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捡猫后走上人生巅峰[穿越]》 70-80(第6/15页)
到店里,个别甚至是从别处慕名赶来的。
这些顾客大都是口口相传,被朋友鼓动着前来试试的,起初还是抱着一副不大理解的心情。
“我花了钱,还要自己做来吃?何必?”
“左右就是辣锅煮菜,自家也能做,犯得着去外面花那份钱?”
但朋友却摇头:“你这就不懂,正是这份乐趣在里面呢,那汤汁浓郁辣爽,吃的人浑身冒汗,我这风寒都好了!”
“往日我总觉得,在那饭桌上,干吃是最没意思的,多了一重手续,反而不用那么辛苦找话题”
“总之也用不来几个银币,你去试试看,保准不会后悔的!”
于是大花火锅店更热闹了。
余幸结结实实的忙了好几天,等稍微告一段落的时候,后知后觉还没有谢过凌朝凌寻兄弟两个,当天喷发式的业绩这两人也有一份功劳在的。
“得准备份礼物啊。”
余幸在纸上记录当天总结的时候,认真写下了这一项。
“不过该准备什么呢?太薄或者太厚都不大合适,那样出身富贵的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呢。”
“喵,喵喵喵。”
什么都不用准备,给凌寻一根头发丝儿都是浪费。
不过很可惜,余幸听不懂这些猫言猫语。
因为工作量的缘故,火锅店又招了四个员工,可以轮班的倒替,斯柳作为总管事统筹协调,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运行着。
余幸大多数时候是在店里帮忙的,因为要算账,虽然后来也雇佣了专门的人来管,但依然是放心不下,有空就过去看看。
不过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起床和出门都变成了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回家比较晚的时候,都得从头到脚裹得厚厚的。
“我估摸着在过两天,就要上冻了。”
余幸坐在灶台前面,望着院子里已经光秃秃的树干,有些发愁:“什么时候才能送暖呀,要冷死人了。”
抱怨虽然是这样说,不过天气越冷,火锅店生意就越是红火,每天迎来送往的客人一波接着另一波,俨然成了十分受欢迎的餐馆。
不过随着店铺的火爆,紧接着就有很多的模仿者出现了——就如同鸭脚港时候的自助菜店,而这个看起来模仿会更加容易。
而关于这一点,余幸是不担心的。
火锅这个东西,看起来简单,内里的门道却没那么容易。
上辈子的时候冷眼旁观早明白了这个道理,创业若是光靠模仿就能轻易赚大钱,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失败者。
“让他们学去吧,咱们才不管呢。”
她抱起猫,亲昵的蹭蹭脑袋。
“我已经把大花的招牌注册过了,而且还交了最高份额的保险金,所以这一点倒是不用担心。”
“这么久没回去鸭脚港,对于那边的事情还真有点不放心,不过盐二应该能处理的来,他现在倒是很有大掌柜的样子。”
“喵。”
“没有通讯设备还真是不方便呢,本来也就是一个电话或者视频语音就能解决的事情。”
大花伸出舌头,唰唰的舔她的手背。
每当余幸说起她的''上辈子'',这些陌生的,他不能理解的词汇便经常出现。
虽然不能准确理解意思,但也感觉出那个世界,是比这里更加高级和先进的文明。
在那个地方,有能走很快的车,能上天的鸡,能让天南海北的人彼此之间听到互相的问候,能有很多种消遣娱乐的方式。
那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她见识过繁华,享受过便利,然后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这里,所有打拼的劳动成果都化为了泡影,一切只能从头开始。
这其中的辛酸是说也说不尽的。
余幸需要钱,需要铺面,需要帮手,这些他都能帮得上忙,但当她思念家乡的时候,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好了,大花,别舔了,好痒。”
她拍拍猫脑袋:“你怎么还是不长个儿呢?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品种呀?”
“那也不错,能省好多衣服布料。”
“ ”
这个小院从租下来到现在,也有两个多月,前期余幸担心的被赌鬼找上门来什么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称得上是岁月静好。
附近有个很好的书院,说是书院,其实完全能称得上是学校,规模很大,小孩到青年再到成年,囊括了许多年龄段的学生在里面。
余幸去菜市场买调味料的时候路过,还特意驻足观看,得出的结论是,有点想在附近摆摊。
“学校附近做小吃生意最好做了!”
余幸幽幽的道:“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不用愁销路。”
斯柳:“老板,你清醒一点,店里已经不够我们忙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我才觉得可惜啊感觉好多钱在我眼前飞走了一样。”
第75章
书院离着小院不远不近,走路大概要十多分钟,然后穿过一座风景优美的小桥。
“这样一算,咱也算住上学区房了。”
余幸感慨着:“这房主真是不懂得珍惜,读书的机会,多难得呢。”
她上辈子只念到高中——其实余幸是能考个二本的,虽说不是前途一片大好,但至少是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改写命运。
不过因为年满十八岁,福利院不再资助,以及一些别的乱七八糟的原因,也就没有再读了。
人生的很多选择,都是一念之间。
余幸:“有机会的话,还是要读书的。”
斯柳顿了一顿:“我打听过了,那个书院,也是招成人学生的,如果您真的想去”
“不不不!”
余幸疯狂摇头:“我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的,你别放在心上!”
她连字都认不全,半蒙半猜的,真要去到学校里,还不是个睁眼瞎,整天要被老师骂。
“别浪费那个钱了,我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子,也不想考什么做点小生意挺好的,挺好的。”
其实火锅店开业以来,也经常能看到穿着书院制服的人来吃饭,从少年到青年都有,秋冬制式的是袄裤两件套,青灰色的绣着书院名字,颜色挺显白。
这些学生一般都是多人聚会的,热热闹闹摆上一大桌,结账的时候人均也能承担的起,不会太过离谱。
也有一次,他们请了书院的老师来,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清瘦老先生,可惜那位老先生并不能欣赏这种餐饮方式,愤怒的拂袖而去,顺带还打翻了一盘子青菜。
学生似乎也有些无奈,转而对着余幸道歉:“老板,你别见怪,我们老师一辈子没进过厨房难免有些偏颇了。”
余幸笑盈盈的:“不打紧不打紧,小蟹,重新上一份鱼片,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