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天上月: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恰如天上月》 110-120(第16/24页)

一声

    胪官唱名罢,只听谢女道:“连年战乱,又逢天灾,民间尽是困厄消沉之气。适端阳临近,驱灾避瘟之日,正好祭祀江神,祈求今岁风调雨顺。我已斥千金打造了一艘龙舟巨舰,可容万人同时登临,届时还望诸君能携家眷一同到场,共襄盛举,为民众祈福禳灾。”

    她声音娇脆,虽刻意压着,故作低沉,依旧掩饰不住那股雏莺般的嫩劲,与这厚重而宏阔、充满了男性气息的殿堂格格不入。

    堂上一时寂静,所有人都对主位之人报以冷眼,唯有顾衡荪击案而笑。

    谢女果然不快,冷声问:“顾尚书何故发笑”

    顾衡荪斜睨着她,义正辞严:“民生凋敝,正该修生养息,府库空虚,正该兴利除弊,夫人却挥金如土,一出手就是千金,只为打造一艘游览龙舟,名为替民众祈福禳灾,实则奢靡浪费,实非百姓之福。”

    还以为谢女召集百官要议什么大事,却原来还是为了端阳节,看来是退帖之举令她恼羞成怒了。

    女人就是如此,即便手握柄国大权,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鸡毛蒜皮,斤斤计较,难成大事。

    顾衡荪与庾悦眼神一对彼此会心

    几位尚书郎和部曹随声附和,纷纷与谢女算起了账。他们得理不饶,越说越是激昂,只差将谢女说成了红颜祸水,似乎大晋如今的凋弊都是这位祸水一手造成的。

    韶音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泄,掌心发潮。

    她果然是一点错都不能犯的,只要稍微走错一步,面临的就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诸位”,韶音清了清嗓子,示意他们低声“龙舟的确花费千金,不过,这钱乃是由我私人所出,早在三年前就已造好如今不过是赠送给官府,与民同乐而已。”

    “水部曹,你掌管舟楫桥政,近日可有超额开支,难道你心里不清楚么方才为何一言不发!”

    这语气陡然严厉,水部曹孔干心里一紧,嘴里只道:“在下心里装的是整个朝廷的水政,如何能记住一艘船的开支既然龙舟乃是夫人私物,合该明言,也省了诸多揣测。”

    孔干的狡辩给堂上演奏正酣的谢女讨伐乐画上了一个不甘不愿的休止符,众乐师不情不愿地罢了手,他们都瞧出来了,谢女是在故意戏耍他们。

    庾悦扇手,深深嗅了一口曲足几上的清心香,微微笑道:“夫人善举,百姓必定感戴,我等亦心生敬意。只是如今百废待兴,州府公务繁忙,我等哪有余暇过节龙舟游湖、簪花斗草,这些本就是妇孺之事,亦是私事,夫人不必拿到公堂上来与我等商议。”

    百官偷笑,有几人暗暗朝着庾悦拱手抱拳。

    谢女一张娇艳面孔现出恼怒之色,显然是在强自压抑,她尖声反驳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之事,理应由官府承办。”

    “此言差矣!”

    接话的人一把雪白长髯,乃是掌管庙祭祀礼的祠部尚书王沣。

    王沣捋着胡子,慢悠悠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话不假,只是所祭者社稷宗庙、皇天后土者也,可并非端阳之祭。看起来夫人的书只读了个皮毛啊!”

    他是王家旁枝,论辈分,韶音还需唤他一声舅父,倚仗着这层身份,王沣的话便讲得十分不客气。

    见谢女雪白的一张小脸气得通红,太学博士郗缯没忍住,竟然笑出了声音。

    韶音大怒,厉声道:“来人,给我将他拖出去廷杖五十!”

    话音刚落,即刻有两个持刀武士奔入殿中,直接将郗缯从坐榻之上薅起来拖着便往外去

    顾衡荪忍无可忍,只身拦在武士之前横眉怒目:“敢问李夫人,郗缯犯了哪条律法,竟要施加如此重罚”

    五十廷杖足够要了一条人命,即便是天子也不能如此滥刑,何况是一介名不正言不顺的妖妇。

    韶音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咬紧一口银牙,眸中迸出寒光点点,骄横道:“律法本夫人就是律法!谁敢阻拦,将尔等一并拖出去!”话落见众人鸦雀无声她忽然咯咯咯地娇笑起来白生生的指头遥遥对准了他们的鼻尖,“说呀,你们怎么不说话了一群懦夫!”

    众人之怒早就烧成了一锅沸腾的滚油,她这一笑无异于往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堂上滋啦一声乱了起来——

    “妖妇!你有什么资格监国理政,你父亲谢津通胡卖国,你一介女流之辈,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擅权乱政、胡作非为!若是任由你兴风作浪,我大晋百年基业岂不是要毁于一介妇人之手!”

    “你恣意专横,残害忠良,打压异己,结党营私,一人之害甚于千匪!我辈读圣贤书、食君王禄,自当秉公直言,为民请命,岂能容你牝鸡司晨、败坏纲纪”

    “对士可杀不可辱!谢女,你有本事就将我们都杀了,我等宁愿一死也不愿为你这妖女驱使为祸!”

    “你杀了我们吧,你能杀尽满朝文武,杀不尽天下有识之士,能堵我一人之口,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孰是孰非,人心自有公论,严颜不降,乃成义名,嵇绍虽死永载青史。今虽血溅于此,但为社稷之故,九死不悔,尔与尔父苟活于世,必当遗臭万年!”

    ……

    韶音冷眼看着堂中众人,越看越觉得有趣。

    从前各家分庭抗礼,他们彼此之间斗来斗去争得头破血流;如今他们没落了,唯有谢氏硕果仅存,他们便能戮力同心一致对外了。

    长生道匪为乱时,赵勇倒戈时,何穆之造反时,这些慷慨激昂的义士个个蔫头耷脑,犹如瘟鸡,生怕将它送上沙场;如今天下太平,面对她一介女郎,他们倒是能斗志昂扬、大振雄风了。

    韶音昨晚琢磨了大半宿,琢磨这些人打的是什么算盘,天快亮时,终于教她琢磨出来了,他们倚仗的无非是四个字:法不责众。

    朝廷要运转,台阁部省各府各曹都离不得人,财赋、铨叙、刑名、礼法、庠叙、营建……分门别类,都需要人,绝不能一杀了之。

    她也的确没有那个胆量将他们都杀了,他们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所以才空前团结,借此与她手里的兵符博弈。

    想通了这点,韶音更下定了决心今日非得狠狠治他们一回不可,不惜一切代价!

    成败在此一役,今朝若是教他们得逞,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再想制住他们就难了——迁到江陵后她的确可以倚仗自己的郎君,这些宵小敢在她面前叫嚣,绝不敢在李勖面前放肆。

    可是韶音不想倚仗。

    阿父一倒,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了原本的嘴脸,等到李勖北伐出兵,可能一去就是几年,他们还是会故技重施。

    韶音必须得自己立起来如此才能稳住后方。

    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如今高位空悬,这些人里面,品级最高者就是三品,而三品官中,出身最高者当属少府庾悦。

    朝中诸人既然隐隐以他为首,她便要拿他祭旗。

    甲兵踢踏登堂,堂上吵嚷声骤落,诸人倒是凛然无畏,齐聚到庾悦身旁,形成一道厚重人墙。

    庾悦分开众人,从容走到他们身前眉目间尽是慷慨,朗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