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30-4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430-440(第42/48页)


    门一关,屋子里的两人抱着大碗继续看电脑。

    ·

    丛澜咋咋呼呼:“哎哎哎是我师弟!”

    男单这次来的是三个人,沐修竹殷英千和卞玄,倒是跟GPF一样。

    进入最后一组的是卞玄和沐修竹。

    “小沐现在的跳跃挺稳定的,卞玄不太行,他还是有点不稳。”丛澜继续解说,“卞玄也不是基础的问题,他是发育过后力量过剩,自己的实力跟不上新的身体。”

    丛澜把散落下来的头发往后捋了捋:“你们看过他之前两年的比赛吗?那会儿他很瘦小,现在体格子壮了许多,我很羡慕男单,他们发育关的风险比女单小很多,对,小的让人羡慕嫉妒。”

    男单当然也有风险,万一从一米五六一下子长高了20厘米,那就完犊子了。

    丛澜:“男单的身高基本上在一米七到一米七五之间吧,现在的世界前列运动员们。也有很高的,不过卷四周卷不过,成绩就上不去。”

    她想了想:“但目前的趋势就是,谁四周得分多谁的赢面就很大,于是男单的个子就趋向一米六左右了,跟女单差不多。”

    提到这里她还举了几个例子:“日本的啊,你看那谁,我突然想不起来名字了……哦对井上,还有一个叫什么来着……志腾俊夫,和十二月比赛里的木须隆明,都是一米六多一点,跟我差不多高。”

    最后一人就是GPF里那个自由滑被扒拉干净的水货,也是JSF想献祭仲田雪枝力保的男单独苗。

    摄像师:“……”

    这么敢说你不要命啦?

    丛澜:“可能是矮个儿轴短方便旋转吧?摔四周也没个子高的那么疼。”

    她警惕地看向摄像机:“会觉得我嘴毒吗?”

    摄像师:“……”

    你有点数就好。

    丛澜:“无所谓嘛,说实话还不让啦?男单四周跳普遍了以后,如果前期冒不出头,后面就很难更进一步。我看有人问,怎么花滑赛场上都是瘦高个身材好的。说实话,就跟跳舞的能到最好的舞团里一样,不是所有人的身体条件和天赋都那么好,而是这批人才能走到最后罢了。”

    舞者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身体条件,相貌、比例、天资,不是练舞的都这样,而是在一路上的筛选中,那些无法同时满足所有苛刻条件的人,很难走到路的终点。

    不乏有例外,但这样的人,只是相比同类人的某一点要弱上少许罢了,拿他们去对比其余的专业人士,这些“弱点”依旧是格外优秀的。

    丛澜:“走在世界前列,一旦有弱势的地方,就要用百倍千倍的努力,来让长处变得更好,以填补这些劣势。”

    所以一米八的个头消失在了男单的领奖台上,也让人们有了“个子高真的不适合练花滑”的认知。

    当然,如果热爱,那么不管怎么样都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啊,摔了。”丛澜平静地说着画面的事实。

    四周跳太难,想要在世锦赛里拿到前三,人们使劲了浑身解数,不怎么擅长四周跳的人也可能会为之一搏。

    丛澜:“女单短节目不能放四周,其实我也可以跳的。这个……休赛季要是冰演的话,到时候可以为难编舞师给我搞个新节目,到时候编个四周进去。”

    摄像师:“!!!”

    丛澜“这个”之后本来想跟的话是,这个赛季要是不受伤,但想到祸从口出,乌鸦嘴总是会成真,就不立这个flag了。

    这flag什么的,单是想想都觉得发毛。

    放出了一个核弹,丛澜继续看比赛:“3A浮足搭冰了,4T翻身,跳跃不太行,编排很好,这套编舞我很喜欢。滑行流畅很有速度,转三莫霍克接3Lz3T的时候一气呵成。他的三周跳应该不错。”

    ·

    孙娅然:“哈萨克斯坦这个选手今赛季的两套节目完成度一直不高,状态很萎靡。我记得他去年受伤严重做了手术,可能是后遗症导致的吧?希望世锦赛他能表现得更好一些。”

    方尖缘抱着她吃完的碗,打了个嗝。

    陶月杉:“快到小沐了!”

    方尖缘:“那我等会儿再把碗拿出去。”

    陶月杉:“澜神会出现吗?”

    方尖缘:“应该?之前不是都会陪着嘛!”

    两人瞪大了眼睛准备看随着选手一起出来的丛澜。

    结果没瞅见。

    丛澜有点累,就在后台待着看转播的比赛了,顺便吃东西和擦冰刀冰鞋。

    再跟褚晓彤隔空吵架,一个显摆吃食,一个骂骂咧咧。

    沐修竹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于谨细心叮嘱两句,让他收着点儿滑。

    沐修竹面无表情点头,脚下的冰刀在挡板里面搓着冰面,压出来了一道又一道小冰痕。

    方尖缘不知道为什么,硬是从这面无表情上看到了沐修竹的失落不满:“他肯定在想师姐不来好伤心!”

    这话是调侃,陶月杉也明白,跟着道:“就是,都隔了这么久怎么不来看我比赛呢?”

    脑补衍生的谣言,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沐修竹没什么表情,只是在认真思考自己的比赛罢了。

    丛澜来现场他会很高兴,不来也可以的,她是师姐不是教练,赛后也有自己的事情。

    孙娅然遗憾:“哎呀,摔了……”

    摔了4Lz。

    她道:“今天的男单不知道怎么回事,短节目里很少有人clean。连沐修竹都摔了最擅长的4Lz。”

    方尖缘跟陶月杉对视一眼:“不是真的吧?”

    真被说中了?

    没有了师姐,小沐就不行了?

    谣言被佐证的力度+1,网络上已经有相关言论了。

    别说沐修竹的粉丝很烦这些,连丛澜的粉丝都不喜欢的。

    孙娅然在解说中提到:“运动员临场发挥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有时候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突然有什么技术动作不顺了。”

    但哪怕她说了,有些人也不愿意去信,偏要截取自己的想法片段,硬是套在事件上,当做是真相。

    虚假的脑补罢了。

    谁又能真的知道旁人的所思所想呢?

    将自己的思维用作解释一切的圭臬准则,尽情狂欢,那不是勘破表象,那是自我陶醉演变的得意洋洋。

    方尖缘刷新了一下话题,发现上面多了与自己说的类似的话。

    进去一看,评论区还都是附和。

    她:“……”

    别太离谱了。

    她只是调侃,但总有人真的以为这类言论是事实,并破口大骂,居然还有责怪为什么不去前场给沐修竹撑腰的,并言道“既然不能保证每次都来,那干脆最开始就不要来”。

    方尖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