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30-240(第12/17页)

    这么牛掰的小伙伴,她必须得好好用啊。

    但叶菁菁嘴上说放下这事儿了,心里却还咯噔着。

    礼拜天,薛琴过来给她送石榴。

    看吧,她说叶菁菁是他们纺织厂工人夜校的人,可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

    厂里有点啥福利,她都记着给人捎上。

    咳咳,当然,以薛书记兼薛校长现在的忙碌程度,她也不至于为了送点吃的就专门跑一趟大学。

    她是来炫耀的,她也是来表扬的!

    “菁菁,你真行!你脑袋瓜子怎么就这么好使,你怎么就想到让方萍当翻译呢?”

    叶菁菁都莫名其妙了。这不废话吗?他们之中只有方萍是正经学日语的。

    “我的妈呀!我认识方萍这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她学语言就是个天才!她方言都能听得懂,还能跟人说。”

    说到这个呀,就不得不提南方方言的复杂性。

    它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同在一个市,这个县是听不懂另一个县的方言的。

    甚至同一个县里,不同的公社之间的方言都不一样,不一样到大家都不懂普通话的情况下,就无法沟通的程度。

    他们纺织厂不是接了手工艺的活,想做外贸出口到日本吗?

    其中一样原料是人家养殖珍珠剩下的贝壳。

    本来他们是要用贝壳做风铃,结果没想到方萍过去没两天,就学会了当地话,好跟人家走路都颤巍巍的老奶奶聊上了。

    然后她从老奶奶嘴里得到了一条商路:用贝壳做纽扣。

    “老奶奶讲以前有租界的时候,他们就是做成纽扣拿去租界卖给洋鬼子,哦不,是外国人。”

    薛琴眉飞色舞,“我们一做,拿给伊藤诚看。嘿!你猜怎么着,他也觉得好!后面贝壳要么做风铃,要么做纽扣,都能出口挣外汇了!”

    “真的啊!”叶菁菁也跟着高兴起来。

    嘿嘿嘿,她这人爱财。

    哪怕自己不能挣,看着别人靠双手和大脑正正当当地挣钱,她也感觉好爽啊!

    薛琴拼命点头:“就是啊!哈哈,我跟你讲,到时候我们起码多挣一倍的钱。对了,那个茭瓜叶子也烘好了,他们开始做了。”

    叶菁菁真要跳起来了。

    哈哈哈哈,这就是养成系的快乐啊。

    笑着笑着,她突然间冒出一句:“哎,有个事情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你帮我参谋参谋。”

    薛琴疑惑:“什么事儿?”

    她一个脑子能抵自己两个用,能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就是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从头到尾,说了矿业指挥部的骚操作。

    “不过是代培生而已,他们那么大费周章的,图什么呢?”

    薛琴却跑歪了,眼睛瞪得老大:“还能搞代培生啊!”

    哎呦,早知道如此,她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搞夜大搞函授大学吗?

    叶菁菁毫不客气地白了她一眼,然后催促道:“你是干部,你从干部的角度考虑一下,他们单位为什么要这么做?”

    任何一件事都要讲究投入收益比的,权力再任性,操手的人也应该明白,篡改档案是会坐牢的。

    图个什么呢?

    薛琴也开始挠头,如果不是代培生的话,那对方的动机就非常简单,顶替上大学呗。

    可一不是统招生,二来这些人连名字都没改,就用人家一个高考成绩,到底想干啥啊?

    她摇头,老实承认:“我不知道。”

    叶菁菁重重地叹了口气,十分失望:“我还以为干部都心意相通,就跟医生才能认出医生的字儿一样呢。”

    薛琴翻白眼儿:“滚蛋吧你!我可不跟他们一样,我才不占这个便宜呢!丢人!”

    但她还是追问,“你给我打听一下,代培班要怎么搞啊?”

    叶菁菁被她缠着,只好回头又找方跃进打听:“哎,我们纺织厂是真想搞代培生,问有什么条件不?”

    方跃进想了又想,终于想起来一条门槛:“落榜生的高考成绩也得合格。”

    现在的合格标准是,简单点,就是你能进体检。

    叶菁菁一颗心直接down了下去。

    她能够接受各家单位自己内部分配资源不公平,因为现在各家单位都是一个小社会,任何事情都被默认成别人家的家务事,旁人管不了。

    但矿业指挥部的这一次代培生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代培生是有硬性标准的,那就不是单纯的你们家的家务事了。

    方跃进看她沉默,提醒道:“肯定要有这个的,不然他们进了大学也跟不上。学校不可能单给他们开一个班。”

    叶菁菁点头,表示认可:“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她没再跟人多聊,转头继续领着团队去死磕拼音输入法的最少分词问题。

    第238章 她不勇敢 去省里汇报工作

    有一种说法叫做:一切问题, 归根结底都是数学问题。

    叶菁菁也说不清楚它到底对还是不对。

    但就最少分词问题来说,它还真是个数学问题,而且是有向图两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问题。

    一屋子三十来号数学脑袋讨论了半天, 认为汉字字数为n的时候,节点就是n+1。

    比如说: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中②华③人④民⑤共⑥和⑦国⑧。

    7个字, 8个节点。

    对应这些汉字的词直接以边的形式出现,也就是任意的字结合都有可能成为词。

    这就解决了他们应该往词库里放多少词的问题。

    因为时代在发展啊, 哪怕是眼下,也有不少社会上正在使用的词, 没有被词典收录。

    而且大家相信,今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情况出现。甚至使用者完全可以出于自己的需求,新造出来词。

    既然如此, 他们干脆放开权限, 让每一个词都成为可能。

    词以边的形式出现,边的权限都是1。

    这样一个字符串进行切分, 最少词数就变成了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叶菁菁一边整理大家的讨论结果,一边在黑板上写写画画。

    她一鼓作气,给段点、段长、词的组合、词的交集都做了数学定义,这样才好谈最少匹配。

    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闹,不时有人出谋划策。

    黑板上的粉笔字越来越多,一串串数学式让杂乱无章的思绪固定了下来。

    钱桃花在教室外头听的如痴如醉,有的地方她并不完全懂,因为她才刚刚接触高数。

    但那些声音传到她耳朵里, 无异于仙音,为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一堂课,从中午一点直接上到傍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