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30-40(第27/29页)

面粉家里也有,陆杨就多做了些饼子。等会儿给陆林送几个尝尝。

    算着时辰,他猛一回头,把刚来灶屋探头探脑的谢岩抓个正着,还把人吓得一激灵。他

    又哈哈笑起来:“你怎么总偷偷摸摸的?”

    偷偷摸摸这个词,已经跟前天夜里的景象产生联系。谢岩总忘不了村民在拐角、在院墙上,在门窗后探头探脑的样子。

    他小声辩解:“我跟他们不一样。”

    问哪里不一样。

    他就说:“他们跟你没关系,是偷看你。你是我夫郎,我怎么看你都是光明正大的。”

    “这就是你探头探脑的原因?”陆杨还是想笑。

    谢岩想了想,说:“我怕吓到你。”

    陆杨才不会被吓到!

    “明明是你怕我跑了!”

    对。

    就是这样。

    谢岩也笑了,笑容很腼腆。

    跟他把话说开,陆杨的生活没有明显变化,他家状元郎还是黏人,早上依然起不来,要先躺着背个《千字文》才能醒神,跟来灶屋以后,不会大咧咧进来找他,更不会开场吼一嗓子,总会安静站在那里,似怕惊扰,又似乎只看着他就满足了。

    陆杨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变化太多,他就不自在了。

    热饼子出锅,他用盘子装了五个,又盛了一大碗腊八粥,让谢岩出去串门。

    “给林哥哥送去。”

    谢岩会串门,他之前还请陆林帮忙炖了鸡汤。

    他拿了小篮子过来,把碗和盘子都放里面,拎着篮子稳当出门。

    腊八节,铺子还得开张。

    陆杨说了,开店最忌讳开一天歇一天,一旦开门,除了年节休市,否则再难的日子,天要塌了,铺面都得开张。

    只有稳定开业,才会让周边百姓感到踏实。这种踏实,会让他们有需要的时候直接过来,而不是有需要的时候犹豫要不要来,怕没开门,白来一趟。

    铺子要开门,陆林也起得早。

    他也煮了腊八粥,加的食材少一些。是用的花生、红枣、芸豆还有粳米煮的。收了谢岩送来的粥和饼子,他让谢岩等等,替出碗和盘子后,也装了一碗自家熬的腊八粥。

    “馒头还没蒸熟,我等下给你送去。”陆林说。

    谢岩愣了愣,粥他能拿回去,不知道馒头该不该要。

    他学着陆杨的话,与他客气:“不用,我家夫郎烙了好多饼子,都吃不完。”

    陆林:“……”

    那样伶俐的夫郎,嫁个木头。

    谢岩回家,陆杨问他都怎么说的。

    他记性好,一句句转述了。

    陆杨:?

    “你就这样学我说话的?”

    谢岩这样说话,是有理论基础的。

    先客气说不用,再表达自家有吃的,然后让人留着自家吃。这就是个套话。

    陆杨:“……”

    都学了什么东西。

    谢岩拉他手:“杨哥儿,你再教教我。”

    陆杨低头看。

    真是的,撒娇越来越自然了。

    陆杨说:“如果是我,我会这样说。不用不用,我家里烙了好多饼子,得趁热吃了,家里就三张嘴,再多也吃不了!你这馒头我闻着就香,下次,下次拿两个我尝尝!今天就算了。”

    他要学套话,陆杨就跟他讲套话。

    “你客气,你不能说一句‘不用’,一句太冷,三句显得很真,两句就差不多。你说你家有饼子,那得加一点真事,你只说一句多得吃不完,别人听了当你是炫耀,显摆家里阔气。你要说家里就三张嘴巴,那再多的饼子,也就这个数了。

    “然后馒头,他都蒸上了,也要给你送,你得夸他呀。没吃着,不知道味儿,就说香。怎么香呢?你说下次要吃。说要吃,也要实际一点。数量很多,你不能乱说。随它什么,两个都是最合适的,这就是个虚话。不多不少凑合凑合。

    “再是收尾,你就说算了。算了又冷了,得今天算了。人家下次蒸馒头不一定记得,这事儿就过去了。今天不是过节吗?再随口说两句吉利话就聊完了。”

    谢岩犹如在听天书,他自小被人夸聪明,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大笨蛋。

    “这都是什么……”

    陆杨拍拍他的手:“这是生活的智慧!”

    好话都爱听,摆阔让人心情舒爽,要是碰上一个啥也不懂的愣头青,你跟他摆阔,他连锅端走,两家就结仇了。

    生活的智慧在生活里学,真用到实处,没这样细细拆解的。

    陆杨叫他来吃饭,让他别钻牛角尖。

    “灵活一些,没人说话是固定不变的,你看那些书,字都那个字,每个圣人留下的篇章都不一样。别把自己困住了。”

    谢岩若有所思,吃饭时心不在焉,不知他想了什么。

    陆杨没心事,吃得香喷喷的。

    自家煮粥,他用料大方,夜里煨炖着,已经把食材都炖得半熟,今早熬一熬,每样食材都软烂化开。

    糯米黏,熬出浓郁的米汤,将它们完整包裹,每一口都是多种食材在嘴里爆香。

    陆杨不爱吃硬硬的东西,可是核桃、花生经过两顿炖煮,都变得跟栗子一样软糯。糖没加多,没有掩盖它们的原滋原味。这个粥炖得好。

    陆林的腊八粥材料少一些,炖的时间久,大颗的花生都软软糯糯,里头没有加糖,是红枣撕成条,把红枣的甜都熬进了粥里。

    陆杨吃得直点头,下次,下次他要在腊八粥里加红枣!

    喝着粥,再啃一口萝卜丝馅饼。馅饼用猪油烙的,外皮焦香,干吃面皮都够味儿,馅料热乎,萝卜的口感适中,木耳余留了嚼劲。大口吃着很香。

    他家状元郎真是没口福,吃饭的时辰瞎想什么?

    这么好吃的饭,他没尝出味儿。不如喂猪。

    哼。

    家中事务都是赵佩兰照料,白天事多,陆杨跟她说好了,让她早上多睡会儿,给她留饭,不用起早熬着。

    夫夫俩吃完早饭,结伴出门去铺子里。

    陆林看他们出门,就从自家院子里出来,跟他们同行。

    谢岩悄悄看了看陆林的手。是空手,果然没有馒头。

    谢岩:“……”

    过日子真难,没有夫郎他可怎么活啊。

    照例,三人坐傻柱的驴车去县里。

    吵架事件后,傻柱家的战斗力飙升,咬着孙二喜家不放。

    两家吵架,攀咬了许多的小村民,小村民经不起闹,相继承认没有债务,跟谢家是互不相欠的邻里关系。

    谢家困难,是因为跟大部分人站到了对立面。

    大村民少,小村民多。小村民望风倒,他们家就不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