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杂院小富婆: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八零大杂院小富婆》 120-140(第14/27页)

的词儿都能用。毕竟94年广告法才公布,之前谁管你这个。

    林珊家的辣椒酱和肉酱,肯定要走广告轰炸的策略。91年电视上一个“南方黑芝麻糊”广告,成就了多大一个企业啊。

    前几年沪市电视台的一个广告,也只需要五百多块就能上,更别提其他小地方了。这年头的电视频道非常具有有地域性的,安河就只能看到中央、汉北省和安河本地的电视台。其他一概看不见。

    林珊就算要打广告,也只能集中在中央台和本地。她这次不打算采取地方包围中央,一点点进军的策略。而是打算制作出一款爆款广告,集中投放到中央台,全方位轰炸。

    其他形式的平面广告,则只上全国性报纸。贵就贵,这钱必须花。不过在找关系和花钱此之前,她要先找公司做出一款广告来。

    这年代全国连广告公司都没几家,零星的也主要集中在沪市和粤城。

    林珊其实脑子里已经有一个简单的策划方案了,只需要对方尽可能地展现出来就行。所以她打算厂子开业之后,要立即出发去粤城。除了谈那些之前就定好的事儿外,最主要的是找广告公司,做广告。

    林珊算了算时间,这一次去恐怕要待的时间就不是一两周了。学校那边的话,请个假应该问题不大。

    营销是个大事儿,大到整体策略,小到具体的文案,要操心的地方实在太多。林珊利用过年这些天,在家里写写画画,念念叨叨,否定了一版又一版的方案,才定出了一个不算完善的营销计划。

    她打算开工之后,再集思广益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就这样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新年之后,“林爱国食品加工厂”也正式迎来了开业的日子。

    第131章 第131章 食品厂开业

    1988年3月13日, 宜开业。

    上午十点钟,不仅林珊和公司的人早早就到场等候,乡政府和村政府的领导们, 也来到了现场共同庆祝食品厂开业。

    厂里的员工自不必说,大家都穿着工服戴着卫生帽, 齐刷刷地站在一旁等着领导讲话。大河村的村民们则把路围得水泄不通,挤在一起看热闹。

    现场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一时间竟比过年还热闹些。

    村支书主持开业仪式, 感谢了国家, 感谢了领导,感谢了林珊, 也感谢了村民。林珊则站出来表示, 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 领导们指挥的好。

    乡政府的领导最后说,大家都好, 当然最好的还是国家, 让我们团结一致, 为建设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

    工人们心潮澎湃,掌声震耳欲聋,恨不得现在就开干。突然从农民变成了工人,这是多么让人骄傲的事情啊!谁不好好干,就是在跟大河村作对!跟西郊乡作对!跟国家作对!

    仪式结束, 领导们参观了一圈后, 纷纷退场。管卫生的工人把摊子一收,地上的炮叶子一扫,“林爱国食品加工厂”正式投入运营。

    林珊年前就跟食品公司的主管们, 把初期的生产计划制定好了。在产品还没有大规模开始营销之前,产量定的非常保守,只需要满足所有包子铺,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店的陈设和销售就可以。

    由于厂子配备了两辆货车,完全可以满足整个汉北省和京市的原料,以及辣椒酱的配送。

    任何新产品上市,都会面临相对无人问津的时期。即使包子铺和熟肉铺每天生意都很好,猛得上来几罐大大小小的辣椒酱,还卖得这么贵,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会犹豫的。

    毕竟这年头去粮店打大酱的话,几毛钱就一大瓶。虽然不是一个东西,但这一罐辣椒酱,大瓶的卖一块五,小瓶的卖九毛,肉酱的还要再贵上一毛。一般百姓还是不太舍得。

    当然有那不差钱又爱尝鲜的,上来就各买了一瓶,林珊目前赚得就是他们的钱。等广告铺天盖地之后,赚的就是全国各地这一类人的钱。

    目前市面上的辣椒酱比较少,面向全国的品牌更是没发现什么。安河当地酱菜厂出的辣椒酱,味道极其一般,咸味儿辣味儿都重,贵料又特别少。就这,一个小瓶的他们还要卖5毛。

    林珊家的辣椒酱虽然贵点儿,但口味绝对是一等一的,而且净含

    量也比对方多一些。辣椒酱属于贵,但又至于到死贵又不值得的范畴。只要亲自尝过,就没有不爱上的。

    林珊送给邻居和朋友们的辣椒酱和香菇肉酱,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尤其是郭有财,他嘴刁,尝到辣椒酱后一直赞不绝口,直接就要了两箱送人。

    林珊本来预测了一个极其保守的首周销量,毕竟没有刻意宣传嘛。谁知才刚刚三天,京市那边,和汉州的两家加盟店就要求补货了。

    果然同样价格的产品,放在工资高的地方,就是更容易卖出去。京市那边杜丽更是跟林珊商量着要大量上货,有很多顾客等排队排到的时候,酱已经卖完了,没尝到鲜,颇有点儿遗憾呢,一直让他们赶紧多进几瓶。

    林珊把这些事情都交了赵福,他每天在厂里安排生产任务,各部门的主管们也都在全力配合着开干。

    她自己跑了几趟工商局之后,成功注册了新公司“华耀商贸有限公司”,同时又完善了一下食品厂和服装公司需要的各种手续。

    表侄子们上学的事儿,林珊也给办妥了,孩子目前已经顺利入学。

    服装店本来节后应该迎来低潮期的,但是因为掌握了流行动态,提前做好了布局,所以不仅是京市,就连安河的服装店,争相购买姚雪同款的姑娘们都络绎不绝。

    林珊其实不太明白,她们是从哪儿知道自家店铺有同款衣服的?毕竟这年头又没有网络,她也没有刻意宣传过。看来只要有心,不管衣服是不是正当季,不管藏得多深,都抵挡不住狂热的爱美人士啊。

    新公司的图纸,林珊也找之前帮厂子画图纸的工程师设计了出来。结构是她想要的那种,预算也跟她之前算得没有多少出入。

    王来顺带领的施工队,这两天已经开始干活了。至于隔壁单位堆放在厂子里的那些东西,林珊还没找上门,蒋主任就自己安排人挪走了。

    林珊跟一直帮她办各种证件的黄丽娟打听了一下,一问才知道,原来蒋主任在省里有门儿,知道省里的大领导杨德成,也就是杨老太的儿子,曾经给安河打过电话,询问过林珊一家被劫道的事儿。

    林珊立刻懂了,心想可能对方把自己当成什么背景深厚的人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东西挪走了就行。

    手边的这些事情处理好后,也到了林珊跟郭有财靠好要去粤城的日子。

    本来之前说过要带赵桂花去见见世面的,但这次实在是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就已经三月二十号了,四月她还要赶回京市开始做债券生意,实在没时间带她去到处逛。

    赵桂花自己倒是不在乎,她最近帮林红带孩子,又忙又开心的,叮嘱林珊跟李娜他们路上多注意安全。

    林珊这次去粤城,带的还是李娜兄妹。不是对郭家人不信任,而是回程如果就她一个人的话,也是件有风险的事儿。

    郭家老大老二过完年,就已经早早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