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郎家的抠门赘婿[种田]》 50-60(第15/20页)
贺晏问:“怎么样?好喝吗?”
余满砸吧一下,踌躇片刻说道:“嗯……比那些辣的好喝,但是……还是没有米酒好喝。”
成,那就是好喝!
贺晏刚说服自己,转过身才想起来这酒他根本不是做出来喝的,而是用来做腐乳的。
可以说这腐乳做的好不好吃,成不成功,保存的时间有多久,与白酒有莫大关系。
若是用三十度的白酒去做,怕是这菌落压根没法抑制,就算做出来了腐乳,估计味道也一般或者很快就坏了。
“这白酒我们谁都不能告诉,知道了吗?”
贺晏将白酒锁入柜子里,提醒起来。
“好,我谁都不说。”
余满奉若圭臬,将蒸箱拆下来,把东西洗干净,也不拿到前院去,就这么放在一旁晾干。
这可是与贺大哥说的吃食息息相关,他可不会告诉别人!
“走,我们去看看豆腐去。”
收拾完,贺晏说。
余满跟上去,此时的豆腐块发酵了三日,已经发酵出白毛了,只是看上去不是很蓬松。
估摸着还得再发酵两天。
余满凑在旁边望着发霉了满是毛毛的豆腐面露难色,这……这真的可以吃吗?
见贺晏好像信心满满,他又安慰起自己来。
看完发霉的豆腐后,趁着余庆礼他们还没来,俩人就回屋将门闩上,算了一下最近攒下来的银子。
余满将用长竹竿将藏在房梁上的包裹给够下来,蓝色的包裹重量还不轻,是上旬他们放上去的。
一打开,里面是两个银锭子,一共二十两银子,是他们用铜板换回来的。
还有七八块大小不一的碎银子,加起来也有八两五钱,再有就是有数好还未来得及换成银子的两贯钱加三吊钱。
还有五六天收回来的银子,贺晏又把他身上现存的几十个铜板拿出来,今日买蒸馏器和烧刀子用去了一两多。
而余满身上也有半块碎银子。
林林总总,加起来竟然有三十七两八钱,外加三十多个铜板。
一个月的功夫就挣下了这么多,都已经超过家里的存银了。
余满乐呵呵地看着面前的银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好像一只偷腥了小猫。
贺晏用上手背贴了贴他的笑脸,才低头看着面前的银钱。
“早先卖豆皮豆干那几日,我这里用了接近一两,你那边用了多少?”
“也是一两。”
毕竟那时候吃用得花钱啊。
“那这得还回去,还有那豆子得扣去二两本钱。”
贺晏从中拿了四个碎银子出去。
后面就没再自己掏过存银了,都是用的收回来的银钱。
余满听了点点头,那还有快三十四两呢!
岂料,贺晏又继续拨了一堆铜板出来,“仁哥他们的工钱,我们还没给全呢。”
之前说是十文忙活两时辰,便一口气给了十天。
后面他们活又多,这自然人工得涨,而且晓月嫂嫂也加进来十日了。
“哦,对对,”余满忙不迭点头:“礼哥三十文一天?仁哥和嫂嫂二十五文一天?”
那就是再减去差不多二两去,剩下的差不多三十二两便是这段时间他们的纯收入了!
总算把数目算清楚,贺晏望着面前的银子欣慰起来。
真好,一个月的功夫能挣下这么多,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虽然三十二两有一半是我的,一半是小满的……
他下意识将银子分成了两拨。
“贺大哥……?”
余满疑惑地看着他的动作,难道是要把银子分开两处藏吗?
贺晏手臂一僵,银子骨碌一下滚到地上。
他弯腰捡起来,这才回过神来,他们好像早就不分彼此了!
贺晏笑了笑,找补道:“分两处藏,家里的钱篓再放一些铜板和几两碎银子应急。”
余满应和说好啊,随即就将两个银锭和碎银子分开藏起来。
铜板全部拿出来,等着明日背去县里换成银锭。
黄昏时分,大家做完卤干准备离开,贺晏拦下他们,说,“仁哥,工钱我们先结一结,都要一个月了。”
余庆礼顿足,双眼放光!
余时仁拒绝道:“不着急,月底再结也成。”
“月底了再结一次,以后便是一月结一次,”贺晏说。
余满也附和起来,让仁哥收下来。
余时仁拿着手里的一大串铜板,沉甸甸,不自觉露出笑容来,“那便先谢谢满哥儿和小贺了。”
“哈哈哈太好了!”
余庆礼的铜板是最多的,毕竟他比仁哥和嫂嫂都要多干了活,看以后谁还敢嘲笑他不!
余晓月见自己只干了十天都有差不多三钱银子,也跟着高兴。
“那满哥儿我们就先回去了。”
“好!”
抱着沉甸甸的铜板,也没地方藏,更何况余庆礼压根不想藏。
几人在路上走几步,大摇大摆的姿态立马抓住人眼球,就被人问了起来。
“礼小子,你们是得了什么喜事吗,这般高兴?”
余时仁和余晓月都没有搭话,余庆礼便开始得意洋洋。
“那自然是有的,我们发月钱了还不是天大的喜事!”
说完将包裹一举,看到他的月钱没有,都快与账房差不多了!
“哇,你的月钱多少啊?”
余庆礼警惕,“你问这个干嘛?”
莫不是想翘他的工作,殊不知几日前他在大石磨那边就已经说出来了。
余时仁嘴角抽搐,干脆双手一摆,快步迈起来。
“哎哥,你走那么快干嘛,等等我!”
三人不理人后,留下的妇人夫郎眼热得很,看他们包裹的大小,怕不是得有一贯钱吧。
就算没有估计也有八九百了!
越想越酸,脑海的一句话挥之不去,便是:
“给我一个机会,我也想月入八百文啊!”
……
接下来的两日,几人循例卖着豆腐豆制品,果不其然,生意逐渐开始有了下滑的趋势。
只是不太明显,而贺旭那边拿的卤干和豆泡倒是多了起来,听他说现在他们都不用走街窜巷了,而是三人分开不同的街,找个人流多的摊子卖。
一下子不止把他们减少的银子给补回来,还有多余的。
这日贺晏抽空把发酵好的豆腐块拿出来,蓬松柔软的白毛铺满了簸箕。
豆腐块划好后,便在白酒里滚一圈,而后放入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