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60-70(第40/42页)
裴二柱还累得要命呢。
大哥一直给二郎家翻地,每天吭哧吭哧比给自己家干活儿还卖力。
爹还领着三叔四叔加上他早晚的给二郎家帮忙,白天还得忙活自家田地,裴二柱感觉自己都累得又黑又瘦了。
得亏现在吃得饱,除了累也没别的毛病。
赵氏推个磨而已,还跟他抱怨。
他再好的性子都有些脾气,“那要不你去翻地,我在家推磨?”
赵氏被他气哭了,“裴二柱,你跟我这样?”
裴二柱:“我咋样了?那你啥意思,娘和大嫂也没闲着,家里除了咱儿子都撅着腚干活儿呢,那我不下地了,回来给你推磨?”
他一翻身睡得呼呼的。
赵氏气一夜,没辙儿,第二天早上还得认命地起来吭哧吭哧推磨。
好在大丫二丫也能帮衬干活儿,推磨烧火煮浆子点豆腐啥的都能干。
这么着,赵氏更羡慕吴秀娥了,因为吴秀娥不用下地,现在洗衣推磨舂米做饭都不用了。
人家雇了个婆子!
赵氏羡慕嫉妒恨,梦想着哪天自己也能过上使奴唤婢的神仙日子,再也不用推磨点豆腐。
她恨死沈宁了,要不是沈宁多事,教大家伙儿点豆腐,她哪用这么辛苦啊。
沈宁真是天下第一狡猾啊,用个破豆腐方子哄着大家给她家盖房子,哄着大家给她家做豆腐。
钱都让狡猾的沈宁赚去了啊!
她什么都没落着。
人类的悲喜不能共通,赵氏憎恨豆腐的时候满村妇女却在欢腾。
她们练习压千张、豆干,一早就送去给豆腐娘子选。
选上的欢天喜地,落选的继续努力。
“我现在回娘家,我姊妹和嫂子弟妹的都可羡慕我呢,说咱们村的人命好,有个豆腐娘子,大家都跟着赚钱。哈哈,我能说啥,感谢豆腐娘子呗。”
“也感谢里正爷。”
“对,感谢豆腐娘子和里正爷,带着咱们赚豆子,吃饱饭,现在十天半个月的也能买四两肉改善改善呐。”
村里人高兴,县城的靳老板等人也高兴呢。
高里正昨儿来城里送货,今儿也没急着回去,背着手在这边儿溜达呢。
主要是转转进货的这几家酒楼和饭馆,看看他们素鸡、素烧鹅、油豆腐的销量如何。
结果每家都说顾客甚爱点,比起扣肉素鸡,反而更喜欢不加肉的香菇木耳素鸡、红烧素鸡、油焖素鸡等等。
人家说吃的就是那个不是肉却胜似肉的味道和口感。
有人觉得素鸡比肉口感更好。
肥肉腻歪,咬着让人牙根儿痒,瘦肉怎么说也有点柴。
素鸡就不会了,又香又嫩不费牙。
还有人喜欢素鸡和真鸡一起做,那味道真一绝。
而豆腐酿肉虽是荤菜却不油腻,红烧做汤都受欢迎。
素烧鹅鲜甜可口,更是男女老少的心头好。
有些食客自己吃了还要给家里点两份送过去,让家里也尝尝。
尤其靳老板的老爹,尤其喜欢红烧素鸡,夸儿子终于做了道像样的菜。
这两年不爱吃饭的他,再也不说没滋味、嚼木头了,就着红烧素鸡怒扒两大碗饭,吃完又满街溜达消食儿,逢人就说这素斋好,还特特跑去寺庙给相好的大法师送。
这样每天吃吃溜达的,身体都变结实了,再也不说自己没胃口、活着没意思的丧气话,反而说还能再活五十年。
只要他老爷子说好吃,那就是真好吃,扛得住食客挑嘴。
果然,酒楼这几天都因为新菜客流回升,热闹起来。
靳老板那是相当高兴,再三跟高里正说要加大进货量。
哦,因为老爷子的关系,他现在每天还得给大法师那边送素鸡呢。
人大法师自己做素斋就是一绝,比酒楼的厨子手艺好强些。
常老板几个的饭馆儿生意更见好。
他们是中低档馆子,薄利多销,酒楼五十文一份,他店里就卖十五文,来吃的人就更多。
附近一些从来不下馆子的人家都每天来买一份回去佐饭呢。
他还想了个招儿,用店里的肉汤汁焖卤素鸡,送去码头、货栈那些劳力多的地方,八文一份,卖得相当火爆。
那些苦力甭管泡饼子还是怎么吃,连汤汁都舔得干干净净。
他们说这个好吃,吃了有力气。
常老板拉着高里正要求加货,下一次给他多加二十斤素鸡,尤其这个熏素鸡,别有风味儿,他喜欢,更要多订。
晚上,几个老板又碰头主动把高里正请到常老板的饭馆儿里。
他们纷纷表示这个熏素鸡风味儿独特,都要。
其他豆制品也要加大进货量。
原本他们从高里正这里进的油豆皮也从其他豆腐坊进,现在打算全部从高里正这里进。
就连全福楼二掌柜也增加了进货量,大掌柜还埋怨他为什么不多订一些,那两天都不够卖的。
宁愿剩下,不要不够卖的。
剩下还能自己吃,还能给伙计带回家吃,不够就只能看别人赚钱。
大家尝到甜头,纷纷跟高里正道:“高兄,县城就这么大,酒楼饭馆生意就这么多,其他几家要不就别卖了吧。要想赚钱,咱可以零卖,可以看看茶楼青楼戏楼啥的。”
他们几家一推出新菜单,对面好运来等酒楼饭馆就有动静,立刻过来试吃,判断菜品如何。
等看着这几道菜大受欢迎以后,他们就坐不住了,赶紧召集大厨研究呢。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都是开酒楼饭馆儿的,谁还没几个眼线呢?
可惜靳老板、张老板和常老板等人一开始就商量好了,谁也不给好运来那几家酒楼饭馆透露消息。
即便对方以后也会卖素鸡,但是这一开始的钱得自己赚呐。
谁嫌赚钱多?
谁嫌自己好东西多?
知道好运来一时研究不出红烧素鸡的菜式,给靳老板爽得比赚钱还爽。
高里正暗笑,又让豆腐娘子算着了不是?
沈宁的意思咱没必要把生意做尽,抓住能抓住的就好。
市场就这么大,要给别人留份额。
柳家和另外的豆腐坊,看了他们的素鸡以后很快就会跟风仿造。
咱家价格不贵,靳老板这些就不会舍弃自家去买别家的货。
而柳家他们就可以去竞争另外几家饭馆酒楼,甚至他们路子多,往其他县、府城销售会获利更多。
毕竟市场也讲究先来后到,柳家他们盘踞已久,若是自家贪心,想把全县城酒楼饭馆一网打尽也不现实,还容易结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