对象,是不是也意味着,当安定公主随同刘仁轨从百济回返后,这些后续的军功和阵亡将士的统计事宜也要落到他的头上?

    他在协助刘仁轨征发府兵的时候做得有多敷衍,到时候就得有多少麻烦。

    这让他很难不怀疑,安定公主正是要借此来给老师找回场子。

    而那两封书信,只怕就是给陛下和皇后的,这其中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对他而言同样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若是在其中对他予以状告,实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再加上没能阻止公主参战的办事不利,两罪并罚下来,天知道他还能不能保住他这青州刺史的位置。

    旁人或许不在意于这样的位置,可洛阳元氏却需要啊……

    元神霁握着手中的书信,陷入了天人交战的纠结之中。

    偏偏这是公主写的信,他必须慎重对待。

    要早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他还为难刘仁轨做什么!

    反正,那府兵制的实施情况,陛下也未必就会当即过问。反倒是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让他身陷局中了。

    而他甚至没有更多犹豫的时间。

    因为就是在海航渡船出发后的这个傍晚,他的青州州府就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那衣着光鲜的少年人,明明并无官职在身,却有着一番世家贵胄的气度,紧随其后的正是屯营“飞骑”!

    那是陛下的亲卫。

    恐怕也只有那少年人脸上的焦虑,稍有破坏他的威风。

    可这也是一位绝不容元神霁慢待的客人。

    在听元神霁说出了近来青州地界上的事情后,来人更是勃然变色,“公主渡海出征,你为何不拦?”

    元神霁好生无奈:“我没有陛下的圣旨,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根本拦不了。”

    可这话一出,崔元综却真是要被他给气死了!

    当日公主离宫,让他成为了被问责的对象。

    甚至比起和他交谈的裴炎来说,他身上的责任还要更重一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必须对陛下给出个交代。

    崔元综不甘心因为自己的缘故,让清河崔氏本已日渐好转的局势崩塌,只能在应付过去了陛下对于他的考校后说道,既然是因为他无心说出的那句话,才让公主有所误解,那么说不定由他来亲自解释,更有可能将公主给带回去。

    陛下当即打发他和出门找人的禁军一并上路,只是还多留给了他一个完不成任务的惩罚。

    崔元综暂时无心考虑后者,只想着若能将公主给接回来就万事大吉。

    这接连数日的赶路中,他是一点也不敢多歇息,可惜还是在沿路间遇到了一次航船阻滞。

    结果当他抵达青州的时候,收到的就是眼前这个结果——公主早已经离开了。

    若是人还在岸上还好说,可这军船离岸,他总不能也找一艘船追上去。

    姑且不说他能不能追上了,就算真在海上追到了人,凭借着他这点本事,真的能将人给带回去吗?

    一想到这里,崔元综只觉满心悲愤。

    他那句话会被公主当真也就算了,结果这追赶之路也如此不顺,真是让人感到绝望。

    但凡这青州刺史稍有几分头脑都该当知道,哪怕李清月是刘仁轨的弟子,陛下也不会准许她以这等稚龄远征的!

    可他刚想说出几句斥责之言又顿时收了回来。

    他如今并无官职在身,还在弘文馆中进学,没这个资格对朝廷命官妄言。

    他已经吃过了一次口无遮拦的亏,自然不能再犯第二次。

    元神霁却是看出了他的这份欲言又止,为自己再多辩驳了一句:“我敢说,让你处在我这个位置上,你也不会比我做得更好了。”

    他并非只是空口白牙地说,而是直接示意崔元综随同他前来。

    二人抵达了已空无一人的校场,停在那几十块木板的前头。

    元神霁指着那些“证据”说道:“我又非京中人士,如何能知道,安定公主能有这样的本事,凭借着这样的手段稳定军心,在这些士卒的拥戴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