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权相之子(清穿)》 第24章 丁酉顺天乡试案(第3/3页)
吴兆骞那三间瓦房子土墙的居住环境,也不会得出他行贿这么离谱的结论。
可是当时正是顺治亲政之后第一次亲自破获“舞弊大案”,自以为朕为江南士子主持了公道,正是志得意满之际,谁敢对正在兴头上的小皇帝说“陛下,您弄错了”?
于是负责抄家的刑部、负责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都装聋作哑,任由吴兆骞被廷杖流放。
得知内情的文人们纷纷泪洒笺纸,赠词赋诗送他出塞。其中以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最为有名:
“生男聪明慎莫喜......受患只从读书始。君不见,吴季子!”
“居然还有这种事?”书致也不由听得一脸唏嘘。世上怎么就有这么倒霉的人?以前他以为参加科举考试,最惨也不过是像范进那样,七老八十了还考不中罢了,怎么还能有考个试、结果却把全家考去宁古塔吃野菜的操作啊?
满清大兴文/字/狱,那些因此丧生的人,当然也无辜,吴兆骞这事能闹得这么大,就是因为他只是普普通通地参加了个考试,然后运气不好遇上了傻x同榜行贿,然后又很倒霉地遇上了不靠谱的年轻皇帝,一万个巧合凑到一起,最终落得个全家流放的结局。
正是因为他的经历平凡又真实,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就很能让所有参加过或者有家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共情。
就连书致也忍不住在内心暗想,因为生病所以做不完卷子这种事情,听起来就很像会发生在他哥身上的事啊!要是纳兰成德考试的时候也来这么一出,即便有明珠的权势庇佑不至于获罪流放,他估计也受不了这个冤枉气吧。
“更倒霉的还在后头,”曹寅苦笑道,“这事是顺治爷一力做主的,他老人家偏又已经驾鹤仙去了,现在想要翻案,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书致更是满是同情地点点头——要是顺治还活着,他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说不定还能传为美谈。可他又偏偏已经嘎了,康熙如果要给吴兆骞翻案,那他就必须要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的皇阿玛做错了。这岂是人子所为?
所以曹寅哭丧着脸说:“昨儿顾贞观来求我,在我面前长跪不起,说他把吴兆骞的冤情写了个折子,希望我能婉转递给皇上,可是我......”
他看起来纠结又沮丧,握拳重重捶打了一下柱子:“古人说‘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我怎么能让皇上做这么为难的决定呢?倒还不如我自己当了这个小人,一顿臭骂,给他轰出门去了。”
他说着负手长叹:“我日后算是没脸在京师文坛上混下去了。”
换了平常,书致早就开口嘲讽他“说的好像你是京师文坛的什么重要角色似的”,不过现在他也没了说笑的心情,反而拍拍曹寅肩膀安慰道:“我阿玛也给他轰出去了,咱们都不是什么君子。”
“所以就更不能让小成知道这件事了。”曹寅朝成德的背影努努嘴儿,嘱咐书致,“你阿玛是刑部尚书,正管这摊子事。你哥又是个热心肠的傻子,万一他要是脑子一热,非要给吴兆骞出头,还不惹得你们家鸡飞狗跳?”
“怎么说话的,你哥才是傻子呢!”书致瞪他一眼,“我不说,只是不想让他知道难受而已。若说了,他肯定比你拎得清!“
“是是是,你哥最棒最厉害,行了吧?”曹寅白他一眼,打住话头,快步追上成德和雅布,和他们大声说笑着,把这事抛到脑后不提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