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20-30(第18/22页)

道出姓名。

    姚三娘歪了歪头:“新任知县叫什么?”

    “怎敢直呼县尊大人名讳?”随从哼道,“我家老爷姓樊,等你们到了安陆就晓得了。”

    不过是些商户,见到县尊大人都得下跪。等到了安陆,有他们好果子吃。

    谢明灼暗自失笑,她没记错的话,这位樊知县的调查报告中有条评语——为人谨慎,安分守己。shsx

    怎么就教出个混不吝的儿子。

    “那就到安陆再说。”姚三娘最后不耐烦道,“现在立刻回去,天亮之前,谁要再吵,我让他一辈子都到不了安陆。”

    【作者有话说】

    评论和营养液快快砸我碗里!么么么么么!

    第29章

    ◎抵达安陆(一更)◎

    有姚三娘的三十精壮震慑,樊少爷敢怒不敢言。

    他狠狠瞪了一眼谢明灼六人,气冲冲回到破庙里,倒头躺下。

    翌日一早,姚三娘再次邀请六人用餐,对樊少爷视而不见。

    樊少爷青白着一张脸,一句话也没说,带着随从,驾车离开破庙。

    李九月眉眼隐现忧色。

    “九娘是担心到了安陆,他会找你们麻烦?”姚三娘笑问。

    李九月叹了口气:“本想回老家安稳度日,谁料半路招惹了这么个麻烦。”

    “我在安陆县还有点人脉,”姚三娘大大方方递来一块铁铸的符牌,“等到了安陆,他若找你们麻烦,你便拿着这个去找大通车马行的管事,他与衙门的何县丞有几分交情。”

    县丞虽不及知县官大,可毕竟在安陆县经营多年,知县新上任,还得依仗这些佐贰官。

    若县丞出面说个情,想必知县公子也能给个面子。

    符牌正面刻着“大通”二字,背面则是一个“甲”字。

    李九月感激道:“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贵重的不是一枚铁牌,而是天大的人情。

    于商户而言,能搭上衙门里的官,可不就是多了一条通天的门路。

    姚三娘直接塞到她手里,不容拒绝道:“叫你收你就收,别推推拉拉的,要不是我这些货车走得慢,怕耽误你们行程,铁定要护你们同行。”

    “多谢。”李九月目光动容,“三娘,你真是个热心肠。”

    姚三娘笑道:“举手之劳。你若当我是朋友,就安心收下。”

    李九月不再拒绝,小心接过铁牌。

    吃完早食,双方互相道别。

    姚三娘临行前叮嘱:“你们到了安陆后得先安家吧?若要租房,就去找平安牙行的纪牙郎,左脸有个痦子的那个,我跟他是熟识,你们报我的名字就行。”

    李九月笑容满面:“那太好了。”

    “置办家具的话,去老郑木匠铺,他家用料实在,价钱也不算高。”

    “好。”

    “还有……”姚三娘顿了顿,随即笑道,“算了,先说这么多,再说下去,我就成牙婆了。”

    李九月躬了躬身,郑重道:“三娘恩情,我等铭记于心。”

    双方就此分别。

    姚三娘目送她们远去,这才吩咐镖师启程。

    “三娘子为什么待她们如此……”手下镖师想了想,也没想到一个恰当的词,就借用了李九月的原话,“如此热心肠?”

    姚三娘神色淡淡:“合眼缘而已。”

    手下:“……”

    另一边,李九月也若有所思。

    “二娘,你觉得那位姚三娘如何?”

    谢明灼手里拿着书,闭眼默背功课,闻言只道:“是个热心肠。”

    “确实心善,但我总觉得,她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李九月跑商经验丰富,习惯多想,“她说怕耽误我们行程只是托词,应该只是不愿与我们同行。”

    “嗯。”谢明灼猜到姚三娘的身份,也理解姚三娘不愿与人同行的心思。

    那箱子里装的东西恐怕不是寻常之物。

    姚三娘的身份,她暂时不打算告诉李九月几人。

    一是目前说了没有意义,二是不明身份的情况下相处更加自然。

    姚三娘行事看似霸道,实则细腻敏锐,九娘、阿玉和阿晴但凡有一丝不自在,都会被她捕捉到。

    得先在安陆县站稳脚跟再说。

    两日后,六人顺利抵达安陆县。

    他们先在客栈落脚,挑选的客栈不算高档,往来商旅较多,鱼龙混杂。

    趁着天色未暗,李九月带着罗七去平安牙行找纪牙郎。

    谢明灼四人则去购置生活用具,顺便熟悉城中布局。

    安陆县城临水而建,流经县城的是府河的主干,府河古称涢水,故城中主街名为“涢水大街”。

    申时一刻,涢水大街热闹非常。

    四人沿着街道闲逛,遇到合适的店铺,就进去买几样物件,零嘴、绣布、针线等一些小玩意儿,装在竹篮里也不压手。

    “车夫”杨大负责拎篮子。

    他依旧不修边幅,头发胡须杂乱无章,与寻常的粗糙汉子无异。

    街道上的人潮越聚越多,都往一个方向流动。

    冯采玉请教茶摊老板,用的是安陆话:“前面有什么热闹?”

    “姑娘本地人?面生得很哪。”茶摊老板上下打量几眼,回道,“新街有家酒楼开业,请了舞狮队,都去凑热闹了。”

    “谢了。”她取出两枚铜钱,放在桌子上,权当喝了一碗茶。

    老板喜笑颜开:“小娘子要想去瞧热闹,得尽早过去,迟了赶不上趟。”

    冯采玉点点头,回到谢明灼身边。

    “那就去瞧瞧。”谢明灼只在视频里看过舞狮表演,还真没现场观摩过。

    时代变迁,原先的老街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生活所需,官府特意在老街边上开辟了一条新街。

    两条街相差不过几百步远。

    拐过弯,隔着越发密集的人群,隐隐能看到不远处的高台,金红相间的狮子毛格外醒目。

    鼓声激越,铜镲高亢,伴随节奏十足的乐声,狮子再次攀登高凳。

    杨云开用巧劲开路,引着谢明灼三人深入看客内围,直面灵活翻腾的狮子。

    新酒楼门前的空地上,摆着梅花桩、几条长凳、几张方桌。

    一大一小两只狮子,在高长的桩木上跑跳,看得人提心吊胆。

    大的威武雄壮,叫太狮,小的憨态可掬,叫少狮。两只狮头扬起的时候,还不忘朝观众歪头眨眼,惹得观众笑声连连。

    又是一声锣鼓敲响,太狮前方的引狮郎,一个漂亮的纵身翻过狮背,手中的引狮绣球高高抛向空中,在他双脚稳稳落在梅花桩的同时,绣球也回到掌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