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第37/42页)

里面顿时就被道喜的声音充满了。

    这确实是一件喜事。

    然而,更惊喜的还在后头。

    手术完成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其他志愿者家属离开之后,就到了休息的时间。

    但是这天晚上,一家四口都没有睡着,在病房里面小声嘀咕到天亮。

    唯独麻醉剂药效还没有完全过去的李成,独自一人在特护病房里酣睡到天明。

    天亮以后,四个人一起去食堂吃了早饭,然后就在医生办公室门口不远处的座位上等着。

    昨天的沟通实在是短暂,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到更多的消息。

    早上八点,医生上班。

    很快,他们就见到了交班结束的他。

    “你们来了啊,跟我进来吧,我给你们讲一讲。”

    越好的事情,这样急着了解情况的患者家属他见过不少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打开门就带着他们进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里各自落座之后,医生很快就跟他们讲起了李成现在的情况。

    “李成患病时间不长,但是病程发展较快,所以在手术之前渐冻症病程已经进入了晚期,肌肉僵化明显,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在复健方面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会长一点,这个问题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明白的医生。”张蓉昨天晚上可是查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再加上手术结束时候的医嘱,对这个问题也有了心理准备。

    “你们有这个思想准备就行。”医生点了点头,“今天交班之前我去李成病房看过了,他现在状态不错,已经睡醒了,各方面意识都很清晰,除了身体灵活程度还保持在术前水准以外,其他方面都已经回到了正常状态。”

    “现在,距离手术结束刚过12小时,不出意外的话,后天晚上六点钟就可以转回原先的病房了。在转回去之后,暂时先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具体的等下我给你个单子,避开那些就行。”

    “下周这个时候开始,我会给他安排复健课程,不过复健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你们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

    ……

    因为是首例渐冻症治疗案例,所以医生给出的医嘱也很详细,生怕家属一不小心影响了康复。

    张蓉他们也很是配合,甚至还借用了医生的处方单和笔,把重点都记了下来。

    这次谈话进行了二十多分钟,一家四口才从里面出来。

    刚一出门,周围就像是闪现一样出现了好几个路过的人。

    “医生怎么说?”

    看着她们放松的表情,众人的眼里都写满了期待.

    随着第一例渐冻症治疗手术的成功结束,后续九个志愿者的手术也被提上了日程。

    相隔都不算远,每隔一天做一台,即便是最后一个人,也只需要等不到三周的时间。

    三个星期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算长久,倒也等得起。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台台手术相继成功,更是给大家的心里都打上了一剂强心针。

    一个月后

    星空医院的康复中心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

    原本也就是每天小猫三两只的场地,最近变得格外的受欢迎起来,闹得骨科的病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且这些病人中的大多数竟然都像是瘫痪了很久的样子,这就更让人看不明白了。

    十个志愿者的病程并不相同。

    像是李成,已经算得上是他们里面病程最快的一个了,也是因此,他才成了第一个动手术的人。

    手术之前,李成能够自由活动的部位就只剩下了胸部以上,以及整条左臂,右臂已经完全脱离了掌控,并且也无法坐起,只能够保持住自主呼吸。

    如果再晚上一个月的话,李成恐怕就会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正式进入生命倒计时。

    而其他的病人中,有的人尚且只是某一肢开始僵硬,有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对下半身的控制权,也就比李成稍微好一点,还能够坐着。

    他们的病程不同,要做的康复训练也不同。

    像是李成,大多数的训练都需要陪护辅助才能完成,而症状较轻的,已经开始试着独立行走。

    转眼间又是两个月过去。

    最后一个动手术的黄正,迈着不算快、但足够稳当的步伐,获得了出院许可。

    他也是他们这一批患者当中,第一个能够出院的人。

    从他的表现上来看,他的行动已经自如,除了偶尔会比正常人满上一点之外,完全看不出异常。

    而这一点慢,只要他经常出门走一走活动活动,就能够逐渐补回来。

    黄正出院那天,剩余的九个志愿者以及家属都来送他。

    这会儿大家的状态也都比之前要好许多。

    李成已经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虽然这个站很勉强,必须要有支撑物,但和之前比起来已经算得上是巨大的进步。

    之前那个下半身瘫痪的病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也恢复了不少的状态,他在站起来之后,可以不用扶手了。

    ……

    九个人,每个人的状态都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好转。

    也因此,他们这一层,最近都处于欢乐的状态中。

    生活又有了奔头,能不开心吗?

    而随着黄正的出院,渐冻症治疗技术的论文也终于撰写完毕,发送到了国内顶刊《医学》的邮箱中。

    《医学》编辑部。

    又到了审稿的时候,这也是每个月编辑们最为头秃的时候。

    他们这个编辑部,每个月的审稿数量不低,但是能用的实在是有限。

    以至于最近这几年,发行频率已经从原本的双月刊下降成为了季刊。

    但即便是如此,为了保证论文的质量,他们从来都是宁缺毋滥的态度。

    毕竟他们并不需要靠出版和印刷数据来吃饭,更像是另一个模式下的体制内。

    这样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水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这并不能让他们少受一点荼毒——总是会有人想要撞大运看看自己的水货论文能不能被录用的。

    和往常一样点开了收稿邮箱,小编辑愁眉苦脸地给自己冲了杯咖啡,就开始准备今天的工作。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审稿如上坟。

    说的大概也就是他们现在的心情了。

    点开邮箱之后看到的第一篇论文,就让小编辑眼皮一跳。

    《渐冻症治愈技术与案例简析》

    好家伙!

    渐冻症!

    这个病可是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目前世界上对于渐冻症仅有缓解方案而没有治愈手段,今天怎么突然有人跳出来说能治愈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