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50-60(第11/41页)
粱饼子好吃哎。”
她们纷纷揪一块煎饼送进嘴里尝味道。
单纯用高粱面烀饼子,手掌厚,手掌大,硬邦邦,吃起来涩苦还劲道费牙,人家这个煎饼比布薄,虽然咬着也很劲道但是能卷豆腐、菜啥的啊,那咬起来就不费劲了。
有个妇女感慨道:“俺哥总说高粱面饼子跟老爹的手似的,又厚又糙打人又疼,这煎饼我感觉就跟俺娘的肚皮似的,又软又大又能包。”
大家伙儿笑起来,“可像呢。”
沈宁也被逗笑了。
她把面团给妇女们让她们都试试,“要是有鏊子饼铛啥的最好用那个,我家没鏊子才用铁锅的。”
不少妇女家里都有鏊子,毕竟鏊子比铁锅扛用,代代相传,得一个惜乎些就能用好些年。
妇女们轮流接过面团,都是心灵手巧的媳妇儿们,一学就会,一个个在铁锅里滚过,都成功了。
一阵阵欢呼声响起,“你也摊成了。”
“这以后咱用煎饼卷豆腐,下地带着都方便。”
“卷咸菜卷大酱大葱也成呀。”
要是用小麦粉擀饼卷菜自然最好吃,可大家伙儿不是没那条件儿么。
无论豆面、小米面、高粱面都不能擀饼,只能做窝头、贴厚饼子,那真的难吃,又硬,费牙口。
学会的又去换推磨的来,推个磨的功夫大家学会了摊煎饼,一个个高兴得很。
来的妇女多,一人滚几个就帮沈宁把两大盆烫面给滚完了。
煎饼存放时间久,做饭的时候稍微喷点水,放在锅里热热就能吃,所以沈宁看时间够又烫了一盆。
等她们把煎饼滚完,浆子也好了,又开始煮浆子点豆腐。
教点豆腐就和之前一样,告诉她们要领,然后舀了豆花儿给她们尝尝,又领着她们压豆腐。
至于揭油皮和压豆腐皮、豆干这些沈宁就没教了。
有些人足够聪明,自己有心也能摸索出来,但是如果不专门开豆腐坊,一般人也懒得做这个。
沈宁:“学会的就家去练习吧。”
别都堵在她这里啦。
她家灶房草棚子这么小,都要被她们挤垮了。
“俺们换了豆腐再走。”她们都是带着豆子来的,这第一锅不是再过会儿就压好了嘛。
她们要是不换,那不给人家剩下了嘛。
沈宁再三表示没事儿的,不会剩下,她们还是要换。
“俺们拿回去,照着看看自己点出来的对不对。”
“就是呀,要换的。”
由于来的妇女多,第一锅不够换的,她们也不计较这点,让沈宁给她们切小点,一人一块就行了。
沈宁又给她们分卤水。
也不知道她们咋就准备那么齐全,竟然都带着瓶瓶罐罐。
妇女们都笑:“俺们早就打听了,豆腐娘子教人点豆腐还送卤水,不用俺们花钱买。”
“就是大方,俺们就占这个便宜了。”
沈宁让她们自己装,反正天天做豆腐,卤水管够儿。
第二锅沈宁没急着点,寻思要是有妇女过来,凑堆儿教她们。
她先和裴母准备早饭,还要跟裴长青商量一下他要用什么供品。
当地老百姓一般奠基、上梁的时候会烧纸上供拜神,供品也根据家庭条件准备。
好的会准备一碗方肉,一碗蛋卷,一碗炸丸子。
沈宁舍不得油炸丸子,就问裴长青:“咱准备的家常点,神仙不会怪吧?”
裴长青就笑,“反正都是咱们自己吃,肯定是家常点合适。”
昨儿他跟帮工的汉子们说了,地基已经完工,今儿打算供一供,让他们晌午从地里回来的时候过来看看,一起分吃供品。
要是人多,那自然要家常。
沈宁:“这样,我把肉剁碎,煸出油脂,把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儿,再把豆腐也剁碎放进去炒,准备个一大盆,到时候让人拿碗来分。”
想想就热闹。
裴长青:“你说的我都馋了,听着就好吃。”
沈宁:“蛋咱也有,大鹅蛋摊个蛋饼,卷起来不就是金卷卷了么。”
另外再供上几十张煎饼好了,让神仙们也尝尝煎饼卷豆腐,实惠又美味。
裴长青:“那么多,累不累?”
沈宁嘿嘿笑,小声道:“我学你呢,教妇女们摊煎饼,她们帮我摊好了。”
她们动作可利索了。
裴长青被她得意的小表情勾得心痒痒,没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后颈,勾着她的脖子往自己肩上靠了靠。
沈宁:“干啥干啥,让人看见说三道四。”
裴长青放开她,“这会儿我没事儿,我去帮你剁肉和大豆腐。”
小鹤年和小珍珠正好起了,两人站在房门口用石头搭的水台上。
小珍珠嘶了一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问小鹤年,“爹为啥要勾娘的脖子呀?”
小鹤年:“娘脖子痒。”
小珍珠:“又靠肩上了。”
小鹤年:“娘累了。”
小珍珠跳下水台,“勾肩搭背,干活儿不累。”
小鹤年:“……”
至于爹为啥,他哪儿知道啊,他就知道爹现在可稀罕娘了,喜欢对娘动手动脚,吃饭还要捏捏娘的手呢,还喜欢帮娘洗脚。
早饭一家子也简单对付一下,煎饼卷鹅蛋酱,就着腌萝卜条。
萝卜是来换豆腐的妇女们随手给沈宁捎的。
沈宁不喜欢吃熟萝卜,尤其没肉的话更没吃头儿,但是腌酸萝卜条,晒萝卜皮,那又相当好吃。
就那么两三个萝卜,沈宁做豆腐、干活儿的空档随手就给处理了。
腌的酸萝卜条几天就可以吃,萝卜皮只要晒得蔫蔫的吃起来脆生生的也就好了。
即便没好,一家子这个去夹一根那个夹一根的也就吃起来了。
尤其小珍珠把萝卜条当零嘴吃,而萝卜不是什么金贵物,即便裴母这个节俭的,也和小珍珠一样时常去摸根萝卜条吃。
实在是沈宁腌的萝卜条酸酸甜甜脆脆,吃起来相当爽口,一吃就刹不住。
所以三个萝卜原本挺大一碗的,这会儿也没多少了。
看他们这么爱吃,沈宁笑道:“回头咱们去买一些萝卜,多腌几坛子。”
哎呀,又要买坛子,难道就逃不开买坛子吗?
酱油要半年才吃上,沈宁不想为它买坛子,而且酱油也不是必吃的,毕竟还有大酱呢。
可是萝卜条几天就可以吃了呢。
好吧,回头去买几个坛子来。
一家子囫囵着吃了早饭,裴母带着俩崽儿点另外两锅豆腐,等外村人来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