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23/45页)

代庄稼产量低,秫秸有限,编席也费时间。

    这决定根本没法薄利多销,所以宁愿卖高价、卖精品。

    她觉得一平价格定在40左右,根据尺寸、花型复杂程度算钱。

    这样一领常规火炕的席子,差不多200文。

    如果客人有特殊尺寸要求,还能另外加定制费。

    有钱人么,又不在乎这点。

    当然说米是她记着方便,卖的时候要换成尺、丈。

    她把价格报给麦掌柜。

    麦掌柜果然不觉得贵,只根据自己的需求提了几个订制要求,尺寸大小、花样、形状等。

    他对酒楼大堂、走廊、包间乃至房前屋后等位置了如指掌,什么装潢、尺寸大小、是否活动板子等,都在他脑子里。

    另外自己和亲朋住房的开间进深尺寸他也都心中有数。

    他本身就是做掌柜的,心细,又会算账,对数字尺寸等敏感,所以很多数据都是随口就来的。

    比如大部分是长方形的,也有方形的,花样则主要是福字、海棠花纹,另外双喜字也要了两张小一些的,可以给有情趣的小夫妻铺陈。

    他预付了十张炕席的定金,一共是540文。

    裴父有些发愣,刚才儿媳妇说什么?

    十领大小不一样的席子,一共1800文?

    老天爷呀,这没多少钱的秫秸,编成席就值当这些钱?

    儿媳妇可真会卖钱!

    麦掌柜大好人啊。

    裴父对麦掌柜肉眼可见的亲切起来。

    他学着沈宁的样子招待麦掌柜。

    高里正笑道:“麦掌柜,不是要找二郎商量火炕的事儿嘛,我看留下再吃顿晚饭,回头我和二郎送你们回镇上。”

    沈宁也挽留,“二郎去孩子小姑家盘炕了,傍晚就回来。”

    麦掌柜原本想去镇上会会裴二郎的,不过想了想还是在裴家等更好,便答应了,“那多有叨扰。”

    沈宁:“正好里正伯送了鸡来,晚上咱们就炖鸡吃。”

    高里正:“那你们先聊着,我再去吆喝一圈收白菜、蒜头啥的。”

    明儿还得让老二去镇上买几坛子虾酱。

    这东西不贵,也能下饭做菜,他决定多给沈宁备一些。

    就让她吃,备不住哪天灵感来了又发明新菜呢。

    他怕沈宁家没细面了,又打发田氏过来送,都不称几斤就给她吃,说招待麦掌柜的。

    田氏嫉妒得不行不行的,越发觉得沈宁是她的威胁,少不得阴阳怪气两句。

    偏生又占不着便宜,最后自己气鼓鼓地回家。

    一回家,高里正又让她带着二蛋收白菜。

    田氏急了,“爹,咋还是我的活儿呢?我不都收豆子了吗?”

    高里正:“咋,你不干让谁干?让你俩弟媳妇?人家在养猪场养鸡场忙呢,你去帮忙了吗?”

    想到养猪场臭烘烘的,田氏又哑巴了。

    于是不得不认命地继续收白菜。

    庄户人肚饱最重要,所以种菜也主要种白菜萝卜瓜菜这种出数儿的,那些叶子菜也就种种速生青菜,其他芹菜芫荽菠菜这种一大锅出不来一盘的统统不种。

    所以深秋初冬的收白菜也方便。

    二蛋却高兴得很,早上他收完豆子,珍珠就送他两大串卤素鸡,还允许他吃一串,拿回家一串。

    如今他爹和后娘被里正骂过,也不敢再对他太明显,见他拿东西回家给弟弟妹妹吃,后娘也高兴。

    虽然觉得给串素鸡不如两文钱,可她知道二蛋说了不算,顶多自己嘀咕一句沈宁精明。

    这会儿田氏蔫头耷脑地跟二蛋一起收白菜,二蛋借了哑巴的梆子在村里梆梆敲,“里正爷爷和豆腐娘子又收白菜啦,一文两斤,每家限卖五棵,多的可以卖七棵,不能再多了。”

    庄户人不重吃菜,恨不得把所有土地都种庄稼填肚子。

    能种白菜的都是家境略好点,劳力也宽裕的。

    沈宁也怕村里人把白菜都卖了,冬天不吃菜就吃盐巴煮豆腐也受不住。

    还是要发动四外村的力量。

    很快就有豆腐村的百姓往四面村里去通知,“豆腐娘子收白菜啊,一文两斤,每家限卖七棵。不要都卖了,冬天没菜吃孩子要哭的。”

    一棵大白菜抱团结实的能有七八斤,这会儿的小点也有五六斤,七棵也有三四十斤了。

    附近的村民又沸腾了,虽然只能卖十几二十文,可这也是钱啊。

    菜贩子来收白菜,一文三斤,甚至还想四斤,黑着呢。

    得亏他们没卖给菜贩子,没想到豆腐娘子连这个也收。

    之前卖了黄豆懊恼不已的,这会儿赶紧去收拾大白菜。

    种秋白菜的现在还没抱结实,不过也不急,因为豆腐娘子冬天还收呢。

    那边儿忙白菜,沈宁这边儿也开始烧水秃噜鸡。

    不等傍晚裴长青几个带着小鹤年回来。

    小鹤年今儿穿着新鞋子,走路都格外带劲。

    进村他就听见小珍珠和二蛋的吆喝声,“交白菜的往这边儿来,都别急,明儿再交也一样,一会儿看不清了,给你们称错斤两就不好啦。”

    小鹤年唇角微勾,昨晚上二蛋还胆怯怯地不敢开口,怎么这会儿说话又流利胆儿又大呢?

    这是被珍珠训出来了?

    他蹬蹬跑回家,先跟娘和奶等人打招呼,然后把书包放在卧室固定的地方,又换上厚草鞋这才跑出去找珍珠和二蛋。

    跑到门外他注意到家里来人了,又退回来看看,“娘?”

    沈宁笑道:“县城大酒楼的麦掌柜过来进货,看到你爹的火炕又要请他们去盘炕,在新屋那里等你爹呢。”

    小鹤年哦了一声,不跑了,迈着读书人的稳重步伐,一步步地去新房那边儿。

    他和小少爷在一起,耳濡目染也学了大家公子的风度,很有礼数地跟麦掌柜见礼。

    麦掌柜却不因为他是孩子就轻视他,也郑重见礼,“小公子。”

    小鹤年笑道:“我还没正式启蒙呢,只是跟着师兄读书,麦掌柜不用这么客气,叫我阿年就好。”

    麦掌柜从善如流。

    瞅着小鹤年,他又觉得豆腐娘子真不简单,瞅瞅养的这孩子,又俊俏又干净还懂礼数。

    小小年纪,一点不比大家公子差。

    他暗暗断言,豆腐娘子和成阳县这些商户是不一样的。

    虽然表面没有底蕴,但是豆腐娘子家给人一种书香门第的感觉。

    还不像没落大户的感觉,反而像贫穷贵公子脚踏实地,一步步登上高处的意思。

    那么将来,豆腐娘子家的成就绝对不是成阳县这些商户能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