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许,你要娘子不要: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老许,你要娘子不要》 100-110(第13/16页)



    其实许易水很清楚这些人都是贪官,都是坏人,都死有余辜。

    但真看着晨起还睡在同一张床上的枕边人,笑谈间如此算计人命,许易水还是有些。

    世界倾覆。

    “许易水。”

    不知道什么时候,陈相国已经离开了,屏风那头的桌案边传来了苏拂苓的声音。

    “过来睡一睡。”

    许易水的思绪彻底清醒了。

    第109章 “不要相信看到的,也不要相信听到的。”

    和许易水一起过去书房的,还有另外两道脚步声。

    正是莲心带着丫鬟,端了糕点水果,以及,扶桑水。

    托盘里熟悉的青色半透明琉璃盏,在温泉行宫时,就用来盛装扶桑水了。

    “陛下登基……时局尚未稳固。”

    看着坐在桌案边的椅子上,还在批奏折的苏拂苓,许易水还是问出了心里徘徊的疑问:

    “又有赈灾等政事忙碌。”

    “当真要这个时候,绵延子嗣?”

    连她这个泥腿子,哪怕是站在苏拂苓的角度去看,都能感觉出来,现在绝对不是生孩子的好时候。

    如果是上河村里那个“失忆”的,因为要送她走而要死要活要跳河的苏拂苓,的确有可能被情爱冲昏头脑,不管不顾就想和她一起生个孩子。

    但以苏拂苓在赈灾这件事情上展现出来的谋略和心智,怎么也不像是会被情爱冲昏头脑的样子。

    “政事是忙不完的。”

    苏拂苓手里握着朱砂御笔,微微转动自己的手腕,这一摞奏折还剩下最后几封了,一边含笑的看向许易水:

    “帝王之家,皇嗣也是头等大事~”

    她好像回答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回答。

    许易水攥了攥手掌,没再刨根问底

    看着自家陛下如此不慌不忙,眼也不眨的撒谎,旁边儿本就低垂着头的莲心,不由将头埋得更低了。

    先前她心里也很疑惑,陛下为什么一边让她准备扶桑水,一边又让她准备避子汤。

    最关键的,是特地叮嘱她要瞒着许易水,不让许易水知晓。

    若只是想让花烛夜渡过的快些,别耽误了政事,完全可以将这件事告诉许易水。

    直到隐约听见陛下和许易水情到浓时的肺腑之言,伺候了苏拂苓多年的莲心才终于想明白,这一桩事情里,用扶桑水渡过花烛夜是次。

    在陛下*心里,更重要的,是想要以此来囚住许易水。

    有形的锁链和牢笼,都容易被挣脱。

    这世上最好的围困,就是让一个人心甘情愿的待在一个她或许本不愿意待的地方。

    用她所关心的一切。

    钱也好,爱也好,孩子也好。

    陛下不打算真的生孩子,却给了许易水她随时会怀孕,会有一个孩子的可能性。

    那么作为这个可能性的阿母,许易水也定会被牵绊住。

    只是莲心还有一桩事不太明白。

    那就是有必要么?

    有必要这么大费周折吗?

    这许易水来了皇城之后,一没哭而没闹,她看这些天,许易水虽然没名没分但也在挺正常的吃喝睡觉。

    京都这富贵迷人眼,陛下又食了阴叶,摆明了整个后宫就她一人。

    这样的殊荣,许易水,会拒绝?会舍得走?

    许易水不会爱上这皇城的繁华富饶?

    何须陛下如此大费周章的算计挽留。

    虽然这些天接触下来,许易水是沉稳内收的性子,但也掩盖不了她的目光落在那些富丽堂皇和琳琅满墙时的艳羡。

    莲心觉得,或许,就算某一天陛下让许易水走,许易水只怕也会舍不得离开这销金窟。

    就像现在,许易水已经坐上了苏拂苓身边的椅子,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起冰西瓜来了。

    “这西瓜用冰镇过,确实稀罕。”

    一边说着,许易水又已经捏着金色的签,吃了一块儿切好的西瓜。

    从前她就听闻达官贵人,高门显赫的家里,是有专门藏冰的冰窖的。

    冬季的时候将冰储藏起来,等到来年夏季,再将冰拿出来用。

    镇各种瓜果和糖水,都是奇佳的滋味儿。

    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这一吃,果然很好。

    红的西瓜,紫的葡萄,橙的柑橘……切的切,洗的洗,剥皮的薄皮。

    金色的碗碟中间堆起一层半透明的冰块儿,各种处理好可直接入口的瓜果便放置在上头,份量不多,但种类十分丰富,再配了金签,吃起来可直接一口一个。

    之前她在乡里,夏夜乘凉时便听人提起过,说那达官贵人的家中,有专门的冰窖,在冬季的时候将冰厨藏起来,夏季的时候再拿出来用,清凉结束。

    那时候只觉得真神奇,也真享受。

    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看见这个东西,还真的能享受上一回。

    甜甜脆脆,冰冰凉凉,的确清热解暑。

    “若知州她们都死于流民的话,谁赈灾呢?”

    虽然说是喊她过来睡觉,但苏拂苓还在改折子,许易水咬了一口西瓜,不由问了一句。

    “你都听到了?”这折子写得有点长,苏拂苓一心二用,一边看一边和许易水聊天。

    许易水:“你们并没有避讳我。”

    之前莲心是去禀告过她,自己在后殿的,苏拂苓明知道自己在,还和陈相国讨论那些事情,显然是不怕她听见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必避讳。

    还是没必要避讳。

    许易水也没有过于纠结为什么能让她听见政事讨论这个问题,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关心如果知州知府们被梅坞假扮流民杀了,那到时候谁赈灾。

    “你还对这些事情感兴趣呢?”这一摞的最后一封奏折批完,苏拂苓放下笔,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许易水不止听了,而且脑子里还想了。

    “不怎么感兴趣,”许易水摇了摇头,相比之下她对于种菜做饭更感兴趣,“但是上河村在下游。”

    受灾之列。

    关心自己的家乡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不是还派了有志之士过去么。”

    对于这一连环计,苏拂苓道并不怕许易水知晓透彻:“这就有两个用了。”

    “其一是流寇劫掠伤了官员的话,有志之士可以随时补上。”

    “其二是官员们回京述职之后,有志之士也可以暂时代为处理一些政事。”

    至于是不是暂时,就得看回京述职的官员们,回不回得去了。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怪不得陈相国会那般赞许苏拂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