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全家成了亡国皇室》 100-110(第12/22页)
观之便,种植毒物,残害百姓,蛊惑朝廷命官,邪.教固然可恶,道观亦有缺可钻,为免重蹈覆辙,我决定收回天下宫观之私田,归入户部,由户部负责清丈征赋。”
“此事万万不可啊!”果然有人立刻跳出来劝道,“骤然让他们失去立身之本,恐引发动荡。”
有一个日月教在暗处已经叫人不寒而栗,倘若那些宫观又煽动信众作乱,朝廷难免捉襟见肘。
其余人也纷纷相劝。
即便知道公主不会听进去——
“诸位说得有理,既如此,宫观依旧可以拥有土地,但不能不向朝廷缴纳田赋,且要摊丁入亩,以免再出现诡寄之乱象。”
“不可,全国宫观数不胜数,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况且此事也只发生在蜀地,其余地方之宫观恐怕心生不服。”
谢明灼再退一步:“那就只在蜀地施行。”
众臣便都没话说了,再反驳下去,他们头上的乌纱帽别想保住。
先说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决定,所有人反对,再退一步,大多数人便都可以接受了。
她的真正目的,只是想温水煮青蛙。
借日月教种植毒物之事,将蜀地宫观之田纳入国家征税体系,再然后便是全国,等时机成熟,士族豪绅、权贵勋戚的私田,同样不能放过。
至于如何全面推行,她心中已有计较。
“袁观德,此事交由户部四川清吏司负责,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袁观德暗叹一声:“老臣遵命。”
“这第三件事,想必诸位也都有所耳闻,此番贵州之行,本公主无意发现一桩陈年旧案,如今祸首已归案,供认不讳,含冤之人也该得到昭雪了。”
此案确实已无异议,只是当年的左参议、如今的江西巡抚史赞尚未应诏回京,案子不算完全审结。
但关系不大。
有祸首杨旦的供词、水东宋氏的证言,再加上贵州土司盗采银矿的实例,案子已经清晰明了。
翻不翻案的,对他们并无影响,恐怕只有远在江西的史巡抚要吐出一口老血了。
谢长锋亲自写了一封圣旨,昭告天下。
圣旨中盛赞林应节为国尽忠,高风亮节,堪为百官之楷模,并追授其为从一品光禄大夫。
他本身是从二品左布政使,追授从一品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可惜只能是散官,他身无军功,不能封爵,否则还能荫及后代,间接补偿林泛。
但规矩是人定的,皇帝有特权。
圣旨还言,林家二子林泛,蒙冤受难,幼时颠沛流离,尝尽艰辛,依旧秉持正义之心,于湖广安陆县县衙履职期间,刚正忠直,扫恶除邪,护佑百姓,堪为吏役之榜样,今特命为刑部九品捕快,赐公服双套。
捕快差役是没有品级的,此为圣上亲赐特例,除皇帝,无人能够罢免其职,这个含金量恐怕比刑部七八品的官员还要高。
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十载,连个从九品的官都捞不着,凭什么一个小小的衙差也能有九品!
谢长锋一点也不觉得林泛配不上,相反,他还觉得品阶低了,若非谢明灼阻拦,这个捕快的含金量只会翻一番。
不管是梁王案还是贵州银矿案,林泛的功劳都不小,只是不曾入仕,无法依照正常规定给他升官。
已经委屈林应节十年了,总不能继续委屈他儿子吧?更何况这还是自己的准女婿。
谢长锋便跟家里人商议,要给他一个金饭碗。
若换做旁人,捧着金饭碗恐怕会德不配位,惹人耻笑,但一家人都认为,林泛不会。
凭他的能力,去了刑部只会如鱼得水,加上“特权”在身,不受上官之钳制,查案时阻碍会无限变小。
谢明灼回京前也问过林泛,他想留在京城,打算应岑悝先前之邀,入刑部协理查案,缉捕盗贼要犯。
与其让他承岑悝的情,不如承自己的情。
这道圣旨最合适不过。
朝会进行到这,基本可以结束了。
朝臣正等着吴掌印的“退朝”,未料皇帝陛下又取出一封圣旨,叫吴掌印宣读。
他们只好跪地聆听。
圣旨开篇一大堆辞藻忽略不计,到中篇时话锋陡转。
大意是:道仙再次入梦,朕受道仙指引,此后需潜心修炼,为天下苍生祈福,只是朝廷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虚,朕受道仙点拨,荣安公主素来勤勉仁德,挥斥八极,材优干济,有拔犀擢象之能,遂令荣安公主监理国事,以延先祀。
去年道仙示警,天降大雪,尚且历历在目,如今皇帝又用道仙为借口,众官竟无从反驳。
道仙拯救了万千民众,天下百姓已对道仙深信不疑,只要道仙说的,必定要遵循。
倘若他们反对道仙让公主监国,那日后但凡国家出了什么天灾,是不是要怪罪于他们?
这个罪名可背不起啊。
可是一步退,步步退。
公主入朝参政他们未能阻止,若监国也不能劝阻,以后等到公主登基,怕是已经迟了。
众官犹疑不定,圣旨读完,朝堂一时无人应声。
谢明灼早就料到此番场景,就算其中有人愿意追随于她,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没人跳出来反驳,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们在权衡利弊。
她抬首与谢长锋对视一眼,后者深沉而威严道:“圣旨已下,朕意已决,诸卿若无异议,退朝。”
吴山青:“退——朝——”
一些官员因涉案已经被罢黜官职,朝中党派犹如一盘散沙,此时无人领头,以后便再无机会。
众人彻底死心。
朝会结束,天色已暮。
瑰丽晚霞如世间最绚烂的颜料,将整座皇宫染成橘金色。
谢明灼负手眺望。
天高地阔,任凭逍遥。
第107章
◎野蔓疯长◎
最后一缕霞光消散,墨蓝的夜空繁星点缀。
公主府沉寂一年,陡然热闹起来,闲散已久的仆从纷纷打起精神。
徐青琅随公主入京后,一直住在公主府,整日闷头研究驿馆发现的新型迷药。
日月教害得郎家那么惨,还用阿芙蓉这种毒物残害百姓,如今又出了这种让人防不胜防的迷药,她必须要弄清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研究出此药的成分。
她正准备把这个好消息递到宫里,忽闻院外动静,出去询问才知道公主今晚要宿在公主府!
这下好了,省得叫人跑腿。
徐青琅一路前往主院,在门口被姜晴拦下。
“姜shsx姐姐,迷药研究出来了,我想见公主。”
姜晴半步不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