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深恩不负》 5、山中异动(第1/2页)
冬日昼短夜长,酉时未到天色便早早地暗沉了下去。
卫听澜骑着追影走在马车旁,高邈的玄铁甲虽不太合身,骑在马上乍一眼倒看不出异常。马道旁的丛林中,带着弓箭的士兵早已按计划四散开去,无声潜行。
“众将听令!今夜就地扎营,明日启程。”行至一片避风的林间空地时,卫听澜勒住马,下了令。
“是!”
篝火燃了起来,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士兵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等吃饱喝足便舒展四肢,犯起了困。
荒林渐渐沉寂,只有守夜的士兵踩在枯枝上发出的声响,还有人打起了呼噜、磨起了牙。远观之下,全军上下都是一副长途跋涉后疲累又松懈的散漫样。
卫听澜一动不动地坐在追影身旁闭目养神。高邈望了眼阴云低垂的夜幕,也不知是不是他多心了,自被提醒过山中有伏后,他越看这夜色越觉得不详。
今夜恐怕要落雪。
夜逐渐深了,巡逻的兵将不知不觉换过两轮。就在高邈胡思乱想着这小子是不是真的馋他的马的时候,忽然见卫听澜做了个戒备的手势。
山野间传来几不可察的微响,原本沉浸在睡梦中的士兵们都缓缓睁开了眼,悄无声息地攥紧了兵器。
只一晃眼的功夫,半空中就出现了一群怪异的巨鸟。那巨鸟的翅翼上蒙着黑布,定睛细看,才能发现那上面还攀附着穿夜行衣的人影。
高邈注意到了那些人胳膊上细微的暗芒——是臂弩!
“放箭!”卫听澜厉声下令,拽着缰绳翻身上了马。
羽箭破空声骤然划破了死寂的夜幕。
埋伏在驻扎地前方的弓箭手瞄准空中万箭齐发,高邈抽刀出鞘,假寐的士兵们跟着迅速跃起,护卫在马车周围。
一支骑兵持着盾,跟着卫听澜策马往驻扎地前方驰去,劫杀那些被弓箭手射落下来的刺客。
而驻扎地后方,也神不知鬼不觉出现了一群蒙面的刺客。这些人行路无声,转瞬间便杀到了马车前。
高邈心中一凛,举刀欲拦,一个使重鞭的刺客一鞭扫来,竟逼得他生生退了两步。其余将士更是抵御不得,纷纷退开了去,那刺客跃上车顶,闪着冷光的铁鞭一把将车帘铰碎。
他看到被捆在车里的陈莽,狠狠啐了一口。其他刺客也反应过来:“首领,我们怕是早已暴露了!”
“慌个屁。”刺客首领骂道,“人必定是藏起来了,全杀光便是!”
他一转头,却发现方才被逼退的士兵很快重新聚集了起来,环绕着马车隐隐形成包围之势。
而另一边,还未到营地上空便被射落的刺客竭力挡着羽箭,卫听澜带着人列出道活动的盾墙,似要堵住他们的去路。
一个刺客喊道:“他们挡不了多久!撕道口子杀过去,去支援首领!”
卫听澜冷笑一声,策马冲上前一剑劈裂了那人刚要抬起的臂弩,又用剑尖将他整个人挑了起来。
刺客和周边的士兵们一时愕然。
卫听澜低笑起来:“果然,能乘着这种器械从天而降的家伙,体格都格外的轻。就是不知道,受不受得住烈马的践踏?”
“你、你是何人?!”
卫听澜不答话,将人甩到地上,随后翻身下马。于思训和焦奕立刻跟着下马,护在他身侧。
“追影,得委屈你了。”卫听澜抚了抚追影的鬃毛,随后将一柄匕首毫不犹豫地刺了下去。
烈马的嘶鸣声惊起了一林的寒鸦,在这骇人的哀啼声里,其余马匹也逐渐变得躁动不安。
高邈听到追影发狂的啼叫声,惊疑不定地往那边看去。
“弃马,撤!”卫听澜果断下令,在马匹还未暴动之前,迅速率人后撤。
他算准了刺客会在药效发作前夕来刺杀,因此这些人一出现,他便立刻带人策马冲到最前方,为的就是和营地拉开距离。
马匹一旦发起狂来,便只会往前猛冲。下药?那你们便自己受着吧。
喊杀声与血腥气顷刻间淹没了荒林。卫听澜看了眼无月的夜空,握紧了手中的剑。
这一次,绝不能重蹈覆辙。
图南山南脉,一队车马正聚在山坳处休憩过夜。
德音撩开马车帘子,拿了个手炉进来。她得了方未艾的叮嘱,将厚厚的车帘子塞严实了,确保一点风也透不进来。
祝予怀还没有睡。桌案上摊着一幅未作完的墨竹图,他手中擎着一支紫竹狼毫,却不落笔,一只手有一下没一下地叩着桌沿。
“公子又想什么呢?”德音也不客气,直接将他手里的笔抽走了,“方先生都说了,不可思虑过度,也不可缺眠劳累。纵然白天睡得也多,夜里也要早歇才行。”
祝予怀微微抬眼,觉得有些好笑:“德音,你一个半大的小姑娘,做什么学祖母说话?”
“那还不是公子天天让老夫人操心。”德音掰起指头,“哄吃药的,劝早睡的,嫌吃得少了,让穿得暖些,公子听不进去,我可都倒背如流了。”
祝予怀喝了口安神的枣仁茶,闻言失笑。每每祖母一念叨,德音就在旁煽风点火地帮腔,可不就倒背如流了?
他搁下茶盏,揉了揉眼角。
这几日都睡得晚,却并非他不困倦。
自几日前进入图南山一带,夜间他便愈发频繁地陷入幼时的噩梦中。他仍是记不清梦的细节,只是每个梦境的最后一幕,他都看见自己满襟的血,然后冷汗涔涔地捂着胸口疼醒过来。
方未艾为此反复改了几回安神的药方,也无济于事,只能叹气道:“九隅,梦魇是因心病而起。心病还须心药医,汤药能补心气之虚,但终归是治不了本的。”
可要治心病,总得找到心病之源。他自幼体弱,从小被千呵万护地养着,初次梦魇时,不过五岁。一个五岁的稚儿,从未遭过什么变故,能受什么铭心刻骨的创伤?能留下什么难以释怀的心病?
祝予怀撑着头倚在桌边,回忆起儿时,黯然出了神。
初次梦魇那日,恰是他的生辰。本来好好的在院里玩耍,突然心脏一阵刺痛,径直痛昏了过去。半昏半醒间,他只看见自己心口全是血,怎么按也止不住。
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胡话把家人骇得四处求医,屋里整日都缭绕着苦涩的药味。那些日子,母亲总是默默垂泪,父亲亦是整夜整夜地枯坐难眠,最后走投无路,甚至还找来了和尚道士做法。
即使他们这样劳心费力,他也没能争口气好起来。
后来还是雁安的外祖家得了消息,寄了家书来,劝父母将他送去气候更温和的南方调养身体。母亲坐在他床头念完了那信,望着他泣泪如雨。几日后,父亲便细细打点了行囊,亲自将他背上了远去雁安的马车。
那时父亲不过而立,他在病中恍恍惚惚,伏在父亲宽阔的肩上,却看见了丝缕的白发。
祝予怀摩梭着茶盏的杯沿,心中有些难以言喻的愧疚。
他是家中独子。因为体弱,他一不能入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