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问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武周]问鼎》 90-100(第8/27页)

登船。”

    “你告诉我,这是一个如此年幼的公主该当有的表现吗?”

    不是!

    她这一手本事,只怕不是因为刘仁轨的步步传授,还有她本人的机变。

    否则在安定公主出现之前,刘仁轨不可能是这样被动受制的状态。

    元神霁甚至觉得,倘若安定公主不是个公主的话,她昨日到今日的一番表现,已足够让她在陛下心中地位斐然,去与太子一较高下了。

    不,就算是个公主也能有此等待遇。

    或许也恰恰因为她是个公主,才让她这种收拢军心的举动,少了对陛下的威胁,反而成为天子能够赖以夸耀的资本。

    他心中思忖着这些,也没耽搁将那两封信连带着几块备用的木板,都摆在了崔元综的面前。

    “这里有两块抄错了字后废弃的板材,以及两块公主写多了的,再有便是公主给陛下皇后所写的信件,都由你和禁军一并带回洛阳吧。我也会同时上呈一份请罪奏表的。”

    “若需要我前往洛阳请罪,我自然会负担起这个责任。”

    但要是想让他协助什么海上追赶,那就大可不必了。

    崔元综应道:“我知道了。”

    元神霁已将事情都交代明白了,他自然没什么可说的。

    只是在将此地的物件收拢完毕,行将踏上回返洛阳旅途的时候,他望着面前已是漆黑一片的天穹,终究还是又叹了口气。

    此行的失利意味着他还有了更多的麻烦。

    因为那个接不回公主的惩罚,是让他也去边境作战!

    谁让陛下说了——

    他倒是要看看,清河崔氏子弟所说的实战出名将,到底能出个什么东西来!——

    早已在海上的李清月可顾不上去管崔元综这个背锅侠。

    她将注意力都放在了置身的航船之中。

    昔年太宗皇帝征伐高丽,令江南十二州工匠在扬州打造海船数百艘。

    这些海船之中的绝大部分还没退役,并停靠在青州、莱州、登州这些沿海港口。

    而这些海船的造船技术,也远超过当时的其他国家。

    李清月心满意足地下到海船下部,就在船长的领路下见到了为防意外而设立的水密隔舱。

    这是为了防止船只破损渗水,直接造成沉船,经由这一出缓冲,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这个技术,在如今的航船中居然已经有了应用,让李清月倍感欣喜。

    她还见到了在船长室中根据《海岛算经》和北斗星定位大致画出的远航百济海图。

    虽然远远不能和后世的海图相提并论,但有这个东西的存在起码能保证,她不会跟着航船漂流到什么未知的地方去。

    “算起来我带上船的一件东西也和太史令有关。”李清月指了指那出自李淳风备注的《海岛算经》,开口说道。

    接到她的示意,一直就没将包袱离身的阿史那卓云连忙将东西递了过去。

    李清月一边将包裹拆开,让其中的圆盘露出其面目,一边说道:“此物出自太史令之手,我将其叫做——”

    “航海罗盘。”

    第94章

    航海罗盘这个东西, 对于方今时代的人来说,既是个稀罕物,又可以说有点眼熟。

    船长疑惑地看着这个圆乎乎的东西被摆放在面前, 见其上被写了整圈的天干地支、八卦四维,乍看起来和八卦图还有那么一点相似。

    但不同的是,在航海罗盘的中间有着一个凹槽。

    “去取一点淡水来。”

    公主有令, 当即有人行动了起来。

    而李清月自己的动作也没停,她自这个包裹之中摸出了另外的一个小包袱, 在里面放着一块磁石和一盒铁针,以及……一根在登船前让人取来的细草?

    这看起来还真是奇怪。

    船长紧盯着公主的一举一动, 见她将草穿在凹槽底部, 针和磁石反复摩擦后穿在了草上。随后,当水在那凹槽中满上的时候,那针便漂浮在了上头, 定格在了一个指向。

    李清月又自卓云的手中取过了以白水晶打磨出的盖面,将凹槽给小心地封口。

    做完这一切, 她满意地拍了拍手。

    虽然说,如果遇上倾覆的情况, 这个盖子和基座其实也还没法严丝合缝地卡紧,但起码目前来看,这已经是个初具雏形的航海罗盘了。

    “这是……”船长低声开口。

    他原本还有些迷茫的,但他到底对于船航行的方向有数,又因海岛算经等海航数学问题的进学, 对于方位和距离远比一般人敏感得多。

    在看到李清月转了几次罗盘的方向, 那水中铁针都始终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分明和司南的特征相似时,他脑中不由灵光一现, 也当即惊呼出声:

    “公……公主!这东西是另一种司南对不对!”

    它指示南北,而且看起来比司南的反应要灵敏得多。

    所以它周围的标识和司南的底盘也很相似。

    那正是用来划定方向的!

    天干地支外加八卦四维,合计将方位划分成了四十八个方向,这么一看的话,还比司南底盘的刻度划分更加细致一些。

    李清月迎上了他的探寻目光:“对,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司南,不必晴天观日,夜晚观星,哪怕是在阴晦天气也能够进行海航,以防偏离航线。”

    “原本对于日月星辰指路的记载,也可以逐渐取代成对针方位,对于往复使用的航路来说,应该更有用一些。”

    “只不过还有几个问题。”李清月苦恼地指了指这个半成品,“一个便是这个水浮装置容易被破坏,目前太史令那头还在修改固定装置,另一个就是,这个被和天然磁石摩擦过的针,还是需要定期打磨的。再便是,若按照对针方式记载,这些现有的航路都得补充记载了。”

    她翻了翻船长的笔记就知道,目前的航路记录方式,是以北斗星和太阳方位来推断的,更倾向于一种经验的记载,再加上沿途之间经过的海岛,经过海岛算经的测量记录了岛屿高度以及与航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细致框定路线。

    所以要将其全部替换成罗盘的对针记载,还需要相当多的时间。

    这次她将此物带来,其实能起到的只是预防阴雨天气,辅助确定方位的作用。

    不过很显然,对于船长来说,这些毛病在海航原本会面临的种种挑战面前,根本不能算是个问题!

    他的目光已越来越亮。

    海岛算经这种实用数学题目,说是说的要让他们这些人尽数学会,可航船如此之多,船员的术算天赋也天差地别,再加上经验之谈里不同航路的太阳方位指示也有所不同,也就意味着,他们留下的记载其实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七月里的海上风暴还经常在突然之间降临,导致风雨中行船,根本来不及躲避掉出现的礁石海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