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24/45页)

  麦掌柜突然很期待,很想看到那一天,看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他和小鹤年聊几句,又说到了裴父的红席。

    方才他们几个正看裴父处理篾子呢,这会儿拿刀刮瓤子了。

    小厮觉得新奇,还上手帮忙,结果刚上手差点被篾子划个口子。

    “看老丈做的轻轻松松,我还以为很简单,不曾想这么危险。”

    裴父笑道:“你没做惯,做惯就好了。”

    虽然是小厮,可也细皮嫩肉的,哪里是做粗活儿的?

    那婆子倒是能上手,还觉得怪好玩儿的,也不闲着,就动手帮忙。

    大掌柜带她来跟豆腐娘子套近乎的,结果压根儿没用上她。

    她都不好意思,正好干点活儿。

    小鹤年给麦掌柜介绍了不少炕席的好处,平整、美观、低调、有田园风等等,可以用来装潢酒楼客栈,给客人营造别样韵味。

    给麦掌柜说得连连点头。

    小小年纪,口齿如此好。

    裴长青一行人过来,先跟裴父打招呼,待裴父介绍麦掌柜又认识一下。

    寒暄两句,裴长青道:“麦掌柜屋里聊,我回去洗个手换件衣服。”

    麦掌柜笑道:“二郎你先收拾,我看看令尊做活儿。”

    裴长青先回屋跟沈宁说几句话,洗手洗脚换衣裳。

    沈宁特意在砂锅里给他温了水,免得他回来直接凉水洗脚。

    外面天光还亮着,裴长青就去跟麦掌柜商量火炕的事儿。

    高木头和王大回来也没走,而是去帮王木匠他们干活儿。

    王木匠现在干活儿那叫一个带劲。

    一天天的他虽然不咋吱声,可他都看在眼里。

    县城大酒楼的大掌柜!

    他在县城做过那么多活儿,也没资格去大酒楼吃顿饭,那里开销太大,吃不起。

    做活儿的东家也不会请他去那里吃,所以他只无数次路过,却没进去过。

    但是他早就见过麦掌柜好几次了,在酒楼的麦掌柜穿着绸缎衣裳,甭提多气派了。

    今儿穿着棉布的,瞅着很朴素,但是手上的玉戒指、帽子上的玉一看也不是便宜货。

    他都跑来豆腐娘子家进货,还要火炕,你就说豆腐娘子和裴二郎厉不厉害吧!

    他在县城也给人做过活儿,可没这本事呢。

    啧啧,好在他老了老了眼神儿好,傍上裴二郎这么个能耐人。

    裴长青陪着麦掌柜进屋看了看,聊了聊火炕的构思,告诉对方没烟囱的屋子改烟道有哪些隐患,让对方心中有数。

    虽然他确保认真仔细,尽量不会漏烟漏雨,但是手工做活儿不是精密仪器,偶尔的还是会有问题。

    不过都能补救,不是大问题。

    怕的就是城里有些人傲慢,脾气大,看到一点问题就跳脚,不好沟通。

    麦掌柜不存在这个问题,他完全理解。

    裴长青就没问题了,他道:“明儿我先给妹夫把炕盘好,安排一下,过三四天就能去县里瞧瞧。”

    麦掌柜笑道:“二郎只管放心,绝对不让你白跑。我麦某介绍的活儿起码够你忙活一阵子的。”

    裴长青一听却犹豫了,忙活一阵子?

    那他岂不是不能天天回家抱媳妇儿了?

    当然裴总还是理智的,他需要赚钱,多攒点钱,这样才能放心脱产读书。

    否则他媳妇儿觉得这也贵那也贵,到现在还没舍得买新菜刀、鏊子、植物油,新房那里也得安两口新铁锅呢。

    他多接点活儿,冬天赚一笔,就能缓缓。

    “麦掌柜,我们去县城盘炕一天一吊钱,一两银子也可以。甭管我们带几个人,保证连撬砖、平地、砌墙、改烟道、开屋顶、砌烟囱、盘炕、砌火炉或者锅灶在内,三天完工,超出的时间不用算钱。当然,需要你们提供住处、柴火以及清水,粮食我们可以自带。”

    他说的是规则的屋子,如果是造型奇特的那得另算。

    售后自然也说了,不过是一百到120文。

    城里住宿贵,自然要对方提供。

    伙食他们可以自带,背上两袋子磨好的粮食,再带上一坛子腐乳腌白菜的,要补充营养还可以带一小坛子腌鸡蛋。

    麦掌柜笑道:“咱们开着酒楼饭馆,哪里能让你们自己带粮食?我们自然要管饭的。”

    他要和豆腐娘子长期合作,自然不差这点粮食。

    酒楼每日里浪费的饭菜都不知凡几呢。

    他和柳大爷聊过,知道裴长青给宋家是五百文一天,但是给别家就是八百文了。

    那么去县城一吊钱也合理,况且人家限制了三天时间,后续还每年给修缮呢。

    晚上沈宁做了红烧鸡块,里面也加了素鸡,主要是人多,加上素鸡更出数,大家多吃几块。

    小厮和婆子就不肯上桌了,坐着小板凳在旁边吃的。

    这是人家的习惯,沈宁也没说什么。

    虽然沈宁做的红烧鸡块很香,不过麦掌柜也没多吃,他更爱吃红烧素鸡加腌白菜、腐乳以及酸萝卜。

    他吃得脆生生的,有一种回到年轻好牙口的时候,吃得身心愉悦。

    高里正张罗着和麦掌柜、裴长青以及裴父喝了几杯酒,都是黄酒,也没多少度数,沈宁和裴母也跟着喝了。

    小珍珠也好奇地尝了尝,最后觉得酸溜溜的不好喝,就拉倒了。

    沈宁是不拘着孩子尝东西的,尝过才会知道不好吃呀。

    若是不让她尝,她指定觉得那是好东西,否则为什么大人都喝,偏偏不给她喝?

    尝了就死心了呗。

    麦掌柜瞧得很是服气,这位豆腐娘子不只会做生意,会把控人心,连教导孩子都有独到之处呀。

    说实在的他真想多逗留几日,多跟豆腐娘子和裴二郎交流交流心得,可惜酒楼很忙,不给他那么多时间。

    他依依不舍地告辞,“沈娘子,改日一定和裴二郎去酒楼坐坐。”

    沈宁笑着应了,“有机会的。”

    明儿高里正就去县里送货,所以麦掌柜也没带什么货,就带了几斤素鸡、油豆皮、油豆腐,一小坛腌白菜、一小坛腐乳外加几张煎饼。

    这是沈宁给的回礼。

    小厮把马车里挂的灯笼拿出来点上,扶着麦掌柜上车。

    麦掌柜婉拒了裴长青送去镇上的提议,坐着马车走了。

    送走麦掌柜以后,天早黑透了,沈宁和裴长青却还要忙。

    高里正也闲不着,明儿要去送货,今晚上就得装车。

    很快张氏、三婶儿以及高里正大儿子三儿子就过来帮忙。

    高里正大手笔,点着几盏灯笼,里面是猪油做的蜡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