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殊醉酒花间: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苏景殊醉酒花间》 140-150(第9/27页)

去,要抄家也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再抄。

    首先要保证他们这边的人身安全,其次是打李坤个措手不及。

    程元在州衙里刷够存在感,让新来的小老弟自己熟悉州衙,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踪影。

    苏通判面上笑容不减,送走明目张胆偷懒耍滑的知州大人,和州衙里的官差聊聊天,看看上任通判留下来的公务,如此算是正式上任了。

    州衙的官差对新来的通判显然不太信任,表面上规规矩矩,私底下说悄悄话都不带新人玩。

    苏景殊对此没什麽反应,老员工不带他玩怎麽了?他还不带那些人玩呢。

    傍晚回家,三人组开小会,张龙旁听。

    “大人,州衙的官差对程元和李坤之间的勾结都心知肚明,听他们私底下的谈话,李坤应该没少打点州衙的人。”沈仲元说道,“想从州衙找证据有点难度,不如直接从李坤身上下手。”

    白玉堂也是这麽觉得,“州衙里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事情,咱们要麽查李坤要麽查程元,其他官员就算知道什麽估计也不敢说,查也是白查。”

    苏景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让我想想用什麽理由抄李坤的府邸。”

    登州的官员要麽被收买要麽被威胁,看不过去他们行事的都遭遇不测,还活着的人不敢和李坤程元过不去也正常。

    那些退休官员既然能和前任通判一起搜集证据,想必也试过拖朝中旧识告御状,可是京城那边对登州的官商勾结一无所知,可见他们的消息并没有传出去。

    李坤有钱,能用钱来收买登州官场的官员,但是京城离得远,朝中大臣不是只有钱就能收买的,想让京城高官给他撑腰只能是程元出面交涉。

    如果不是京城有人撑腰,程元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胆大包天。

    以他对庞太师的了解,给程元撑腰的应该不是他老人家,可不是庞太师还能有谁?

    苏通判皱眉沉思,感觉这事儿还是需要包大人的帮忙。

    别看他已经身在官场,但是他对朝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这种事情还得包大人那种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手出马才行。

    不管程元身後的人是谁,只要他勾结商贾剥削百姓的事情暴露,就算庞太师亲自出面都救不了他。

    等到事情暴露,庞太师亲自动手杀了他的心都有,估计也没那个心情出面求情。

    既然州衙的官差都已经被李坤收买,那麽问题来了,他们上哪儿找人抄李坤的府邸?

    白玉堂:……

    沈仲元:……

    张龙:……

    苏大人的问题问出来,旁边几个人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重点目标是李坤,但是也没想过上来就抄家。

    大人,李坤的表面功夫做的很好,别说现在没有那麽多能用之人,就是州衙的官差都能用,他们找不到理由没法抄家。

    “谁说没有理由?”苏景殊眨眨眼,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几位,程知州已经将理由送到跟前了,咱们也得抓住机会是不是?”

    程元说他曾在李坤的府上见过契丹人,还说什麽想着李庄主生意做的大可能是生意上的往来,话里话外就差直接说李坤通敌卖国了,他想装作听不懂都有难度。

    襄阳王勾结契丹人的联络点在大名府,登州和辽东隔海相望,李坤勾结契丹人不用跑那麽远,直接在登州本地就能勾结。

    他们先派人去李坤府上盯着,只要有契丹人出入就能进去抓人。

    通敌叛国是大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李坤能想法子辩解,他们也能以有人举报为由糊弄过去。

    要是最近没有契丹人出入李府,他们也有别的办法。

    都说了通敌叛国是大罪,只要有人举报官府就能查,证据不足不碍事,大不了就先莫须有。

    又没真冤枉他们。

    莫须有是什麽意思?很简单,也许有,也许没有,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经常用来表示凭空诬陷。

    白玉堂:……

    沈仲元:……

    张龙:……

    小小苏歪歪脑袋,“怎麽了?你们觉得这个主意不好?”

    “很好,好极了,一般人也想不出这麽好的主意。”白玉堂搓搓胳膊,上前一步摸摸他们苏大人的脖颈,“景哥儿啊,希望将来不会在开封府的铡刀底下见到你。”

    无中生有罗织罪名,哪有当官的自己说接下来要干的事情是凭空诬陷的?

    包大人总说他们江湖人办事不讲规矩,他现在感觉这小子更不讲规矩。

    这就是书读多了的样子吗?感觉比他们江湖人还流氓啊!

    苏景殊摸摸鼻子,“刚才不是说了嘛,又没真冤枉他们。”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要是拿不准程元李坤究竟是不是坏人,他也不会上来就莫须有。

    他们现在是私底下已经确定那两个都不是好人,只是没法拿出能给他们定罪的证据,为了能将坏人交给朝廷律法处置,他们用点非常之法怎麽了?

    五爷之前将王伦藏在密室里的账本拿到公堂上当证据很规矩吗?

    白玉堂啧了一声,“行行行,我说不过你。”

    他承认他也没那麽规矩,但是他觉得他们俩的不规矩不是一回事儿。

    莫须有就莫须有,他们通判大人说的对,反正也没有真的冤枉好人。

    苏通判拟定接下来的计划,他们先在州衙按兵不动,等程元和李坤放松警惕再出手。

    州衙的衙役不能用,包大人带来的人却可以,再说了,登州禁军厢军那麽多个指挥,总不能一个能信的都没有。

    真要是军中一个能信的都没有,朝廷也别再往登州派人,直接让这地方划地自治得了。

    计划拟好,与会人员没有别的意见,苏大人拍桌定调,只等包大人那边传消息回来。

    张龙听完全程,会议结束後一脸茫然,“也就是说,我还是得回包大人身边报信?”

    早知道就让赵虎晚上再走了。

    苏景殊拿纸写信,把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写下来送去给包大人点评,“龙哥,过几天我们会在坊间散布李坤勾结辽国的消息,你记得提醒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看军中官兵的反应。”

    坊间流言不可信,正常情况下官府不会当真,但是心虚的人听到传言肯定会有点反应。

    正常情况下的官府不会当真,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通判可不是什麽正常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把火烧到本地最大的大户上也很合理对吧?

    第一次登门不用非得把李坤抓进大牢,就是带人去试探试探,所以李坤大概率不会和他撕破脸,这时候可以调用州衙的官差衙役。

    等过些天找足能把李坤和程元送进去的证据,那才是需要包大人帮忙的时候。

    张龙挠挠头,“行,我明天一早就去给包大人送信。”

    刚才他还在想包大人带人到州城要怎麽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