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230-2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30-240(第13/17页)

六点钟, 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因为接下来的问题需要计算机论证了。

    放下粉笔的时候,叶菁菁才发现自己嗓子哑了,膀胱也要爆炸了。

    她赶紧表示:“好,先到这儿,大家先去吃饭。”

    完了,她立刻跑去上厕所。

    等她解决完了三急问题,回教室拿自己的包,屋里还有不少学生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

    叶菁菁不得不提醒他们:“哎,吃饭去啊,别饿晕过去。”

    她出了门,瞧见小花时,不由得愣了下。

    小花没有意识到她的异常,眼睛闪闪发亮:“叶老师,你讲的太好了!”

    她迫不及待地扒拉自己的黄挎包,从里头翻出两个大纸包,滔滔不绝,“这是我们地质队在山里打的野栗子和野核桃,个头小,但很好吃。我们大家都特别感谢你。哎,叶老师,他们也都听过你讲的高考复习课呢。……”

    叶菁菁看她眉飞色舞,神差鬼使的,冒出一句:“小花,你们现在对你们的生活满意吗?”

    有的时候,人真的不能有太大的好奇心。

    否则知道的越多,你越左右为难。

    比如说小花他们这批落榜生,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他们今年二月份第一批没被大学录取后,三四月份还有一次扩招的机会。

    说不定,那时候他们就顺利考上大学或者中专了。

    因为后面扩招时,政审的标准进一步放宽了,什么地主家庭出身,压根不算事儿。

    但问题在于,他们现在已经是地质队的人了。

    1978年跟三四十年后可不一样。

    这个时代不存在个人与单位的双向选择。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人是要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的。

    这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你在单位里再不痛快,也不能工作服一脱,往地上一摔:老娘不干了!

    你不干,除非你们家有关系有背景,否则没有下一份工作接纳你。

    毫无疑问,能冒用小花他们这批高考落榜生成绩的代培生,基本都是干部子女或者说是攀上干部子女的人。

    小花要是跟他们对上,等同于对上了主导此事的单位领导。

    一个在单位本来就没跟脚的人,得罪领导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最重要的是,即便闹开了,撕破脸了,小花他们这批落榜生也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啊。

    77级的高招工作已经结束,他们除非再次高考,否则根本上不了大学。

    代培生们被搅和黄了,代培生的名额也不会落到他们头上。

    领导想给没背景的普通职工小鞋穿,太简单不过了。

    正是因为知道小花的不容易,所以叶菁菁到现在都下不了决心。

    她不是一个坚定的人,她顾虑重重,她也怕这事儿会连累到她自己身上。

    得罪一家大单位,意味着得罪的是一整张关系网。在这个人情社会,是很要命的。

    所以叶菁菁只能问她一句:“你满意你现在的生活吗?”

    小花不假思索:“满意啊,我们领导知道我们上函授大学了,特别支持,还特别给我们批了假,让我们到时候可以集中授课。”

    她咧开嘴巴笑,“知识学到了就是我们自己的。单位也说了,到时候拿了毕业证,国家承认,单位也认。”

    叶菁菁可耻地松了口气,鼓励她道:“那你们加油,争取以后继续深造。”

    她能力有限,实在没勇气替别人主持公道。退一万步讲,函授大学公考的时候同样承认学历。现在单位承认他们的学历,那基本上不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了。

    矿业指挥部的态度也证明了,领导们也希望此事就此翻篇。

    她还是先专注于手上的活吧。

    隔了不到一个礼拜,叶菁菁的山核桃和野栗子还没吃完时,她又接到通知,去出差了。

    哦不,准确点讲,是去汇报工作。

    省里发话,让他们两家学校一道搞研究,这都已经十月下旬了,领导肯定要看进展啊。

    至于为什么不是省革委会的领导到大学来看?废话,你往中央报成果的时候,你让□□来你们学校?

    说白了,离开你们的大本营也能用的,才能证明是好的。

    不然你们联合起来搞鬼怎么办?

    不要说不可能,文化人搞起鬼来,向来都是胆大包天。

    叶菁菁也没意见。

    她这人吧,出息不大,属性之一就是大馋丫头。

    她到今天还没吃过省革委会的食堂呢,十分之跃跃欲试。

    叶菁菁点了几个同学一道过去,剩下的人继续埋头干活。想放卫星,那肯定得苦干啊。

    公交车不直达革委会,大家直接骑着自行车出发。

    别说,10月下旬到底是秋天了,晒不到太阳的地方,骑车风一吹还挺冷的,搞得叶菁菁都后悔没系个丝巾。

    会到了省革委会的大院子门口,他们被再三盘问之后,还是里头有人来接,才顺利走进院子里。

    省革委会据说以前是个寺庙,六十年代才建了四层楼用以办公。

    不过这四层楼盖的还挺拿的出手的,底层是花岗岩,屋檐是棕色琉璃瓦。秋天的阳光往上一打,嘿,金光闪闪。

    水磨石地面那叫一个镜光水滑啊,大厅上头还吊了一盏水晶灯。

    别说其他同学了,就是叶菁菁从去年穿越到现代,也是头回在国内看到这么气派的水晶的。

    不过大家顾不上东张西望,赶紧跟着省革委会办公室的领导去干活了。

    现在计算机并不是必备的办公设备,为了验收成果,革委会特地调了一台微机过来。

    但这也意味着,叶菁菁必须开启现场干活模式。因为这时代并不是每一种计算机都能读取打孔卡,它必须得是特定的大型计算机,才好使用电刷读取打孔卡,重新进行转化。

    好在这活儿叶菁菁干熟了,现场操作也没问题。

    省革委会领导也相当重视这一次验收工作,不仅主管教育科技这一块的负责领导,就连一把手革委会主任都匆匆赶来。

    一把手今天的行程是下乡视察秋收秋种情况,他甚至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就踩着泥巴进了房间。

    汉字输入法小组的女大学生不由得发出惊呼:“鞋套!”

    天呐!她真的要崩溃了,他们哪回进微机室不是小心翼翼,别说鞋套了,恨不得头上都要戴个帽子,省得头发掉了影响计算机。

    叶菁菁赶紧摆手:“没事没事。日本那边计算机就摆在办公室里,人来人往,谁也不换鞋子,更别说鞋套了。这个其实没什么影响的。”

    她从来不在大学生们面前强调这一点,只不过是觉得没必要。大家看计算基金贵一点反而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