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20-30(第18/27页)

异常……今日,似乎只见好几人前来打探征募士卒之事,因其底细不清,属下不敢妄言,全都搪塞过去了。”

    话音刚落,吕飞燕眉飞色舞地跑进来,兴奋道:“元帅大喜,百姓们听过解释,埋怨丰城高门显贵私心过甚,不愿施粥济民,故而招惹灾祸,大家都称赞元帅杀得好,现在好几家富户忙活起来施粥,百姓更加崇敬您了,都说愿意加入咱们的队伍!”

    好家伙,风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徐茂目瞪口呆,真心有种诡异冲动,拉着那些富户的衣领死命摇一摇,倒掉他们脑子里的水。

    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仅这种程度就畏惧她,作为反派的架势呢?纯纯来给她送经验和资源了!

    徐茂脑袋快炸开,额角隐隐作痛。

    好在民心值上升的原因找到了,她闭上眼睛,思考如何应对。

    吕飞燕脸上笑容渐渐减退,她悄悄看徐碧荷一眼,有些忧虑和不解,于她们而言,眼前局面明明很好,为何元帅非但没有松口气,眉头反而拧起来了,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徐碧荷也轻轻摇头,表示不知。

    徐元帅总是在大家放松时忧虑,大家忧虑时气定神闲,莫非这就是书上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元帅高瞻远瞩,早早掌控棋局路数,所以总能化险为夷,顺利渡过难关。

    徐碧荷暗中观察,按捺浮躁的心,强迫自己向徐茂学习,冷静分析。

    满室静默,徐茂绞尽脑汁,半天终于憋出一个策略,既能说服徐碧荷她们,不会令人起疑,又可以达成劳民伤财的目的。

    徐茂沉吟道:“眼下士卒足数,养不起那么多人,不宜再招,不过民生困难,全凭城内富户良心发现,主动搭棚施粥,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徐碧荷和吕飞燕点点头,聚精会神聆听徐茂教诲,认真记下徐茂每句话,赞同道:“元帅说得对。”

    “我发现丰城和延临地理位置不错,翻越娘子山、羔山和谷岭,可以连通延临、远山、狮门、筒子城、奇阳等县,如若修路,作为交通枢纽,四通八达,来往商贩络绎不绝,以后或将发展壮大,成为一座重要城池。”徐茂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给徐碧荷她们画大饼。

    “此外,还可以在丰城以东修建水渠,接引宁河,另筑水库储存雨水,缓解干旱之苦,减少天灾带来的损失。”

    娘子山险峻,就算她把娘子山炸平,旁边还有羔山和谷岭,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强行修路,其实带来的收益远远抵不过风险,交通枢纽也不是想当然就形成的。

    而且开凿水渠的想法别人不是没想过,只不过修建难度太高,绕过娘子山的话又是一桩大工程,投入资金好说,为难的是时间,没有十年二十年,基本完不了工。

    这不该是徐茂现在考虑的事情,她如今仅仅占据三个小县,争王争霸远远不够看,攻城掠地,快速扩张地盘才是她的正事。

    如果她想开工程,最好放在登基称帝后,以中央集权的优势调配全国物资,到时候有充足的智囊团人才和修渠人力,能达到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徐碧荷和吕飞燕被徐茂一通话震动到,虽然听不太懂具体怎样操作,但好像结果不错,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原来她们在沾沾自喜百姓对忠义军的赞赏和热情时,元帅已经想到未来百姓如何生活,为做长远打算,提早准备起来了。

    徐碧荷羞愧,自己还是欠缺经验,须得沉下心继续学习。

    徐茂见她们咬上饼,吃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起疑,顺利自然道:“明日发道告示,征募百姓修路凿渠,包三餐,自带工具,有意向的可以前来报名,徐碧荷,你认字,此事便交给你。”

    徐碧荷没有经验,陡然接手这种事情,受宠若惊,本想出言拒绝,可是面对徐茂热切的目光,满脸期望,她蠕动嘴唇,已到舌尖的话转了一圈,变成一口答应:“是,元帅,我会妥善办好这件事的。”

    徐茂满意微笑,挥挥手,让徐碧荷和吕飞燕离开。

    很好,想必明天丰城就要炸开锅,转而咒骂她残暴不仁了,那么众叛亲离、惨遭仇杀的日子还会远吗?

    徐茂打开地图,看了又看,确认思路没错,起身伸懒腰,悠哉哼歌。

    这边徐碧荷从屋子里出来,冷风一吹,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她忽然发现问题,猛地顿足,惊异瞪大眼睛,仿佛撞见鬼。

    “怎么了?”吕飞燕转头,疑惑徐碧荷为何突然停住脚步。

    徐碧荷惊恐万分,大步冲上前,用力抓住吕飞燕的胳膊,像是证明什么,急声问:“我们来丰城的时候似乎绕了路,对吗!”

    吕飞燕感到莫名其妙,回答道:“是啊,有什么不对劲?”

    徐碧荷脸色煞白,神神叨叨地摇头,“不对,三面环山,修路凿渠,所费巨大,且非一时之功,这样做有何意义……”

    吕飞燕说:“元帅不是说为百姓吗?一时半会儿完不成也不要紧,百姓自己修路凿渠,每日拿到三餐吃食,比排队等候豪门富户开恩施粥来得稳当,找那些贵人讨恩赏,要饭吃,还要看脸色受气呢!”

    普通百姓也是有自尊的,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粮食,他们不受嗟来之食,骨子里藏着傲气。

    前者虽然卖力气,但是踏实,腰杆子硬,遇到纠纷,他们有底气抗争。

    而后者仰人鼻息,时常让他们觉得自己境遇悲惨,沦落成讨饭的乞丐,无用的废物,实在可怜,如果有选择,他们不需要这份怜悯。

    徐碧荷恍然大悟,但还有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她严肃问道:“我们中间可有懂得修路凿渠的人?征募齐全人手以后,如何动工?”

    吕飞燕呆愣,磕巴两下,猜测道:“元帅自有安排吧。”

    难道元帅还懂得工程之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闻强识,身手矫健,最重要的是具备一颗宽容爱民之心,天选帝星,不怪年少时多有逸闻。

    徐碧荷惊叹,她的选择没错,跟对人了。

    当前百姓们对徐茂充满好感,徐碧荷趁热打铁,闷在房间里思考如何向百姓讲述修路凿渠的事情,一一列举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和解答方式。

    光靠自己不够,她找吕飞燕、唐折桂还有其他一些人参考意见,对不好的地方重新修改。

    徐碧荷心口砰砰直跳,微微发热,紧张得睡不着觉,害怕明日遭到百姓质疑,辜负徐茂对她的信任。

    “碧荷,你尽管放心,元帅把事情交给你,定是你可以胜任的,况且有什么问题,还有元帅呢!”吕飞燕头一遭见到徐碧荷这么紧张,出声安慰。

    徐碧荷诧异地看着她,躁动不安的心稍稍平静,她问吕飞燕:“你不怪元帅只把事情交给我?”

    吕飞燕意外:“我识的字没你多,本来就没有这个能力,我怨怪什么?”

    徐碧荷心情复杂,她遇到的人和事好像跟以前截然不同了。

    是因为徐元帅。

    徐碧荷做足充分准备, 给丰城百姓通知修路凿渠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